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从运动医学角度对交通警察肩袖损伤综合征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6-10-13 17:08

  本文关键词:从运动医学角度对交通警察肩袖损伤综合征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2年

从运动医学角度对交通警察肩袖损伤综合征的探讨

张译丹  

【摘要】:常常应用运动医学知识对运动训练者进行医务监督和指导,预防和治疗运动创伤,以达到增强人民群众体质、对运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提高效率目的提供保障。 而运动创伤学又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预防并治疗运动创伤。运动创伤与一般创伤不同,它与专项运动和技术密切相关,在讨论肩关节损伤时,必须看重探讨专项动作特点、发病机理、症状、诊断、伤后康复等问题。在临床工作及三年读研期间在研究创伤的实践中,发现人体关节中肩关节相对活动幅度大;运动速度、方向及动作较为复杂;关节结构较脆弱;损伤机会多。而在肩关节流行病学的调查中,肩袖的创伤高达60%以上。所以,肩袖的创伤在运动医学中不仅历史悠久,且发病项目多,并且广泛,成为影响运动员健康及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而肩部负重活动的项目不仅仅局限于运动员,类似的肩部动作在社会其他人群中也有,如某些工业生产中、交通警察等从事上肢过头工作及上肢高强度作业的人群均可发生。随着当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城市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处于超负荷走势。随之而来的外勤交通警察的工作量加大,为了保护交通卫士这一为群众健康服务的光荣人群的健康,使我产生了新的思路和理念,因为交通警察在执勤中肩部活动较多,动作较复杂,肩关节的骨骼、韧带、肌肉及其附属装置长时间反复受到磨损、挤压、牵拉等损伤完全可致肩关节创伤。这使我对交通警察成年累月大强度进行上臂手势指挥具有专项职业特点的肩部创伤有何特征产生了兴趣,于是萌发了从运动医学的创伤学的角度来探讨交通警察的肩袖损伤的发病机理、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状况。 研究目的:应用运动医学的原理方法、动作分析等手段,探讨交通警察肩袖创伤的发病机理、特点及规律,并探讨临床医学对肩袖创伤的治疗与运动医学的区别、诊断、治疗、防护的方法,以期将运动医学中的有效、可靠的诊断及防治方法应用于交通卫士们的身上。使他们的病患早日康复,并提高防治的安全意识。 研究方法:在长、吉两地随机抽样,外勤交警和内勤交警各60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抽样中剔除经常参加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上肢运动的交通警察。 对上述实验对象进行初查、问卷调查、多普勒超声影像的检查、临床功能试验等,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观察交通警察肩部的改变。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交通警察的职业特点可引发肩袖损伤综合征,他们不断变换的手势、方向、肩关节的负荷,静力性支撑的手臂可导致肩关节的病变增加。本调查结果还表明,,在交警职务工作年龄大于5年以上的患病几率较多;内勤与外勤交通警察肩袖损伤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研究结论:将运动医学的理论、方法与交通警察的肩袖损伤相结合的理念,可以达到相互印证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认识交通警察肩袖损伤机理与本质;将运动医学诊断技术应用于交通警察的肩袖损伤可得以交通警察的肩部各组织、韧带、肌肉受累的程度;将运动医学功能检查与交通警察肩部损伤相结合,可以评价出交通警察肩袖的功能状况。 综上述可见本研究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及实用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68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英;郑学军;;羽毛球肩袖损伤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2 郑昱新;肩胛下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4期

3 张作君;;肩袖损伤的诊断要点与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11期

4 龚时国;曹力;张克远;;肩袖损伤的诊治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02期

5 黄公怡,王晓滨;肩袖的生物学特性与肩袖损伤修复[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2年04期

6 陈疾忤,陈世益,George AC Murrell;肩袖损伤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7 李昌吉,詹示烈,龙云芳,潘晓平,陈雅文,杨浩浪,唐茂云,王筹龙,宋家禄;公安干警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6年01期

8 王劲风;;肩袖损伤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07年08期

9 汪洋;;肩袖损伤的研究概况[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年01期

10 苗青,徐虹;泰安市交通警察健康状况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钢;;肩袖损伤的中西医治疗[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俊岭;MRI和MR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中的诊断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2 李娜;肩关节不稳患者关节盂唇损伤的MRI诊断[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莹莹;陈丽华;;配置植物对改善地铁环境的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2 毛羽;杨骥颖;刘士清;许玲;宋洪川;张有刚;孙传伯;;生活污水中公厕粪水处理的卫生指标检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3 诸卫平;龙明华;;焚烧稻草产生的多环芳烃及其他有害物的检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4 高立克;张小燕;;高校标枪教学肩袖损伤的成因及防治[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5 秦淑国;毕早斌;陈军;;宿州市交通警察血铅水平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吴绳国,于淑玲,郝健;肩袖破裂的诊断与手术治疗(附23例报告)[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张伟峰;;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肩关节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黎江芽;;多层螺旋CT(MSCT)对健康成人第二肩关节间隙的测量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5期

