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5 17:15

  本文关键词: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及药物动力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理工大学》 2012年

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祁梅芳  

【摘要】:奥沙利铂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药物,对正常组织和癌细胞缺乏特异性和选择性,因而在治疗癌症时,产生很大的毒副作用。普通脂质体经聚乙二醇(PEG)衍生物修饰之后,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明显提高,且在延长了在体内循环的时间、降低脂质体在血液中的清除率、延长半衰期、保持治疗的血药浓度、具有一定的靶向性。目的:制备PEG修饰的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HPLC测定药物的包封率,并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条件,筛选出制备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最佳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用HPLC法测定血浆和组织匀浆中奥沙利铂的药物含量。结果:制备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5:1,奥沙利铂用量为10mg,PEG2000的浓度为0.05%,磁力搅拌速度为20r·min-1,水浴温度为50℃,类脂溶液注入速度为1ml.min-1;稳定性试验表明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应在4-8℃避光密封保存;药动学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和奥沙利铂普通脂质体的药时曲线呈双室模型特征;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AUC大于奥沙利铂普通脂质体。靶向性实验中,在心、肝、脾、肺、肾、小肠中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组的MRT相比于奥沙利铂普通脂质体分别提高1.45、1.36、1.25、1.50、1.43、1.38倍;而AUC分别提高4.22、3.02、1.89、2.78、2.12、2.73倍。结论:将奥沙利铂制成长循环脂质体,可延长奥沙利铂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具有靶向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943;R96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津明;张彦卓;李鑫;;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工艺处方设计与优化的研究[J];安徽医药;2008年06期

2 张树彪,许英梅,胡剑钧,刘栋良,乔卫红,李宗石;脂质体研究综述[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李彩云;张才兴;;奥沙利铂为主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06年04期

4 王健;韩娜;王海莉;张中冕;樊青霞;;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疗效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5 文扬;陈小军;孙志良;;吡喹酮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及质量评价[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01期

6 程介克,刘绮萍,刘锦春;铂族金属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分析化学;1994年06期

7 郭德嵩,陈世铭;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奥沙利铂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9年01期

8 郑方算;奥沙利铂引起的溶血性贫血[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4期

9 蔡明志;王昆;黄复生;;载药脂质体物理化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年06期

10 陈赛红,梁启廉,潘达超,谢杰荣,蔡良真,马桂贤,李姝君;国产奥沙利铂联合醛氢叶酸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亲华;中药扶正培本、化瘀解毒配合腹腔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1期

2 许尤琪,薛惠宁,邹军;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3 邵先周,刘振义,刘勇;自制山龙露蜂丸治疗肺癌120例报告[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4 赵亮;金沸草汤必嗽平片联用治疗咳嗽4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2期

5 章可谓;;益气补血汤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6 贾英杰;李小江;孙一予;陈军;杨佩颖;李宝乐;;中医药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7期

7 马应龙;李淑红;;纳米中药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9期

8 岳美云;宫照斌;刘利霞;袁怀波;;沙棘SOD脂质体制备及性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9期

9 惠锦林,王彬,梅蔚德;草酸铂为主联合方案动脉介入治疗晚期肠癌[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汪芳林;;奥沙利铂联合CF和5-FU治疗晚期大肠癌47例疗效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强松;欧武;陈奕;黄伟章;裴润琼;李传叶;;健脾抑瘤汤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正全;王怀峰;;伊曲康唑阳性纳米脂质体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3 胡琼;郑艺;于坤;付友霞;;呢替啶配伍曲马多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A];第二届西部地区(12省区)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胡琼;郑艺;于坤;付友霞;;哌替啶配伍曲马多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A];第二届西部地区(12省区)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张耀勇;宋太民;郭宏强;马会军;马桂贞;曹永新;;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A];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大会(第二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第二届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贾晓琳;蒋秋明;董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肿瘤胸腔积液4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7 危小军;谢东明;廖伟;钟国连;陶立刚;钟一鸣;谢东阳;;静脉注射西地兰、普罗帕酮、胺碘酮控制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即刻心室率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婧;季宇彬;王向涛;;脂质体及传质体的研究概况[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9 夏宗玲;陈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顺铂的浓度[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魏海;杨海军;丁明玉;;纳米药物制剂的制备与检测[A];第六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维兵;四种新型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修饰物成药性的初步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颜培宇;不同穴位针刺对免疫抑制大鼠神经肽相关基因表达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张雪琼;羧甲基壳聚糖智能释药肝靶向纳米传递系统的构建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韶晖;键合多西紫杉醇嵌段共聚物胶束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冯超;益宫胶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卫;酶催化半乳糖酯合成及其介导多烯紫杉醇脂质体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杨闯;抗VEGFR2-奥沙利铂免疫脂质体对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庄宝雄;奥沙利铂脂质体的生物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卢德章;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研制及其催醒机理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李成祥;不可逆电穿孔治疗肿瘤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畅敏;奥沙利铂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谢红昌;维生素C透析液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宪勇;北沙参对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磊;吡喹酮注射剂应用于小鼠的药效药动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伟超;β-榄香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及药物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冬宁;脂质体辅料PEG-L-Chol的合成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7 郝艳君;干扰素联合氟尿嘧啶抑制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邓方豪;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uronic对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晓丹;CDK1抑制剂汉黄芩素Mannich碱衍生物的成药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桂得权;失能调整生命年在药品不良反应危害程度定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燕,管忠震,金懋林,李维廉,李丽庆,石廷章,周立中,隋广杰,许立功,宋恕平,许德凤,李容,李扬,黄富麟,张嘉庆,张和平,鞠利雅;奥沙利铂单药或与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联合应用治疗晚期大肠癌Ⅱ期临床试用报告[J];癌症;1999年03期

