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紫杉醇细胞内药代动力学及紫杉醇类药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6 18:55

  本文关键词:紫杉醇细胞内药代动力学及紫杉醇类药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紫杉醇细胞内药代动力学及紫杉醇类药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马文晓  

【摘要】: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细胞内紫杉醇药代动力学特性及两种紫杉醇类药物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裂解规律,为该类药物剂型评价和体内外定性、定量分析提供参考。 建立并确证了一种超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并用于测定细胞隔室内紫杉醇药物浓度,选择多烯紫杉醇作为内标。A549肺癌细胞(106)用紫杉醇(2ng/mL)孵育不同时间,然后用试剂盒提取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和细胞骨架中可溶性蛋白。经超声除去与紫杉醇结合的蛋白,然后用液-液萃取方法进行提取,提取试剂为乙醚:二氯甲烷(2:1, v/v)。选用Ascentis Express C18色谱柱(50mm×4.6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50:50, v/v)。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重反应监测离子反应为m/z854.4→286.3(紫杉醇)、m/z808.6→226.1(多烯紫杉醇)。方法的线性范围2–600p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小于7%、准确度在±12%以内。提取回收率大约为70%,基质效应96%。亚细胞部分结果表明:紫杉醇的分布与孵育时间有关,,孵育0.5h,紫杉醇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中,孵育时间大于2.5h,紫杉醇主要分布在A549细胞隔室的细胞骨架部分。 采用高质量准确度、高分辨率的Triple TOF研究了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含有紫杉烷二萜基本骨架的两种紫杉醇类药物的质谱裂解行为。通过ESI-MS产生的[M+H]~+准分子离子获得相应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信息,对[M+H]~+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ID),对碎片离子进行准确质量测定,确认这些碎片离子的元素组成,获得相应化合物的裂解途径信息。 本文建立的紫杉醇分析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低浓度紫杉醇生物样品的测定。质谱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类似的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具有相似的电喷雾质谱行为,获得的结构信息可以为紫杉醇类物质的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969.1;O657.7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再帕尔·阿不力孜,方起程,梁晓天,高山光男;利用-质谱质谱方法探讨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裂解特征[J];科学通报;1999年07期

2 张洁;段继诚;梁振;张维冰;张丽华;霍玉书;张玉奎;;东北红豆杉及其伤愈组织粗提物中紫杉醇的HPLC-ESI-MS/MS分析研究[J];药学学报;2006年09期

3 崔萍;霍长虹;李力更;张嫚丽;史清文;;作用于微管的天然产物[J];中草药;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贞兰;刘继生;鲁京兰;刘宪虎;许明子;;不同培养基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2 王巍杰;杨永强;吴尚卓;;细胞悬浮培养制备紫杉醇的研究进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罗凡;费学谦;汤富彬;李辛雷;;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毛榛中的紫杉醇含量[J];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4 周志强;刘彤;胡林林;王晓春;;穆棱东北红豆杉年轮-气候关系及其濒危机制[J];生态学报;2010年09期

5 李耀辉;;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其抑瘤作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6 孙端方;冉雪琴;王嘉福;;一株产紫杉醇罗汉松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J];微生物学报;2008年05期

7 蒋庆峰;金松子;蔡振华;宋丽明;夏锦辉;;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仪器;2007年03期

