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运动改善骨骼肌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9 14:24
   众所周知,运动对防治许多人类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慢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此相反,长期缺乏运动会增加这些疾病的患病概率甚至加快疾病进程。机体的运动有赖于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研究表明,作为人体最大器官的骨骼肌是运动改善慢性疾病的过程中诸多因素的重要一环,并接纳了 80%的餐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吸收。进一步研究表明,运动训练不仅可以重塑骨骼肌的能量代谢能力,如线粒体ATP的产生,还可以改变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然而,运动改善骨骼肌的机制还不清楚。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丙酮酸和乳酸是骨骼肌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的重要能量代谢底物。二者的代谢活动受到乳糖脱氢酶的调节。其中,乳酸脱氢酶A倾向于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并伴随还原型辅酶Ⅰ(NADH)和辅酶Ⅰ(NAD+)的相互转化,而乳酸脱氢酶B(LDHB)的功能与之相反。乳酸脱氢酶B广泛分布在人体中的各个器官,但主要在心脏和骨骼肌中表达。有研究报道表明乳酸脱氢酶B是骨骼肌葡萄糖氧化的生物标志物之一,但乳酸脱氢酶B在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对机体运动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研究,我们在人体中发现:在运动前后,骨骼肌中的乳酸脱氢酶B的表达显著上调,提示短暂运动就可以上调乳酸脱氢酶B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即使在静息状态下,长期运动的运动员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B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普通人。这些结果表明乳酸脱氢酶B很可能是一个参与运动改善骨骼肌代谢过程的重要因素;在进一步探索乳酸脱氢酶B的功能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小鼠和细胞分子实验发现运动可以激活PGC-1α并促使PGC-1α/ERR直接结合到乳酸脱氢酶B基因启动子区域的保守ERR应答元件上,进而调控乳酸脱氢酶B基因的表达。为了分析乳酸脱氢酶B基因对生物的运动功能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我们构建了骨骼肌特异性的乳酸脱氢酶B转基因小鼠。小鼠实验结果显示,上调乳酸脱氢酶B可以显著提高小鼠在运动过程的氧化呼吸能力,进而增强小鼠的运动耐力。体外分子细胞研究中进一步证明小鼠运动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转基因小鼠的骨骼肌线粒体代谢功能的增强。自此,我们这项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新的分子机制:运动可以通过PGC-1α/Ldhb信号通路来改善骨骼肌线粒体功能,该研究结果也为探讨肌肉线粒体代谢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此外,我们的另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运动还可以偶联调控骨骼肌的代谢类型和肌纤维类型转换之间的平衡。之前的研究提示,在运动诱导的纤维类型转变的过程中,运动不仅改变了机体的肌纤维蛋白种类的表达,而且也改变了机体的线粒体密度和氧化呼吸能力。然而,骨骼肌中肌纤维类型如何偶联线粒体代谢能力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通过我们之前的实验研究发现:耐力运动可以提高骨骼肌细胞中骨骼肌特异性的miR-499的表达。miR-499在进化中高度保守,并由氧化型肌球蛋白Myh7b的内含子编码。我们进一步在骨骼肌中特异表达miR-499的转基因小鼠(MCK-miR-499小鼠)中分析miR-499对生物的生理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骨骼肌中的miR-499的表达,可以增强骨骼肌的线粒体功能和小鼠的运动能力。而PGC-1α在miR-499增强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和改善小鼠运动能力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我们发现miR-499可以直接靶向抑制AMPK的抑制因子Fnip1的表达,进而增强AMPK/PGC-1α信号,最后激活骨骼肌线粒体代谢功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肌纤维类型如何偶联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模型:在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变过程中,氧化型肌纤维可以直接通过miR-499/Fnip1/AMPK环路来偶联提高线粒体功能。这种机制不仅仅局限于运动刺激,还可能代表了一个通用的范例:骨骼肌在一系列的生理或病理刺激下,能够有效地耦合细胞的能量消耗与ATP的产生。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了两条新的骨骼肌适应运动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回答了机体运动如何调控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及肌纤维类型如何偶联线粒体氧化代谢功能。这些发现为骨骼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87
【文章目录】:
Abstract
中文摘要
Abbreviations
Chapter Ⅰ. Review: Control of skeletal muscle mitochondrial adaptation and fiber type transformation
    1. Introduction of skeletal muscle mitochondria
        1.1 Mitochondrial adaptation: biogenesis, fusion, fission and mitophagy
        1.2 Mitochondrial adaptation in response to exercise
        1.3 Summary
    2. Skeletal muscle fiber type transformation
        2.1 Skeletal muscle fiber type specification
        2.2 Fiber type transformation in adult muscles
        2.3 Signaling pathways controlling muscle fiber type transformation
        2.4 Summary
    3. References
Chapter Ⅱ: Deline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controlling skeletal muscle fitness relevant to exercise
    1. Introduction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3.1 Exercise inducible Ldhb regulates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n skeletal muscle
            3.1.1 Ldhb expression is regulated by exercise-induced PGC-la
            3.1.2 Activation of Ldhb leads to reduction of Ldha in skeletal muscle
            3.1.3 Enhanced exercise capacity and oxygen consumption in MCK-Ldhb mice
            3.1.4 Activation of Ldhb increases skeletal muscle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capacity
            3.1.5 Summary
        3.2 Coupling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skeletal muscle fiber type by a miR-499/Fnipl/AMPK circuit
            3.2.1 MiR-499 reprograms skeletal muscle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metabolism and enhances exercise capacity in mice
            3.2.2 MiR-499 drives muscle mitochondrial function through PGC-1α
            3.2.3 MiR-499 regulated PGC-1α-driven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s by directly targeting Fnipl/AMPK circuit
            3.2.4 Summary
    4. References
    5.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ohnson DJ;杨忠瑾;张晓伦;陈亭苑;;枝链氨基酸摄取及肌肉游离氨基酸浓度估算术后肌肉氮平衡[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7年04期

