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针刺缓解肱二头肌疲劳的表面肌电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8 12:26

  本文关键词:中医药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年

针刺缓解肱二头肌疲劳的表面肌电变化研究

尹文举  

【摘要】:目的 大量文献表明针刺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有明显的效果,针刺镇痛已经在大量的实验中得以证实,针刺能从整体调动机体神经、循环、内分泌系统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稳态来改善患者局部症状并提高肌肉的抗疲劳性。 本实验通过观察针刺侠白穴对志愿者的双侧肱二头肌上的表面肌电指标与肌肉疲劳的变化,运用spss统计软件来对频域指标MF(中位频率)、MPF(平均功率频率)进行数据处理;探讨人体肌肉功能状态的精确评价指标,以及探寻如何利用表面肌电图进行疲劳或肌肉功能状态分析评定,为进一步阐明针刺的临床治疗作用建立可靠的科学性依据来揭示针灸整体调控的部分机理。 方法 20名健康男大学生志愿者,身体健康,实验前2周内无激烈体力活动,无肌肉损伤经示范,他们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要领,并在知情同意书签字,受试者直立体位双侧手臂的在标准的时间完成提举运动,并同时采集左右侧肱二头肌休息前后的表面肌电原始数据(休息组),休息2周后进行提举运动针刺实验,通过采集左右侧肱二头肌针刺前后的表面肌电原始数据(针刺组),应用Megawin分析系统软件对表面肌电静态原始数据计算得出的MF、MPF做频域分析,对所得频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针刺对受试者肌肉疲劳的改善作用优于休息组(P0.05)表面肌电指标MF、MPF均有明显差异; 结论 1在肌肉疲劳的状态下,表面肌电指标MF和MPF呈递减变化。 2针刺组的MF和MPF值比休息组的明显升高,表示针灸对缓解肌肉疲劳有效果。 3表面肌电频域指标MF和MPF在反映肌肉功能状态和针刺作用有明显的相关性。 4.说明了针刺可以改善运动性疲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245
【目录】:

  • 目录3-4
  • 摘要4-5
  • ABSTRACT5-7
  • 英文缩略语7-8
  • 前言8-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0-31
  • 综述一 疲劳的产生机理10-17
  • 参考文献一15-17
  • 综述二 表面肌电的应用及采集17-25
  • 参考文献二23-25
  • 综述三 疲劳的预防与治疗25-31
  • 参考文献三29-31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31-47
  • 1.材料和方法31-34
  • 1.1 实验对象31
  • 1.2 实验设备31-32
  • 1.3 针具32-33
  • 1.4 取穴33
  • 1.5 实验基本动作33
  • 1.6 实验方法33-34
  • 2.表面肌电的记录方法及记录内容34-35
  • 2.1 表面电极34
  • 2.2 采集数据34
  • 2.3 内容记录34-35
  • 3.数据处理35
  • 4.统计学处理35-36
  • 5.结果36-41
  • 6.讨论41-45
  • 7.结论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历4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雯,赵洪玉;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心肺功能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熊开宇;陈昊;胡英琪;许寿生;;离子浓度和温度变化对骨骼肌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刘玉倩,赵斌;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现状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4 贾建昌,韩涛;红景天抗疲劳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5年11期

