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雷帕霉素在辐射引起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7-04-02 03:14

  本文关键词:雷帕霉素在辐射引起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预处理对电离辐射引起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1)将C57BL/6小鼠分为未辐射组和辐射处理组,每组又分对照组和雷帕霉素预处理组。辐射组小鼠接受60Coγ射线5 Gy辐射,雷帕霉素预处理组小鼠辐射处理前腹腔注射雷帕霉素4 mg/kg,隔天注射一次,共五次。取未辐射组和辐射各处理组小鼠外周血,通过全血分析仪检测各时间段(第0.5,1,2,3,5,7,15,30,40,70,100天)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的变化,分析辐射处理和雷帕霉素处理对外周血各指标的影响,并分析辐射后外周血各指标变化趋势。(2)取未辐射组和辐射后第6和12小时的小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单个核细胞损伤标志蛋白γ-H2AX聚集,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损伤修复途径-同源末端修复(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NHEJ)关键蛋白Rad50和DNA Lig4表达量的变化。(3)取辐射处理后30天的骨髓细胞,低渗处理获得染色体,分析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细胞染色体形态变化。(4)取未辐射和辐射后(第1,5,15,30天)的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小鼠胸骨,HE染色观察骨髓腔内的有核细胞分布及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例,血管结构的变化。(5)取辐射后第15天的对照组和雷帕霉素组小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结构的变化,并取脾脏,用Tellyesniczky固定液处理观察全脾脏表面结节数,分析内源性集落生成能力差异。(6)取5 Gy辐射后4小时内的对照组和雷帕霉素组小鼠骨髓细胞,尾静脉注射至10 Gy致死剂量照射处理的受体小鼠,分析中位生存时间差异。(7)将对照组和不同浓度雷帕霉素(1mg/Kg,4 mg/Kg,8 mg/Kg)预处理组小鼠8.5 Gy剂量辐射处理后,比较30天内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差异。结果:(1)未辐射组:雷帕霉素处理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降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升高,血小板无变化。辐射组:雷帕霉素预处理组,短期内可以减缓辐射诱发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血小板下降,增强白细胞辐射后的长期恢复。(2)未辐射组:雷帕霉素处理和对照组损伤标志蛋白γ-H2AX不表达,同时对损伤修复蛋白Rad50和DNA Lig4的表达无影响。辐射后:雷帕霉素预处理组损伤标志蛋白γ-H2AX水平降低,辐射后6 h组雷帕霉素预处理组损伤修复蛋白Rad50和DNA Lig4水平升高。(3)辐射处理后30天,对照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形态观察到染色体异常现象(染色体断裂和染色体间隙),而雷帕霉素处理组无染色体异常出现。(4)辐射前和辐射后不同时间段小鼠胸骨HE染色发现,未辐射组,雷帕霉素处理不影响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例,静脉结构完整,红细胞有序分布静脉窦内;辐射处理后,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在辐射后短期内均出现有核细胞减少,红细胞增多,静脉结构消失,红细胞紊乱分布,辐射后15天开始,有核细胞逐渐恢复,红细胞减少,静脉结构重现,但在对照组有核细胞恢复速度明显慢于雷帕霉素处理组,并且对照组出现红细胞恶性增殖的现象。(5)未辐射组,雷帕霉素处理不影响肝组织的结构;辐射处理后第15天,对照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肝细胞水肿现象,而雷帕霉素处理组肝细胞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对第15天的脾脏表面集落计数统计发现,雷帕霉素处理组脾集落明显高于对照组。(6)将辐射后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的小鼠骨髓细胞对致死剂量辐射小鼠立即进行骨髓移植,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预处理可一定程度延缓致死剂量辐射小鼠的死亡时间。(7)对照组与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组小鼠30天存活曲线表明,当腹腔注射浓度为4mg/Kg时,能延缓致死剂量照射引起的小鼠死亡。结论:(1)辐射前雷帕霉素预处理可以有效的减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损伤,有利于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恢复。(2)辐射前雷帕霉素预处理通过抑制损伤修复蛋白下调,降低基因组损伤来介导辐射损伤防护作用。(3)雷帕霉素预处理对髓外造血器官也有保护作用,可减轻辐射引起的肝细胞水样变性,增强内源性脾集落生成能力。(4)雷帕霉素预处理后辐射小鼠骨髓细胞移植至致死剂量辐射小鼠,可适当延缓小鼠死亡时间。
【关键词】:雷帕霉素 电离辐射 造血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6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18
  • 一、材料13-15
  • 1、主要试剂13-14
  • 2、主要仪器14
  • 3、药物和试剂配制14
  • 4、实验动物14-15
  • 二、方法15-18
  • 1、实验小鼠处理与分组15
  • 2、小鼠外周血象测定15-16
  • 5、骨髓细胞核型分析16
  • 6、蛋白质免疫印迹16-17
  • 7、脾集落检测17
  • 8、小鼠组织HE染色17
  • 9、骨髓移植17
  • 10、统计学分析17-18
  • 实验结果18-29
  • 一、雷帕霉素预处理减少辐射引起的小鼠外周血细胞损伤18-20
  • 二、雷帕霉素预处理降低辐射引起的小鼠骨髓细胞基因组损伤20-22
  • 三、雷帕霉素预处理减少辐射引起的小鼠骨髓损伤22-25
  • 四、雷帕霉素预处理减少辐射引起的小鼠肝和脾损伤25-27
  • 五、雷帕霉素预处理骨髓移植延长致死剂量辐射小鼠死亡时间27-29
  • 讨论29-31
  •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8
  • 综述:辐射损伤与辐射防护38-58
  • 参考文献49-58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8-59
  • 附录59-60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60-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生礼;邴文贵;李健超;;人参多糖对X射线照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和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2 赵红光,王志成,杜翔,吕U

本文编号:281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81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