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新型水溶性温敏性酞菁聚合物光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01:03

  本文关键词:新型水溶性温敏性酞菁聚合物光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酞菁类光敏剂作为目前最具潜力的第二代光敏剂之一,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易透过人体的红光区域,且具有较高的单线态氧产率。但是,由于现有的酞菁类光敏剂水溶性差,易发生聚集,肿瘤靶向性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光动力治疗上的实际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具有肿瘤靶向性酞菁类嵌段共聚物光敏剂的设计及制备研究。首先,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出一系列具有温敏性的二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单甲醚-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MPEG24-b-PNIPAMn)。其次,用马来酸酐(MA)对其进行端基功能化改性。最后,将四氨基锌酞菁(ZnTAPc)键合到聚合物上得到水溶性温敏性酞菁聚合物光敏剂。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得到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ATRP法可以有效控制聚合物中乙二醇(EG)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之间的比例从而达到调节聚合物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目的,而且,ZnTAPc使聚合物具有光动力效应,产生较高的单线态氧,为光动力疗法用聚合物光敏剂提供了一种新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酞菁 温敏性 光敏剂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嵌段共聚物 聚乙二醇单甲醚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马来酸酐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43;O6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26
  • 1.1 光动力学疗法7-9
  • 1.1.1 光动力学疗法发展史及研究现状7-8
  • 1.1.2 光动力学疗法的作用机理8
  • 1.1.3 光动力学疗法光敏剂的发展8-9
  • 1.2 酞菁9-19
  • 1.2.1 酞菁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9-10
  • 1.2.2 酞菁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0-15
  • 1.2.3 酞菁类化合物的应用15-17
  • 1.2.4 酞菁类化合物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17-19
  • 1.3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19-23
  • 1.3.1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结构及温敏机理19-21
  • 1.3.2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应用21-22
  • 1.3.3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22-23
  • 1.4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23-24
  • 1.4.1 ATRP反应机理23-24
  • 1.4.2 ATRP在制备不同拓扑结构的高分子中的应用24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24-26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26-30
  • 2.1 实验试剂26-27
  • 2.2 试剂的预处理27
  •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27-28
  • 2.4 测试表征28-30
  • 第三章 小分子金属酞菁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30-35
  • 3.1 引言30
  • 3.2 实验过程30-32
  • 3.2.1 2,9,16,23-四硝基锌酞菁的制备30-31
  • 3.2.2 2,9,16,23-四氨基锌酞菁的制备31-32
  • 3.3 结果与讨论32-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温敏性酞菁嵌段共聚物的制备35-49
  • 4.1 引言35-36
  • 4.2 实验过程36-39
  • 4.2.1 聚乙二醇大分子引发剂MPEG-Br的合成36
  • 4.2.2 二嵌段共聚物MPEG-b-PNIPAM的合成36-37
  • 4.2.3 二嵌段共聚物MPEG-b-PNIPAM的端基功能化改性37
  • 4.2.4 带羧基酞菁嵌段共聚物MPEG-b-PNIPAM-ZnTAPc的合成37-38
  • 4.2.5 带羧基酞菁嵌段共聚物MPEG-b-PNIPAM-ZnTAPc的甲基化38-39
  • 4.3 结果与讨论39-48
  • 4.3.1 聚乙二醇大分子引发剂MPEG-Br的表征39-42
  • 4.3.2 二嵌段共聚物MPEG-b-PNIPAM的表征42-44
  • 4.3.3 端基功能化物MPEG-b-PNIPAM-MA的表征44-45
  • 4.3.4 酞菁嵌段共聚物MPEG-b-PNIPAM-ZnTAPc的表征45-48
  • 4.4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二嵌段共聚物的性能49-58
  • 5.1 引言49-50
  • 5.2 二嵌段共聚物的温度敏感性50-53
  • 5.2.1. MPEG-b-PNIPAM的温度敏感性50-51
  • 5.2.2 MPEG-b-PNIPAM-MA的温度敏感性51
  • 5.2.3 带羧基MPEG-b-PNIPAM-ZnTAPc的温度敏感性51-52
  • 5.2.4 MPEG-b-PNIPAM-ZnTAPc的温度敏感性52-53
  • 5.3 温敏性酞菁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胶束行为53-54
  • 5.3.1 临界胶束浓度53-54
  • 5.3.2. 动态光散射及透射电镜54
  • 5.4 温敏性酞菁嵌段共聚物MPEG-b-PNIPAM-ZnTAPc的光活性54-56
  • 5.4.1 温敏性酞菁嵌段共聚物的荧光特性54-55
  • 5.4.2 温敏性酞菁嵌段共聚物产生单线态氧能力55-56
  • 5.5 本章小结56-58
  • 第六章 结论58-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瑶,朱南,刘凯平,,邵彬;生物组织中光敏剂浓度的非侵入式测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2 肖荔人;羧酸稀土复合光敏剂的研制及其在降解地膜中的应用[J];塑料;2003年05期

