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鼻腔给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9 11:31

  本文关键词: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鼻腔给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2年

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鼻腔给药的研究

王爽  

【摘要】: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黄中提取的黄色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以及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及脑肿瘤等多种脑部疾病的药理作用。但姜黄素水溶解度低,稳定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 微乳是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可作为疏水性药物的载体,提高其稳定性,增加其溶解度。凝胶剂用于粘膜给药,由于其粘附性可促进药物的吸收。微乳原位凝胶剂结合了微乳与凝胶的特点,以微乳液体形式存在,在作用部位形成凝胶。结冷胶是一种阳离子敏感的凝胶基质,在鼻腔内阳离子的作用下可形成凝胶,从而增加鼻腔粘膜的粘附性,延长药物的滞留时间。本课题将姜黄素制成以结冷胶为基质的微乳原位凝胶剂,用于鼻腔给药,以期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根据不同介质对姜黄素的溶解性利用伪三元相图筛选微乳处方,以粒径和溶解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纯性网格法进行处方优化。根据形成凝胶的粘度筛选了结冷胶基质的浓度,得到微乳原位凝胶处方为:Capryol90含量为5.6%,SolutolHS15含量为31.5%,Transcutol HP含量为32.9%和含0.3%结冷胶的水溶液30%。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在扫描透射电镜下粒子呈球形或类球形,无粘连,平均粒径为54nm, Zeta电位-0.38mV。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药物的体外释放特性,在24h内药物释放释放百分率为81%,表明该制剂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基于用药前后大鼠鼻粘膜病理切片的观察,评价了制剂对大鼠鼻粘膜的刺激性。结果表明制剂给药后鼻粘膜未有明显病变,说明制剂对粘膜无明显刺激。 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大鼠鼻腔给药符合二室模型,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5.82%。与注射给药相比,峰浓度明显降低,作用时间显著延长。 组织分布实验表明,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鼻腔给药到达脑部药物的AUC是注射给药的3倍;其AUCbrain/AUCblood的比值明显高于注射给药的比值,证明部分药物可通过鼻-脑直接通路转运到大脑;脑组织靶向指数为6.50,说明鼻腔给药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具有脑靶向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9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丽;袁金芳;姚莉;高青雨;;温度、pH及离子强度敏感性聚氨酯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2006年04期

2 李楠;叶英杰;杨明;蒋淼;蒋学华;;中药鼻腔给药系统研究现状[J];中药与临床;2011年02期

3 李秀英;郑力;姜同英;王占友;王思玲;;姜黄素鼻用微乳凝胶剂的制备及性质考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李然;刘晓红;孔天;李颖;孙长颢;;姜黄素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J];卫生研究;2011年06期

5 饶佳;黄仁魏;;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新医学;2011年02期

6 张立康;汪小珍;李婉姝;邱相君;孙未;胡国新;;姜黄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10期

7 王坤;;姜黄素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8年01期

8 陆彬,张正全;用三角相图法研究药用微乳的形成条件[J];药学学报;2001年01期

9 李璠;朱家壁;;新型高分子材料结冷胶的性质和应用[J];中国药业;2007年09期

10 白海芬;林华庆;;原位凝胶在黏膜给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培强,路福绥,孙华,赵辉;2%阿维菌素微乳剂的稳定性研究[J];安徽化工;2005年01期

2 申进宝;欧阳五庆;安红丽;王俊;魏砚明;;绞股蓝微乳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3 钱伟;张春枝;吴文忠;;O/W型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4 恽杰;;微乳的制备与应用[J];北方药学;2011年08期

5 张尚鹏;;复方鸦胆子油微乳处方工艺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单延红;张海军;徐志刚;崔满华;;姜黄素联合人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7 王刚;傅经国;王玉东;郑利强;王九成;陈涛;;O/W型微乳的制备及其对皮肤刺激性的检测[J];日用化学工业;2006年05期

8 赵成英;王利民;;表面活性剂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2007年06期

9 谢佩彤;刘妙青;;N,N-二甲基甲酰胺/液体石蜡非水乳液体系的稳定性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2年03期

