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NM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胶囊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04:12

  本文关键词:NM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胶囊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NM(NM,NM)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临床上主要用于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NM进入生物体内的脑组织后,对生物体脑血管上细胞钙离子通道有关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会进行可逆的结合,调节钙离子流入神经细胞的速度,从而影响神经介质的平衡和神经元的电学性质。NM在水中溶解度小,口服吸收差,从而生物利用度非常低,特别是国产的NM片,多方面限制了其临床上的应用。将药物制成微乳给药是近年颇有研究进展的一种新型给药方法。微乳是难溶性药物的优良载体,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度,扩大它的生物利用度。将NM和自微乳缓控释系统结合制成可供生物体服用的制剂,不仅能避免NM因为在半衰期短而造成的体内血药浓度上下波动,降低毒副作用,同时有助于能生物利用度的提高。本文选定NM为模型药物,先考察了NM的性质和在不同油相中的溶解度,选定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不同的组合,把能形成微乳的组合绘制假三元相图,通过有效乳化区域面积的大小、乳剂的外观、形成微乳速率等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进行筛选。在此实验基础上,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油相1为油相,乳化剂1为乳化剂,助乳化剂1为助乳化剂来制备自微乳化制剂进行下一步实验。同时还考察了载药量,不同温度、稀释倍数、不同种类用量的渗透压促进剂对自微乳化系统效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NM自微乳化液的最优处方:油相1-乳化剂1-助乳化剂1的重量比为35:50:15,自微乳制剂的载药量为6%。将自微乳化体系和渗透泵结合起来,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建立了NM释放度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选用最优自微乳化载药体系,加入重量比1:1的氯化钠(Na Cl)作为渗透压促进剂,混合均匀后作为囊芯材料。选用醋酸纤维素(CA)、柠檬酸三乙酯(TEC)、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为包衣材料,丙酮和异丙醇(V/V,4:1)的混合溶液为包衣溶剂,制备了NM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胶囊。从制剂成型和体外释放度的角度,对促渗剂的种类及用量、增塑剂TEC的用量、致孔剂PEG-4000的用量、包衣膜的厚度、释药孔的孔径大小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确定了各个辅料的大致用量范围。并以各处方中NM的12h累积释放度(R1)和各个时间点的实际溶出量和理论溶出量的极差和(R2)为评价指标,对PEG-4000用量、包衣膜的厚度、释药孔的孔径大小进行了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来优化处方,最后确定了三者的最佳水平:PEG-4000为3%,包衣增重为7.5%,释药孔径大小为0.7mm。对最优处方进行释药模型验证,其释药曲线最符合零级方程,重现性良好。
【关键词】:NM 自微乳化 渗透泵 控释胶囊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4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7
  • 1 NM简介10-11
  • 2 自乳化及自微乳化传递系统的简介11-14
  • 3 渗透泵给药系统的简介14-16
  • 4 研究目的和内容16-17
  • 第一章 NM分析方法的建立17-25
  • 1 仪器与试药17-18
  • 1.1 仪器17
  • 1.2 药品与试剂17-18
  • 2 方法与结果18-23
  •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18-21
  •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21-23
  • 3 讨论与小结23-25
  • 第二章 NM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制备25-42
  • 1 仪器与试药25-26
  • 1.1 仪器25
  • 1.2 药品与试剂25-26
  • 2 自微乳化处方的筛选26-33
  • 2.1 油相的选择26-27
  • 2.2 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初步筛选27
  • 2.3 假三元相图法确定自乳化区域27-30
  • 2.4 最优处方比例的筛选30-33
  • 3 影响SMEDDS的形成因素33-39
  • 3.1 温度的影响33
  • 3.2 稀释倍数的影响33-34
  • 3.3 药物含量的影响34
  • 3.4 促渗剂物质的影响34-39
  • 4 最终处方的确定39-40
  • 5 讨论与小结40-42
  • 第三章 NM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42-62
  • 1 仪器与试药42-43
  • 1.1 仪器42-43
  • 1.2 药品与试剂43
  • 2 含量测定方法43-44
  • 2.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43
  • 2.2 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43-44
  • 3 NM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44-61
  • 3.1 NM自微乳化胶囊的制备44-45
  • 3.2 包衣膜材料的选择45
  • 3.3 单因素考察45-51
  • 3.4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51-58
  • 3.5 最优处方的粒径测定58
  • 3.6 最优处方的 1H- NMR测定58-61
  • 4 讨论与小结61-62
  • 全文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8-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华;邹若飞;徐学君;;口服渗透泵型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6年05期

2 管清香,林天慕,刘晶瑶,狄艳琴,张恒弼;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的制备[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1期

3 刘春梅;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5年10期

4 张钧寿,张煊,赖树清,潘俊芳,姜晓群,袁良康,范敏华,王毅,蔡超,林雪清;国产尼莫地平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6年02期

5 黎洪珊,柳翠敬;渗透泵制剂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1999年01期

6 周新腾;姜斯博;石晓东;;格列吡嗪控释片体外药物释放特征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年06期

7 颜琨;梅兴国;;渗透泵给药系统设计原理、关键技术与发展动态[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年02期

8 孔欣;聂淑芳;杨星钢;潘卫三;;盐酸倍他司汀渗透泵片的制备及生物等效性[J];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8年04期

9 沈熊;自乳化和自微乳化释药系统[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10 祁荣,何仲贵,张汝华,许学军;吲哚美辛HP MCP肠溶片的制备及溶出度考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学玲;盐酸曲马多渗透泵型控释片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2 王凤娟;尼莫地平水凝胶透皮贴剂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NM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胶囊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42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