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糖尿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及罗格列酮保护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01:00

  本文关键词:糖尿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及罗格列酮保护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与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 AD)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糖尿病成为AD的一个致病性因素,但其关键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一个病理特征,有研究报道AD患者大脑中也出现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那么胰岛素信号通路是否是连接糖尿病和AD的枢纽成为本研究的重点。因此,本研究旨在对糖尿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并且通过对糖尿病动物模型体内注射罗格列酮,观测其认知功能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进而明确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逆转作用。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建立两种动物模型:1)选取十周龄大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50 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即为糖尿病组(STZ),一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Ctrl)。连续每周检测大鼠体重并在STZ处理后每隔72h连续两次检测血糖。于SPF级动物房饲养至六个月鼠龄,处死分离大脑海马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p-淀粉样前体蛋白(P-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淀粉样蛋白前体p位分解酶1 (β-site APP-cleaving enzyme 1, BACE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 (P-IRS1)及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水平的变化。2) C57BL/6J雄性ob/ob肥胖小鼠分为两组,一组腹腔注射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SG), 10mg/kg/d,即罗格列酮组(ob/ob-RSG),一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即生理盐水组(ob/ob-S aline),选取同鼠龄野生型C57BL/6J (Wild type, WT)雄性小鼠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同型对照,即正常组(WT-Saline)。均于SPF级动物房饲养并连续每周监测体重,至七个月鼠龄后注射药物并连续10天检测随机血糖,通过新事物探索实验检测三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中BACE1蛋白,磷酸化Tau蛋白,磷酸化IRS1及总的IRS1蛋白,磷酸化Akt以及Akt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海马中Ap1-40的水平。结果:1)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RT-PCR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APP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中BACE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LISA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海马组织中Aβ水平上调;对胰岛素信号通路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P-IRS1及P-Ak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总的IRS1及Akt蛋白表达水平不变。2)对ob/ob小鼠采用罗格列酮处理后随机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并趋于正常组。新事物探索实验结果显示罗格列酮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相对于生理盐水组有所改善。罗格列酮组小鼠海马组织中BACE1及磷酸化Tau表达水平相对于生理盐水组显著下降,并趋于正常组。相应地,海马组织中Ap水平在罗格列酮处理后明显下降。罗格列酮组小鼠大脑海马组织中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RS1以及下游Akt磷酸化水平相对于生理盐水组均明显增高,并趋于正常组。结论:糖尿病导致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分子APP,BACE1及Ap表达水平上调,这一现象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分子IRS1/Akt磷酸化水平降低有关。伴有胰岛素抵抗状态的ob/ob小鼠在注射罗格列酮后,海马组织中IRS1/Akt胰岛素信号通路被激活进而改善糖尿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IRS1/Akt Ap 认知障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6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6
  • 参考文献14-16
  • 第一部分 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中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导致A β水平增高16-30
  • 1 材料16-20
  • 2 实验方法20-25
  • 3 结果25-27
  • 4 讨论27-29
  • 参考文献29-30
  • 第二部分 罗格列酮通过IRS1/Akt信号通路改善肥胖ob/ob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30-40
  • 1 材料30-31
  • 2 实验方法31-33
  • 3 结果33-36
  • 4 讨论36-38
  • 参考文献38-40
  • 全文总结40-41
  • 文献综述41-47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硕士期间参与发表的文章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糖尿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10期

2 ;糖尿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01期

3 仝小林;;糖尿病9问(上)[J];药物与人;2007年03期

4 王秋月,刘国良;生活习惯与糖尿病[J];医师进修杂志;2000年09期

5 陈广耀;抗糖尿病中药开发前景展望[J];中国新药杂志;2000年07期

6 太田康晴,庄祥云;糖尿病[J];日本医学介绍;2000年08期

7 ;糖尿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06期

8 ;糖尿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08期

9 ;糖尿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11期

10 林兰;倪青;董彦敏;;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医学研究通讯;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东方;庄跃宏;陈秀芳;赵丽娜;杨晓东;唐茂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大鼠随意皮瓣存活能力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2 崔瑾;韩姣姣;李凤翱;李凤翱;汤绍芳;刘萍;邱明才;张鹏;;1,25-二羟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肺脏病变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郑滨珠;袁凤山;杨润桥;;自体干细胞激活疗法治疗糖尿病大鼠过程中血细胞及生化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刘铜华;吕仁和;高彦彬;;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作用途径[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5 石凤英;王尧;;灵芝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学及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陈名道;李荣英;邵莉;;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若干进展[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仝小林;李洪皎;;糖络并重治疗2型糖尿病[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筱荣;李艳;刘巨平;袁佳琴;;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损伤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毅;陈江华;王晶晶;秦岭;;雷帕霉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增殖和肥大的抑制作用[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祁少海;刘坡;舒斌;谢举临;徐盈斌;黄勇;毛任翔;刘旭盛;;不同深度糖尿病大鼠烫伤模型的制备[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赛珊 梁晓春 潘明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显著改善症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乐羊;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大有可为[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北京协和医院 梁晓春;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刘燕玲;肥胖是糖尿病的源头[N];健康报;2006年

5 仝小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论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汪敏;糖尿病皮肤易损元凶找到[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7 林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 梁晓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艳芳;糖尿病干预不能忽视抗氧化[N];中国食品报;2012年

10 谭小月;糖尿病与肾病关系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伟伟;苹果酸铬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活性、作用机制及安全性初探[D];江苏大学;2015年

2 刘宇;糖尿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李维辛;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糖尿病的循证评价和对糖尿病大鼠胃动力影响的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田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纤维的早期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5 柳忠豪;糖尿病对口腔种植体骨整合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波;饱和富氢液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7 米佳;Vaspin调控糖尿病炎症通路及苦酸通调法的干预机制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林宣佑;从SCAP/SREBP脂代谢信号转导途径探讨苦酸通调方调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齐月;木丹颗粒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王云;糖基化终末产物介导的平滑肌病变在糖尿病结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宝明;低血糖指数挂面的研制及其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黄琼;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3 褚淑蕾;PI3k-Ak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鼠易发心房颤动中的介导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石鹰;二膦酸盐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郑嫦;CNP对Ach引起的糖尿病大鼠胃平滑肌收缩增强的影响及IGF-1的干预效应[D];延边大学;2015年

6 李宁;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大鼠大血管NF-κB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王婉秋;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大鼠血浆VEGF、TGF-β1及CTRP3水平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宋倩;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LR-4水平与骨密度及影响因素关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王丽霞;TLR4及相关炎症因子在糖尿病大鼠心脏、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孙雪培;极长链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大鼠脑Aβ生成的关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糖尿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及罗格列酮保护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77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6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