    5 程宏霞,田红伟,展筱林;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5年10期

    6 蔚二文;陈维毅;;表面肌电图在肌肉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7年01期

    7 凌家杰;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病理生理联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叶芳,刘德山,王淑丽,徐兰;电针疗法对化疗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体液免疫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李靖,张蕴琨;中药红景天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研究近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吴毅;俞晓杰;;等速技术和表面肌电图技术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3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祥,黄何平;高原训练的营养补充[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2 张志超;试谈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恢复[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3 高元元,胡效芳;铬与运动机体糖原代谢[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4 王玉侠;细胞膜Na~+-K~+-ATPase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5 杨银儿;马楚虹;钱永东;戴燕;;不同肌力训练时攀岩运动员腕伸屈肌的表面肌电频谱特征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6 王禾,王国祥;针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性激素水平和性腺结构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河春姬,胡扬,田野,包大鹏,衣龙彦;急性常氧运动后低氧暴露对体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田惠林;葛廷云;刘春燕;;足反射区按摩促进大强度有氧耐力运动疲劳消除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贾天奇;常立云;宋佳霖;洪文学;樊凤杰;;中医艾灸疗法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10 侯春丽,闫守扶,孙红梅;运动性疲劳的细胞机制及研究进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惠娟;王予彬;郑荣强;卢亮宇;;表面肌电在膝关节运动功能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微微;;丙酮酸—增强运动能力、合理减肥的营养补剂[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3 单威;熊开宇;李晟;;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测的生物学指标[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宋淑华;熊开宇;;离子浓度改变对骨骼肌膜电位和骨骼肌疲劳的研究进展[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雅琴;熊开宇;;表面肌电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研究进展[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建华;常波;;过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游离钙的影响[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7 马丽;侯文生;郑小林;彭承琳;许蓉;;握力水平与前臂肌肉sEMG信号复杂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许蓉;侯文生;郑小林;彭承琳;马丽;;握力大小与前臂肌肉表面肌电频率特性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张世明;;中医药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孙德利;张阿宝;徐明;李之俊;朱训生;张琰;陈大隆;蒋和鑫;宋毅;;温和灸结合拔罐对体操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研究[A];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暨脊柱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海清;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梨;淫羊藿苷对缺血再灌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3 姚韧敏;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4 曹继刚;前列腺增生细胞信号因子表达及仙甲汤调控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5 胡红梅;药物和有氧运动防治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红武;长时间不同运动应激导致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小琴;肾安提取液阻缓肾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8 陈志宏;性腺轴系的衰老变化及天年饮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9 张晖;米胚谷氨酸脱羧酶性质及其富集γ-氨基丁酸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10 张先福;川楝素对孕鼠的胚胎毒性与子宫局部免疫毒理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淑兰;淫羊藿苷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聂玉芝;沙苑子对运动训练大鼠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春然;高氧液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周国庆;复元胶囊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溶血磷脂酸和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5 卢祖礼;肾安Ⅰ号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_1、HGF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6 赵仙丽;人参配伍陈皮对实验小鼠抗运动性疲劳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7 叶伟;静态运动负荷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的生理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8 何海燕;中药创愈膏治疗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药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金绪忠;体育运动对男大学生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袁艳;补充谷氨酰胺对赛艇运动员T淋巴细胞亚群及IgG、IgA、IgM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健群,刘秉正,彭建华,马治家;表面肌电的非线性动力学初步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3期

    2 朱思刚;陈筑;杨澎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表面肌电图信号分析[J];山东医药;2007年27期

    3 王健;金德闻;;康复医学领域的表面肌电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自尹;;中医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综述与评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年07期

    2 吴德丰,郑志雄,张翼,方策,李常春;冬虫夏草、中国拟青霉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J];癌症;1986年04期

    3 金宏,许志勤,王先远,李爱玲,高兰兴;肌酸对游泳大鼠乳酸、糖原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1年03期

    4 王奎,刘建红,宋刚;sEMG技术在评价运动性疲劳方面的方法及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5 朱兆洪,丁柱,汤希孟,丁克祥!海军抗衰老研究中心;单穴与多穴针刺对肾虚动物多脏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段昌平,谢锦玉,唐觉生;延迟性酸痛中快慢肌电镜和组织化学研究及针刺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7 冯炜权;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与运动能力的研究新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8 王立山,高强;男少年股外肌快肌百分比及其无损推测指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9 王瑞元,熊开宇,孙伟;肱二头肌在不同负荷及不同速度收缩时的肌电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10 屈竹青,卢鼎厚,王义润;针刺对延迟性肌肉结构损伤过程中肌浆网、肌膜Ca,Mg-ATP酶及肌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香桐;;针刺镇痛机制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针刺研究;1989年03期

