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薄层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征象

发布时间:2024-05-25 11:14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薄层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是临床筛查和诊断COVID-19的首选方式之一,正确认识COVID-19的CT表现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依据70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COVID-19患者的胸部薄层HR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COVID-19早期的HRCT表现为双肺胸膜下斑片状磨玻璃影;随着病变进展,病灶增多伴实变,可出现支气管充气征、"铺路石征""晕征"和"反晕征";重症患者双肺呈弥漫性实变影;恢复期患者的肺部病灶吸收并有纤维灶形成;较少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大量胸腔积液。HRCT检查结果与病原学检查结果可能存在不一致的现象,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典型影像学征象和病原学检查能够更为精准地诊断COVID-19。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女性患者,40岁,武汉疫区接触史,发热,

图1女性患者,40岁,武汉疫区接触史,发热,

X线摄片检查的空间分辨率较好,但密度分辨率差,检测肺部病变的漏诊率相对较高。常规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可对图像进行量化评估。HRCT因其更小的层间距和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更准确且直观地显示细微的结构,从而检出X线摄片和常规CT检查无法识别或明确诊断的病灶,现已被强烈推荐为筛查和....


图2男性患者,49岁,武汉疫区居住史,干咳2d,

图2男性患者,49岁,武汉疫区居住史,干咳2d,

病灶在病变初期通常分布于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和(或)胸膜下,以多发病灶多见,表现为小结节状和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图2)。在37例早期患者中,以磨玻璃影为主(27例),部分可呈“晕征”(9例),HR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例。因炎性水肿和平滑肌增生,病灶内可出现穿行的增粗血管和厚壁支气....


图3女性患者,38岁,武汉疫区居住史,干咳3d,

图3女性患者,38岁,武汉疫区居住史,干咳3d,

双肺病灶范围缩小、密度减低,实变影逐渐变为磨玻璃影,病灶可完全消失或残留少许纤维条索影(图8)[14]。病变邻近的胸膜可增厚受牵拉,胸腔积液完全吸收。图4女性患者,22岁,武汉疫区接触史,干咳伴发热


图4女性患者,22岁,武汉疫区接触史,干咳伴发热

图4女性患者,22岁,武汉疫区接触史,干咳伴发热

图3女性患者,38岁,武汉疫区居住史,干咳3d,



本文编号:3982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982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