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17-04-05 15:01

  本文关键词: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他汀类药物是最广泛的可用药物治疗降低胆固醇水平,并控制其发展的处方药。所有的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匹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可用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预防。众所周知,在治疗过程中一些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如肝损害、癌症的风险和骨骼肌损害。因此,认识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是很重要的。根据发表的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分析和认识这类药物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及毒性的风险,并简要介绍了由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院基于4年评述而制定的2013年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新使用指南。
【作者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天津滨海食品药品监管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肝损害 骨骼肌损害 指南
【分类号】:R951
【正文快照】: 日本学者在1971年研究从微生物发现的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时,发现其是细胞壁(麦角甾醇)或骨架(异戊二烯)的甲羟戊酸化学物质。1979年日本远藤章教授从红曲菌Monascus rubber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种可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的活性物质,命名为Monacolin K(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向宏;;他汀类药物临床研究近况[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3年02期

2 刘侃;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18期

3 袁婷,陆惠华;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进展[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4 曲守伟;张桂君;罗妩;;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4年01期

5 张润峰;;阿斯匹林、他汀类药物或二者合用预防男性冠心病的成本效益分析[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年06期

6 张金盈;廖玉华;;他汀类药物能否常规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4期

7 杨水祥;胡大一;;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年07期

8 孙云;;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田婷;;他汀类药物降脂外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年04期

10 但慧桃;宋澄清;;他汀类药物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乡;何红;;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非降脂作用[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高雪峰;;他汀类药物与HMG-CoA裂合酶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赵征;王炎焱;黄烽;;他汀类药物对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夏城东;殷惠军;陈可冀;;他汀类药物改善内皮功能的多效应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生祥;;他汀类药物与室性心律失常[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温国宏;;他汀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机制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邓庆华;周岐新;;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黄越冬;徐书雯;肖豪;杨帆;;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及预后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吴嘉慧;马长生;康俊萍;聂绍平;杜昕;吕强;高迎春;张];刘新民;贺立群;贾长琪;汤丽川;阙斌;董建增;刘晓惠;;他汀类药物对胆固醇不高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结果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10 陈汇;;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A];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春祥;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评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常怡勇;他汀类药要空腹吃[N];健康时报;2006年

3 文摘;他汀类药物抗肿瘤作用受质疑[N];医药经济报;2006年

4 朱音;FH患儿慎用他汀类药物[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常怡勇;他汀类降脂药宜空腹服[N];大众卫生报;2006年

6 常怡勇;他汀类降脂药宜空腹服用[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徐铮奎;他汀类药物具有预防冠心病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陈少萍邋秦永文 郑兴;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值得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丁香;他汀类药物可降血压[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蔡德山;他汀类药物发展前景广阔[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他汀类药物的肾保护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栾朝霞;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泡沫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3 王冬雪;血浆HDL中蛋白质组分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应用他汀类药后的变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胡文全;他汀类药物协同地塞米松刺激巨噬细胞aP2的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依赖型机制[D];南开大学;2012年

5 顾水明;肿瘤坏死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心衰和心室重构中的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6 赵金镯;大气细颗粒物心血管毒性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晓宏;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内皮祖细胞动员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8 杨允;他汀类药物对同种异体皮质骨颈椎椎体间移植融合过程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4年

9 曹红;脑梗死患者血Aβ40、Aβ42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10 丁英俊;慢性心衰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观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林;Statins对VLDL受体两种亚型表达变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何薇;内皮祖细胞体外移植及他汀类药物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疗效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3 龙璜;高脂血症患者循环RAS活性改变与他汀治疗效果[D];南昌大学;2007年

4 陆振钧;冠心病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冉东川;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邢西迁;阿托伐他汀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及肺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7 赵奇江;他汀类药物对TNF-α诱导MC3T32-E1凋亡和生长抑制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8年

8 闫杰;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清;他汀类药物在乙肝病毒感染人群中的肝脏安全性[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10 白云;Ox-LDL诱导Lox-1基因和蛋白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的实验研究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87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2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