    2 何莲芳;许绍芬;陆文孝;陆瑞良;周光钊;;尾核内阿片肽及某些经典递质参与针刺镇痛[J];针刺研究;1989年Z1期

    3 黄显奋,,曹小定;针刺麻醉的进展和临床应用[J];世界科学;1994年01期

    4 王红,周丽,吴根诚,姜建伟,曹小定;大鼠外侧网状旁巨细胞核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内阿片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J];针刺研究;1994年Z1期

    5 柴晓梅;人工流产针刺止痛扩宫5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6 侯金文,黄蔚皓,王青,冯凊媺,蒲永林,高家红;针刺镇痛的脑功能MRI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年03期

    7 陈瑾,刘光谱,唐勇;中枢及外周5-HT、5-HIAA在针刺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3年09期

    8 朱兵;荣培晶;贲卉;高昕妍;李宇清;;针刺镇痛的节段性机制与全身性机制研究[J];针刺研究;2007年03期

    9 陈明人;陈日新;;针刺镇痛效应特点与一般规律[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中枢神经介质在针剌镇痛中的作用 Ⅱ.优降宁对家兔电针镇痛的影响[J];科学通报;197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针刺镇痛与P2X_3受体[A];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许能贵;;针刺镇痛的基础研究[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暨“针灸治疗痛症及特种针法”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4年

    3 张迪;黄猛;丁光宏;;针刺镇痛效应与穴位局部结构的关系[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黄维媚;何桥景;李万瑶;;国外针刺镇痛的研究[A];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06年

    5 陈鑫;刘波;陈俊;刘岘;陈志光;尚晓静;李晓凡;;静息态低频振幅对针刺足三里中枢作用机制的初探[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6 武兵;陈秀荣;王志强;王焕英;;(综述)近年针刺镇痛机制研究的梯阶进展[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7 吴根诚;王彦青;曹小定;;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之路——回顾及再思考[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8 蒋丽;奎瑜;;浅议得气在针刺镇痛中的应用[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9 倪育飞;连庆泉;蒋培伟;徐永强;;针刺镇痛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丁明星;刘东明;胡长敏;陈建国;;针刺镇痛及其对机体免疫调节[A];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东红;[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吴国冀 陈正秋;[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吴根诚;[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安徽省中医院 王金山;[N];健康报;2007年

    5 张东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记者 应洪舒;[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张东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刘杏仙 金英;[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9 本报记者 窦晓竹;[N];江苏科技报;2007年

    10 欧飒;[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晓鲁;侧脑室注射抗生长抑素血清在炎症痛及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机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张皓;针刺镇痛机制中内源性SS与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乔云英;针刺镇痛中内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吴心怡;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张俊海;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振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徐秋玲;电针“阳陵泉”—“足三里”累积镇痛效应与海马—下丘脑神经元可塑性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张永臣;生长抑素(SS)在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王健;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针刺镇痛和针刺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秦明;大鼠延髓内脏带及脊髓中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对腹腔注射乙酸致内脏痛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态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任晓暄;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文举;针刺缓解肱二头肌疲劳的表面肌电变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宋坤琨;针刺镇痛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龚建国;过度运动可引起大鼠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和腱细胞凋亡[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刘妍;针刺镇痛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陈瑾;急性佐剂性关节炎针刺镇痛后效应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王慧春;μ阿片受体PET显像剂~(11)C-CFN的制备与生物学评价基于针麻开颅的针刺镇痛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江伟龙;坐姿旋扳法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马祖彬;电针对痔疮术后疼痛的即时止痛效果的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张继福;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穴位特异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王爽;自拟头痛穴(宁神穴)切割疗法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医药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25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f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