8 蔡小华;谢兵;;天然抗肿瘤成分筛选的研究进展[J];今日药学;2011年05期

9 习利平;宋新波;张丽娟;;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1年01期

10 史清文;李力更;霍长虹;张嫚丽;王于方;;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与新药开发[J];中草药;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再帕尔·阿不力孜;常雁;李立军;方起程;;利用FAB-MS/MS方法研究5/7/6型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裂解特征[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卫海;新藤黄酸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刘彤;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生态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李丽琴;红豆杉细胞合成紫杉醇的分子调控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翠霞;Sansalvamide A 环肽类似物对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2 杨宪;栽培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分析提取与指纹图谱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胡林林;东北红豆杉树木年代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黄倩倩;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分析黄芩、柴胡有效成分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孙浩岩;介孔催化氧化芴制备芴酮及半合成紫杉醇的质量控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6 钱隽;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紫杉醇分析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李芳娜;3-苯乙酯基-6'-氮氧化环氧长春碱的半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时光;扶正肺瘤方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徐燕华;微管蛋白抑制剂CYT997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10 江金环;姜黄素靶向人肝癌HepG2细胞微管骨架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阳;苏明明;陈闽军;贾伟;陶萍;仇益群;黄仲义;;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曲美他嗪浓度[J];分析化学;2007年04期

2 柯学;许颖;严菲;平其能;;汉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3 殷玉娟;吕小满;李国栋;;青蒿素自乳化制剂的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4 王丹;石力夫;胡晋红;张立超;;微透析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大鼠皮肤葛根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分析化学;2008年10期

5 吴雅卿;钱隽;朱建华;;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及其对血药浓度测定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10期

6 任丽莉;沈艳;陈国广;陈锋;;多烯紫杉醇-β-环糊精包合物冻干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贾彦波;王清清;宋海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n)分析生物样品时的基质效应研究[J];军事医学;2011年02期

8 喻凌寒;温预关;宋之光;牟德海;苏流坤;杨运云;;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鼻腔给药后人血浆中佐米曲普坦的含量[J];分析测试学报;2006年06期

9 孔璐;张阳德;;5-FU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释药特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张玉杰;王筱亮;吴建梅;陈明霞;;重组水蛭素-2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鼻腔给药药代动力学[J];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敏;闻镍;汤瑶;孙旭;李佐刚;;恒河猴单次和多次静脉给予PEG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高春生;;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A];2011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广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从PK标记物群的确认到临床合理用药[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0年

4 胡培;;Ⅰ期临床开放性随机试验,评价Telbivudine(LdT)在健康中国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雷;王学艳;周雪琴;张志慧;杨新建;;黄芩苷透皮给药系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韩强;潘桂玲;张永文;;兰索拉唑在正常及溃疡模型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潘保良;汪明;王玉万;潘贞德;薛彦;;埃普利诺菌素注射液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顾景凯;钟大放;;LC-MS/MS技术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在震;祝春浩;;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临床应用[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王广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关键技术与新思路[A];全国药物治疗学学术研讨会报告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春祥;[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魏占勇;[N];中国畜牧报;2004年

3 于海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郁继诚 张菁;[N];医药经济报;2001年

6 王竹生;[N];健康报;2002年

7 柯晨;[N];科技日报;2003年

8 ;[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康震;[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杰;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脑脊液中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2 李学涛;异长春花碱静脉注射乳剂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詹秀琴;超细微雄黄颗粒的制备及其对肿瘤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袁守军;姜黄素衍生物91022的癌化学预防作用、作用机理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5 唐云彪;FY-10与左羟丙哌嗪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江;优克那非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单进军;祖师麻主要活性成分的口服吸收及代谢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郭惠玲;小分子化合物J2缓释剂型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位华;五酯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与他克莫司相互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李迎;基于衍生化与LC-MS~n联用研究生物样品中难测定药物的定量测定及其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崧;静脉注射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2 江冬英;灯盏花素药代动力学及指纹图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房志刚;环孢素A-pH敏感性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聂媛媛;微透析技术应用于钩藤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罗婵;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研究阿德福韦前药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6 邱胜红;新靶向抗肿瘤候选化合物Z-GP-Dox的早期药代动力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岳永波;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及其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董靖;硝唑尼特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沙丽颖;舒林酸在中国健康男性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10 袁成;HPLC-IPD检测氨基苷类抗生素方法的建立及其在TDM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紫杉醇细胞内药代动力学及紫杉醇类药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4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54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