9 曹松山,路建立,张延岭;河南省汝州市改水降氟工程的调查[J];地方病通报;2003年01期

10 李文生;杨仙莉;;2006年陕西省靖边县碘缺乏病监测报告[J];地方病通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童世荣;;昭通市昭阳区3起学校群体性癔病案例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王菲菲;刘芳盈;丁明玉;张金良;;我国道路交通污染及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朱艳华;刘泰;王炜;;室内污染因素及室内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综述[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锦祥;肩三针温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傅渊源;肩部软组织压痛点的体表定位及其解剖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孙宪民;沈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及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4 常静;城市地表灰尘—降雨径流系统污染物迁移过程与环境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朱喜;手法与温热理疗法治疗肩周炎和颈肩综合征的对比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6 赵延旭;成人臂丛神经损伤合并肩袖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7 张舸;硅胶转轮的空气净化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李森;应力负荷下兔肩袖急性断裂术后腱—骨修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陆鹏;淫羊藿素对人骨肉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亮;全麻下手法松解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粘连僵硬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成杰;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影响因素与评价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高磊;对我国不同水平标枪运动员肩袖损伤情况及产生原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赵国平;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宋超;上海市中心城区群众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慧;肩袖撕裂高频超声诊断价值及弹性成像应用前景[D];复旦大学;2011年

7 周建波;肩关节骨性结构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8 沈逸蕾;健身房运动环境的研究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武强;硒对鸡亚急性砷中毒免疫毒性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林高锋;单壁碳纳米管的毒性、功能化改性及靶向送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素梅;;刮痧机理及对12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治疗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2 陆志华;姚伟武;瞿楠;杨世埙;;肩袖损伤的MRI诊断比较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8年02期

3 郑昱新;肩胛下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4期

4 张作君;;肩袖损伤的诊断要点与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11期

5 黄公怡,王晓滨;肩袖的生物学特性与肩袖损伤修复[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2年04期

6 陈疾忤,陈世益,George AC Murrell;肩袖损伤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7 华英汇,陈世益;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年02期

8 王嵩;肩关节MRI[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6年03期

9 孙永安;肩关节功能解剖和MRI影像特征[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1年05期

10 杨州;磁共振关节成像临床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骏 ,宋元平;网球运动中肩袖损伤与防治[J];网球天地;1996年06期

2 孙润芳,孙晓震,崔晋宏;肩袖损伤的诊断治疗(附29例分析)[J];山西临床医药;2001年09期

3 徐许新,邓志坚,殷天圣;新兵投弹训练致肩袖损伤的分析及预防[J];东南国防医药;2003年02期

4 梁志刚;刘巍;郝春波;;自制锚钉在治疗肩袖损伤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年02期

5 孔月娟;;电针治疗肩袖损伤72例疗效观察[J];体育科技;1988年04期

6 程志功,高云飞;肩周炎与非创伤性肩袖损伤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年06期

7 黄磊;虞志康;张弦;严志汉;詹淑蓓;;肩袖损伤的MRI诊断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07年04期

8 李玉涛;李文庆;;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24例[J];骨科;2010年03期

9 郝玉太;王志刚;刘巍;;肩袖损伤治疗方法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0年12期

10 崔树青;乒乓球运动员慢性肩袖损伤的治疗和训练保护(附19例报告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娟;秦廷武;;肩袖损伤及其术后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秦玉婷;刘卉;;棒球投手肩袖损伤致伤原因研究综述[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钟易;;冈上肌出口位摄影在肩袖损伤检查中的作用探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周晓波;陈忠义;梁军波;;关节镜下单排铆钉技术治疗肩袖损伤[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周慈爱;沈异;华英汇;;肩袖损伤诊断中肩关节MRI与体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王勇;朱贤平;李小亚;周小小;朱让腾;王敏;;肩关节周围粘连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钢;;肩袖损伤的中西医治疗[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杨明;刘定西;余建明;;肩袖损伤的MRI诊断价值[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祯铭;杨海山;;肩袖损伤的病因及MRI特征[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苏晓静;;关节镜下缝合锚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康复与护理[A];全国第10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晓琦;[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胥晓琦;[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郑莉丽;[N];健康报;2001年

4 记者 汪丹;[N];北京日报;2006年

5 记者 林晓曼;[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周颖;[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黄余红;[N];中国妇女报;2006年

8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余易安;[N];健康时报;2008年

9 柯芸;[N];光明日报;2006年

10 黄余红 王继荣;[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志超;自体BMSC与rhVEGF_(165)促进肩袖损伤腱骨愈合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李豪杰;论体育医疗服务系统——价值论证与系统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陈历明;基于心音信号遥测的心肌变力性与变时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戴俊明;职业紧张评估及其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张文会;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区划安全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吕荣;常氧与低氧下H反射与神经肌肉疲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高知义;大气细颗粒物人群暴露的健康影响及遗传易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何建伟;远红外陶瓷微珠对骨骼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译丹;从运动医学角度对交通警察肩袖损伤综合征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鹏程;肩袖损伤修复后不同强度应力刺激效果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3 秦玉婷;投球训练对肩袖损伤投手肩关节力量及投球技术特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张祯铭;MRI检查对诊断肩袖损伤的应用价值及与体格检查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周建波;肩关节骨性结构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6 朱从亚;体外冲击波促进肩袖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王海峰;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附7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李光辉;皮质骨锚钉修复肩关节运动损伤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9 石俊岭;MRI和MR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中的诊断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10 金国强;运动前后肝胆及门脉彩色多普勒影像的运动医学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从运动医学角度对交通警察肩袖损伤综合征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39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