3 吴丽荣;黄丽英;许慧;;取代酞菁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研究进展[J];大学化学;2010年04期

4 王进军;邬旭然;;光动力疗法所用叶绿素类光敏剂的研究进展[J];大学化学;2012年05期

5 张彦;陈灵智;王燕;胡亚伟;;卟啉类化合物作为光敏剂在治疗癌症方面的研究概况[J];河南化工;2010年02期

6 陈庆华,钱庆荣,赵钦;过渡金属络合物类降解塑料光敏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的表征[J];塑料工业;2000年01期

7 高源;乔光明;李娜;禚林海;唐波;;光敏剂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新进展[J];分析化学;2011年12期

8 于常青,刘杰,窦晓鸣,赵海鹰,方为军,袁波;含有光敏剂的人体皮肤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年06期

9 黄齐茂;闻雪静;谢小英;胡磊;潘志权;徐汉生;;新型β-取代卟啉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1期

10 张沛;张淑芬;;光动力疗法用糖基光敏剂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仲荣;杨慧兰;;光敏剂的研究进展[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永;张妙芬;郑碧远;黄剑东;;白蛋白-量子点-酞菁光敏剂三元复合物的构建和生物活性[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黄剑东;陈耐生;黄金陵;;医用光敏剂的研究进展[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于常青;姜维;;光敏剂漂白特性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鹏熙;郭林峰;李东红;;分子靶向性的新型光敏剂的设计与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吴风收;王天露;严琨;李早英;;新型卟啉光动力治疗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王隽;樊耀亭;侯红卫;;基于无机-有机钌配合物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析氢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8 黄剑东;沈小敏;郑碧远;林滔;;新型酞菁化合物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和离体抗癌活性[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顾奇;蒋振华;;正胶光敏剂的合成研究[A];电子专用化学品高新技术与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国兴;黄焱;彭亦如;;新型光敏剂酞菁锌在兔眼组织分布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程刚;白俄罗斯发现控制疱疹感染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7年

2 辛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抗癌光动力新药进入临床[N];经理日报;2008年

3 薛原;“光”为肿瘤治疗添“动力”[N];健康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秀军;研发一种新型光敏剂用于光动力学治疗创面MRSA感染[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栾立强;酞菁类靶向及近红外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D];山东大学;2016年

3 南旭莹;用于纺织品数码颜料印花可见光固化的一体化光敏剂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晓松;应用荧光光谱技术对光动力学治疗过程中光敏剂含量的监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5 洪阁;用于肿瘤光动力疗法的新型水溶性光敏剂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6 孟帅;卟啉光敏剂的合成、生物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王蕾;以马来酸酐、喹VA啉和吡啶-N-氧化物为镶嵌基团的光敏剂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李士锋;以羟基为吸附基团的光敏剂及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吴松一;纳米酞菁光敏剂光动力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10 田媛媛;新型光敏剂MPPa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前列腺癌的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彬;新型二氢卟吩类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和PDT抗癌活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李永辉;基于三氮唑锇(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苄胺氧化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6年

3 胡艳丽;亲水性非聚集酞菁@SiO_2颗粒的制备及光敏性质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4 杨婷婷;基于纳米二氧化硅及聚酰胺—胺的亲水性光敏剂载体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5 李玉玺;水溶性酞菁锌的合成、靶向修饰及活性评价[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6 纪海莹;阳离子卟啉光敏剂的光动力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7 卢辉;有机光敏染料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在太阳能转化方面的应用[D];华侨大学;2016年

8 高欢欢;新型苯并咔唑取代卟啉及吩噻嗪光敏剂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6年

9 刘永哲;新型水溶性温敏性酞菁聚合物光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10 郑卫峰;光动力学疗法光敏剂光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水溶性温敏性酞菁聚合物光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87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b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