10 宋杰,陈晓明,闫玉华;微乳液法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少峰;魏振平;李德馨;;微乳组方选择及其在不同给药途径的应用[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2 刘志辉;周洪亮;李琳;;人参皂苷Rg_3微乳剂相图研究[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志辉;周洪亮;李琳;陈武;;人参皂苷Rg_3微乳的质量评价[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崔晶;翟光喜;赵宇;娄红祥;;姜黄素微乳制剂动物体内吸收研究[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武敏;闫荟羽;郭秋实;刘红建;丁志英;;构建穿心莲内酯微乳给药系统[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史同瑞;王志明;许腊梅;冯万宇;王岩;;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三联复乳疫苗的免疫试验[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继瑜;刘根新;李剑勇;胡宏伟;李冰;王婧;;O/W型抗寄生虫药用微乳载药系统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曹发昊;欧阳五庆;;呋喃西林纳米乳的制备及体外抑菌实验[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彤;徐莲英;樊敏伟;;经鼻给药制剂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苏柘僮;杨明;许润春;高亚男;吴品江;邹文铨;;胆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物相鉴别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华;掺杂型Zn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修饰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罗凡;高压脉冲电场破除油包水型乳状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文娟;禽用复合维生素纳米乳的研制及其功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明辉;西罗莫司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蓬文;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黄勇华;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梅贞;无机盐调控相转变温度法制备O/W纳米乳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吴红波;动压作用下乳化炸药减敏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9 吕仁亮;聚噻吩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复合物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刘丽娅;酪蛋白酸钠—多糖界面相互作用及其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玲;液态奶评价方法及其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峰;载银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抗菌塑料中的应用[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博;乳化重油稳定性及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龚天波;10%前胡香豆素微乳剂研制及防效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徐胜男;油包水微乳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李蓉蓉;坎地沙坦酯自微乳软胶囊的制备及评价[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秀秀;高效氟吡甲禾灵水乳剂乳化剂的筛选及其稳定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邹向东;38%二甲戊灵·噁草酮悬浮剂研究及推广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瑞晟;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AD7C-NTP、IGF1R及ChAT表达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曹丽萍;注射用多西他赛自乳化微乳制剂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沃兴德,洪行球,高承贤,金明敏,李万里,丁志山,唐利华;姜黄素长期毒性试验[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沃兴德,洪行球,高承贤;姜黄素最大耐受量试验[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沃兴德,丁志山,袁巍,高承贤,洪行球;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抑制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赵亮;刘永涛;惠飞虎;;姜黄素对耐力训练大鼠心肌、肝脏自由基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5 韦晓瑜,陈世忠;姜黄素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6 丁平田,赵红;透皮吸收药物的载体──传递体[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7年01期

7 涂秋榕,陈 洁,朱家壁;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2年03期

8 舒建昌;潘洁;;姜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年04期

9 KnuthK,王亚敏;亲水凝胶控释给药系统[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4年05期

10 刘安昌;娄红祥;赵丽霞;;姜黄素药理活性及体内代谢[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润春;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经鼻给药脑内递药特性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晶;姜黄素固体自微乳化制剂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翎,邓爱琴,苏天亭;α-干扰素鼻腔给药治疗肝炎的新途径[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年04期

2 赵义军;鼻腔给药系统生物学概况[J];山东医药工业;1995年04期

3 俞丽霞,李范珠;鼻腔给药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徐晖,魏培莲;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4年03期

5 李荣,陈宏珪,黄衍寿,吴伟;中医鼻腔给药法在急症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00年06期

6 武晓玉,高永良;经鼻黏膜进脑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3年08期

7 刘海宏,李宏斌,褚丽云;鼻腔给药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分析[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8 杨世霆,李华,金方;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年06期

9 李辉,董兰娟,张华明;毒扁豆碱鼻腔给药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年03期

10 石森林,徐莲英;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永良;;鼻腔递送给药在军事药学中的作用与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2 仰浈臻;王占璋;吴凯;齐宪荣;;卡巴拉汀及其脂质体鼻腔给药向脑部转运的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3 冯健;李范珠;;低共熔吸收促进剂对神经毒素鼻腔给药脑内递药的影响[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新平;;鼻腔给药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行性(摘要)[A];浙江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高永良;;鼻腔递送给药在军事药学中的作用与研究[A];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08年

6 ;鼻腔给药新剂型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药用新辅料与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郭建明;尚尔鑫;唐于平;钱大玮;段金廒;;川芎挥发油鼻腔给药后脑内藁苯内酯的测定(英文)[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甘琴;;安乃近注射液两种鼻腔给药方法效果对比[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天龙止痛鼻喷雾剂[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石森林;徐莲英;葛卫红;李昌煜;吴瑾瑾;;灯盏花素鼻腔给药脑内靶向性评价[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之;[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2 胡松 李萍萍;[N];健康报;2003年

3 军事医学科学院药剂学博士 陈小平;[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王东兴;高永良;[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程书权;[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陈小平;[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7 姜致中;[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8 ;[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吴登梅;[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丁维明;李眉;李桂玲;[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奇志;尼莫地平鼻腔给药的脑内递药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东兴;抗肿瘤药雷替曲塞的脑靶向给药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3 刘宏伟;磷酸川芎嗪鼻用pH敏感型原位凝胶及其PK/PD结合模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杜玍妮;盐酸纳美芬鼻腔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5 高小玲;凝集素修饰纳米粒经鼻入脑的递药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关彩宣;鼻腔给予神经生长因子对铝毒性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7 王俏;天麻素和天麻苷元的体内外代谢和脑靶向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黄惠锋;安宫牛黄鼻用脑靶向制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9 陈洁;马铃薯凝集素修饰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经鼻入脑的递药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王晓梅;雌二醇鼻腔给药脑靶向制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筱亮;重组水蛭素脂质体鼻腔给药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贾立华;盐酸二氢埃托啡鼻腔喷雾剂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3 赖宝林;芎冰微乳鼻腔给药的脑靶向性及脑局部PK-PD结合模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孙寒静;芎冰喷雾剂经鼻腔给药的脑内药代动力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王爽;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鼻腔给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霞;基于新型生物黏附药物载体—酯化多孔淀粉的普萘洛尔鼻腔黏膜给药系统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7 张雄;琥珀酸舒马曲坦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8 方增军;石杉碱甲壳聚糖微球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沈莹;自微乳化胰岛素经鼻给药系统的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5年

10 王晓东;HPLC法测定犬鼻腔和静脉给药后血液和脑脊液中地西泮的浓度[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姜黄素微乳原位凝胶剂鼻腔给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2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82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3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