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动静脉“死亡冠”:CT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的应用及CTA解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20:09
   目的:对比CT的容积螺旋穿梭技术与CTA动静脉双期扫描中CMOR血管的显示率;对比术中CMOR血管发现率与CTA的容积螺旋穿梭技术中CMOR血管的显示率的一致性,分析术前CTA检查对临床的意义。对CMOR血管进行解剖学分型和测量,为临床提供影像基础。资料和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3月就诊于天津市天津医院行盆腔CTA检查的患者,共得到139位受检者的盆腔CTA图像。其中138位研究对象双侧髂内外血管均清晰显示。以过耻骨联合的正中矢状面为界将骨盆分为左右两侧半骨盆,共得到276个半骨盆的盆腔血管图像。依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采用CT的容积螺旋穿梭技术进行盆腔CTA扫描,扫描时限为动脉早期至静脉晚期,动脉期扫描应用对比剂示踪法,腹主动脉分叉上缘层面选择感兴趣区,实时监测CT值,当感兴趣区CT值达到200 HU(距离注射时间约25 s)时开始扫描,动脉期连续扫描3次。静脉期从注射对比剂后75-80 s开始连续扫描3次,共穿梭扫描6次。B组采用动静脉双期扫描,动脉期扫描时相与A组相同,静脉期扫描时间为对比剂注射后90s。通过GE AW4.6工作站,分别对276个单侧盆腔血管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在“死亡冠”观察中的应用;第二部分为“死亡冠”解剖的相关研究。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Goodness-of-Fit 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T的VHS技术可以多期显示动、静脉CMOR。A组动脉CMOR,显示率为15.5%(22/142),静脉CMOR显示率为64.1%(91/142),B组动脉CMOR显示率为17.2%(23/134),静脉CMOR显示率为47.8%(64/134);A、B两组间动脉CMOR血管的显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CMOR血管显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内动脉CMOR和静脉CMOR显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总共观察了13例半骨盆的CMOR血管,其中与CTA相符的有12例,真阳性7例,真阴性5例,假阴性1例,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100%。一致性检验中Kappa值为0.84,表明一致性较好。(3)I型(动脉型)占12%(21/175),II型(静脉型)占74.29%(130/175),III型(动/静脉混合型)占13.71%(24/175)。本研究发现文献中未报道的IIc型和IIIb型。(4)动脉CMOR与耻骨上支之间最小距离为1.53±1.29 mm;静脉CMOR与耻骨上支之间最小距离为1.16±1.32 mm。不同性别、左右侧、动、静脉CMOR与耻骨上支之间的最小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动脉CMOR与同侧耻骨联合面之间的距离为52.79±7.27 mm;静脉CMOR与同侧耻骨联合面之间距离为56.35±11.14 mm。动、静脉CMOR与耻骨联合面之间的距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CMOR与同侧耻骨联合面之间的距离远。(6)动脉CMOR直径为2.14±0.61 mm;静脉CMOR直径为2.50±0.89 mm。结论:(1)VHS-CTA和动静脉双期扫描都可以清晰显示动脉CMOR,CT的VHS技术对静脉CMOR的显示率高于动静脉双期扫描。(2)在人群中,静脉CMOR较动脉CMOR更常见。(3)VHS-CTA对CMOR的显示率与手术中发现的CMOR一致性较好。(4)I型(动脉型)CMOR以I_b型为主;II型(静脉型)CMOR最多见,以IIa型为主;对不同亚型的进一步分类,有助于正确识别CMOR。(5)CMOR与耻骨上支的最小距离在性别和左右侧均无统计学差异。静脉CMOR与耻骨联合面的距离较动脉CMOR远。动脉CMOR和静脉CMOR均为直径较细的小血管。
【学位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816.2
【部分图文】:

男性,耻骨上支,腹壁下动脉,动脉


图2 45岁男性,VHS-CTA 六个扫描时相的轴位MIP图像,可以看到左侧动脉CMOR(红箭头)在第一期密度最高,随时间密度逐渐降低,静脉CMOR(黄箭头)随时间密度不断升高。

密度图,密度,男性,静脉


图2 45岁男性,VHS-CTA 六个扫描时相的轴位MIP图像,可以看到左侧动脉CMOR(红箭头)在第一期密度最高,随时间密度逐渐降低,静脉CMOR(黄箭头)随时间密度不断升高。

静脉,箭头,动脉,动静脉


VR显示左侧动脉CMOR,由腹壁下动脉发出,跨耻骨上支后向下汇入闭孔(箭头)5岁男性,VHS-CTA 六个扫描时相的轴位MIP图像,可以看到左侧动脉CMOR(红箭头)在第一期高,随时间密度逐渐降低,静脉CMOR(黄箭头)随时间密度不断升高。ba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殿辉,王篙,王恭宪,沈天真;电子束CT动静脉双期扫描评价胰腺癌[J];医学影像学杂志;199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蕊;动静脉“死亡冠”:CT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的应用及CTA解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9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889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