2 ;运动医学文摘[J];体育科学;1987年03期

3 王自勉;骨骼肌能量代谢研究的新进展——磷酸肌酸能量往返机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年01期

4 周泽渊;于淑湘;史俊南;张建平;金岩;;诱导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向骨骼肌细胞分化[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年03期

5 李世德;宗少晖;詹新立;肖增明;劳山;;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和化疗药物对正常骨骼肌细胞的作用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毛海峰;;运动对骨骼肌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7 韩萍;牛洁;张仁祥;;运动与补充蛋白对骨骼肌产生的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8 张彤云;运动与骨骼肌细胞的损伤[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赵春礼,郑少鹏,王珂,鲁强,田竟生,徐群渊;脂质体介导的骨骼肌细胞的基因转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10 王丽艳;许艳华;林珠;;静磁场对大鼠面颌骨骼肌细胞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喜俊;运动改善骨骼肌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2 晁天乐;绵羊肠道转录组表达特征分析及其与骨骼肌转录调控对话的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3 彭保卫;电脉冲介导的DNA疫苗骨骼肌内免疫接种的转基因长期表达和抗原递呈机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4 高前进;骨骼肌热休克蛋白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李金茹;缺氧的脂肪细胞与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骨骼肌细胞胰岛素作用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6 赵云霞;猪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顺式天然反义转录RNA的表达调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7 牛燕媚;Ⅱ型去乙酰化酶在有氧运动调节骨骼肌细胞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8 杨亚岚;瘦肉型和脂肪型猪产肉性状差异及其后代杂种优势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9 王丽艳;静磁场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对面领骨骼肌细胞生物安全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郑溜丰;低蛋白日粮添加支链氨基酸对仔猪采食量和骨路肌生长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山羊miR-487b-3p靶向作用IRS1调控骨骼肌肌生成机制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2 杨灵芝;湖羊miRNA-452在骨骼肌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3 敬媛媛;GDF11在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4 余翠;Sidt2介导的自噬紊乱及其相关骨骼肌病[D];皖南医学院;2017年

5 宗少晖;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对正常骨骼肌细胞的作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

6 何苗;抗阻运动对幼鼠骨骼肌细胞核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苗苗;盆底骨骼肌细胞受力前后的超微结构变化[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8 黄婷;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骨骼肌细胞内脂质的变化及影响因素[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9 孙月;HGF调控TGF-β1诱导的骨骼肌细胞纤化转型的作用及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10 任婷;鹅胚胎期及出生早期骨骼肌发育过程中MRFs/Pax3/Pax7和Tmem8c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90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890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