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二氢吡啶酮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发布时间:2017-06-12 10:04

  本文关键词:二氢吡啶酮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已有的先导结构二氢吡啶酮骨架,为了得到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活性更强、亚型选择性更高的二氢吡啶酮类HDAC抑制剂,本文利用点击化学合成了27个新型的具有三氮唑结构的二氢吡啶酮类HDAC抑制剂,其结构经过~1H NMR和HR-MS确证,并完成了初步的药理活性评价。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均展现出了较强的HDAC1和HDAC6抑制活性以及体外抗肿瘤活性,部分化合物对HDAC1的抑制活性和抗肿瘤活性与先导化合物1A和阳性药物SAHA相比均有提高。尤其是化合物18g不仅对HDAC1展现出了最强的抑制活性,同时对PC-3和Hep G2也有最强的抑制活性。此外,目标化合物对正常的RWPE-1和VERO细胞没有毒性,而SAHA有毒性。
【作者单位】: 长江职业学院生物医药学院;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二氢吡啶酮 点击化学 HDAC抑制剂 抗肿瘤活性
【分类号】:R91;R914.5;R96
【正文快照】: 组蛋白是人类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调节基因表达的决定性因素[1]。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是由组蛋白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协调控制。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癌细胞中HDAC过量表达,使得组蛋白过度乙酰化,并增强了组蛋白与DNA的结合能力,造成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兰,徐鸣夏;哌嗪取代二氢吡啶新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钙拮抗活性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年10期

2 梅其炳,商澎,赵德化,周国庆;五种二氢吡啶光稳定性比较[J];中国药学杂志;1998年05期

3 张延红,张志琪,吴祺;2,6-二甲基-4-(取代呋喃基)-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J];药学学报;1991年05期

4 段益琴;傅相锴;穆瑞珠;;利用碘酰苯(IB)氧化芳构化汉斯酯1,4-二氢吡啶(1,4-DHPs)衍生物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5 代卫,赵立;二氢吡啶普通片(心痛定)与缓释片(拜心通)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北京医学;1998年05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邹晓庭;许榇荣;马玉龙;;二氢吡啶对产蛋鸡的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杨静宇;李鸿峰;李恩德;李艳忠;;酸催化烯胺酮和醛的串联反应合成官能团化的1,4-二氢吡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屠树江;;微波辐射下含有二氢吡啶酮结构单元的化合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二氢吡啶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凤霞;拆分法制备光活性二氢吡啶Ca~(2+)拮抗剂及其类似物[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凤霞;二氢吡啶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陈新;偶联的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房祥军;二氢吡啶和纳米二氢吡啶对产蛋鸡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刘瑞东;二氢吡啶与吡唑啉的合成及芳构化[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邹恭峰;官能团化具有季碳中心的1,2-二氢吡啶及吡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冯仁蕊;二氢吡啶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程柯;催化2,,5-二取代二氢吡啶酮的合成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姚飞;新型卟啉-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新茂;不同应激水平下添加二氢吡啶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及细菌区系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朱金娈;二氢吡啶对蛋鸡脂肪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二氢吡啶酮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3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443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0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