2 李艳芳,李孟达,刘富元,刘继红,李俊东,黄永文;草酸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J];癌症进展;2003年01期

3 吕延成,母敬郁,王友联,杨翰仪,赵金明,张晓光,王维兴;消炎痛脂质体对兔角膜穿孔伤的疗效观察[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4 陈建明,张仰眉,高申,钟延强,张雅铭;维生素A前体脂质体的研制及其特性考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蔡明志,王昆,黄复生;温度对冻干脂质体物理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高琨;冯安吉;万明习;王素品;;柔红霉素脂质体的制备[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20期

7 李国锋,,庄志铨,周日红,周晓智;一阶导数光谱法在测定维生素E霜中维生素E含量时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8 林友文,苏燕评,蒋智清;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pH敏感性及体外释药性能[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江楠;谢榕;林玉珍;;多西紫杉醇与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45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7年03期

10 王跃军;袁有宪;;胶束增溶(增敏)配合体系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Ⅴ.Fe、Co、Pd-3,5-diBr-PADAT-SLS 体系[J];分析化学;198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霞;曹德英;;聚合物修饰长循环脂质体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8年34期

2 时念秋;马毅;张大同;陈宇洲;;长循环脂质体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03期

3 文扬;陈小军;孙志良;;吡喹酮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及质量评价[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01期

4 李津明;张彦卓;李鑫;;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工艺处方设计与优化的研究[J];安徽医药;2008年06期

5 顾觉奋;;微生物药物制剂研究新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6年12期

6 张丽霞;王会娟;孙莉;;两性霉素B长循环脂质体冻干剂的制备工艺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7年05期

7 邓家欣;蔡正艳;陶涛;;聚乙二醇单甲醚-琥珀酰基半胱氨酸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年05期

8 王琳;蔡宝昌;李伟东;邓旭坤;;马钱子碱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和质量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18期

9 张子豫;贾丽君;龚建刚;李广宙;康白;;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研究[J];食品与药品;2009年01期

10 王凯平,张玉,张俊;猪苓多糖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J];中草药;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丽红;韩丽妹;高东雁;王建新;;丹参总酚酸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匡光伟;陈启友;;吡喹酮长循环脂质体的急性毒性研究[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祝林;奉建芳;;蟾酥长循环脂质体冻干工艺的研究[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4 杨天府;雷鸣鸣;;bFGF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赵秀丽;宏伟;胡海洋;乔明曦;陈大为;;姜黄素长循环脂质体注射剂的制备与评价[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6 高大威;汤胜楠;段金婷;;齐墩果酸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齐宪荣;;纳米载体靶向修饰的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0年

8 齐宪荣;;纳米载体靶向修饰的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9 程虎民;;中药的超细化与纳米化[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委会2011年年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苑振贵;叶酸受体介导多西他赛肿瘤靶向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2 时军;足叶乙苷长循环脂质体制备及抑瘤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马超;长循环脂质体介导放射反义治疗乳腺癌基础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杨涛;紫杉醇长循环免疫脂质体的制备和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5 汪燕;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保护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王秀敏;β-榄香烯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7 王汉杰;高分子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基因投递方面的初步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超;β-榄香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及药物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祁梅芳;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及药物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白丛林;依托泊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药学特性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吴琼;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张丽红;丹参总酚酸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姜庆伟;多西紫杉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7 朴海锋;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治疗胰腺癌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韩红波;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与Gd-DTPA的CE-MRA对比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赵兴莉;多烯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冻干针剂的质量研究和稳定性考察[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肖梅红;苦参碱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研制及药物动力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3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53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e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