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不同来源的BLyS结合肽及其肽抗体在BLyS拮抗剂方面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11 03:24

  本文关键词:不同来源的BLyS结合肽及其肽抗体在BLyS拮抗剂方面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探索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正成为引人注目的治疗靶点。BLyS,作为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在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及稳态平衡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调控者。这依赖于BLyS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多种信号的传递。研究发现,过表达的BLyS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B细胞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因此,多种类型的BLyS拮抗剂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研究的热点。据文献报道,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筛选出的肽814、219具有BLyS亲和性。我们依据BLyS-TACI作用复合物的空间结构,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获得了肽3-TA、3-TC。为保持这些短肽的空间结构及稳定性,将人IgG1Fc片段与肽基因重组形成肽-Fc融合蛋白,即一种新型的肽抗体。对不同来源的肽及肽抗体进行活性分析,检测其成为BLyS拮抗剂的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1.融合基因pET30a-814-Fc、pET30a-219-Fc被构建并表达。肽抗体814-Fc能显著抑制BLyS-TACI的相互作用,抑制活性与肽814相当。2.融合基因pET30a-3-TA-Fc、pET30a-3-TC-Fc被构建并表达。相比于单拷贝肽的融合蛋白TA-Fc、TC-Fc,3-TA-Fc、3-TC-Fc对BLyS的亲和性有所增强。3.融合蛋白814-Fc、TA-Fc是二聚体结构。814、814-Fc的拮抗活性是TA、TA-Fc的两倍。同时,814、TA与BLyS在不同的功能区结合。
【关键词】:BLyS BLyS拮抗剂 肽抗体 噬菌体肽库展示技术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1
  • 1.1 BLyS的特征及分布9-10
  • 1.2 BLyS受体10-12
  • 1.2.1 TACI10-11
  • 1.2.2 BCMA11-12
  • 1.2.3 BAFF-R12
  • 1.3 BLyS介导的信号传递12-13
  • 1.4 BLyS的生物学效应13-15
  • 1.4.1 对B细胞的作用13-14
  • 1.4.2 对T细胞的作用14-15
  • 1.5 BLyS与疾病15-17
  • 1.5.1 免疫缺陷病15
  • 1.5.2 自身免疫疾病15-16
  • 1.5.3 肿瘤16-17
  • 1.6 BLyS相关疾病的治疗17-19
  • 1.6.1 抗BLyS抗体17-18
  • 1.6.2 BLyS受体融合蛋白18-19
  • 1.6.3 BLyS拮抗短肽19
  • 1.7 总结与展望19-21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试剂配制21-29
  • 2.1 实验材料21-22
  • 2.2 实验试剂22-24
  • 2.3 实验仪器24-25
  • 2.4 试剂配制25-29
  • 第三章 来自噬菌体肽库的BLyS结合肽 814、219的研究29-49
  • 引言29
  • 3.1 实验方法29-41
  • 3.1.1 肽 814、219的获得29-30
  • 3.1.2 肽 814、219的处理30
  • 3.1.3 肽 814、219的竞争性ELISA试验30-31
  • 3.1.4 重组质粒pET30a814Fc / pET30a219Fc的构建31-37
  • 3.1.5 高表达量菌株的筛选37-38
  • 3.1.6 融合蛋白 814-Fc/219-Fc的表达与纯化38-40
  • 3.1.7 融合蛋白 814-Fc/219-Fc的活性分析40-41
  • 3.2 实验结果41-47
  • 3.2.1 肽 814、219的溶解情况41
  • 3.2.2 肽 814、219抑制BLyS-TACI的反应41-42
  • 3.2.3 重组质粒pET30a814Fc / pET30a219Fc的获得42-44
  • 3.2.4 高表达菌株的的获得44-45
  • 3.2.5 融合蛋白 814-Fc/219-Fc的的获得45
  • 3.2.6 融合蛋白 814-Fc/219-Fc结合BLyS同时抑制BLyS-TACI的反应45-47
  • 3.3 结论与分析47-49
  • 第四章 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获得的BLyS结合肽 3-TA、3-TC的研究49-58
  • 引言49
  • 4.1 实验方法49-52
  • 4.1.1 3copyTA、3copyTC的设计49-50
  • 4.1.2 重组质粒pET30a3TA-Fc / pET30a3TC-Fc的构建50-52
  • 4.1.3 融合蛋白 3-TA-Fc/3-TC-Fc的诱导与纯化52
  • 4.1.4 融合蛋白 3-TA-Fc/3-TC-Fc的活性分析52
  • 4.2 实验结果52-56
  • 4.2.1 重组质粒pET30a3TA-Fc / pET30a3TC-Fc的获得52-54
  • 4.2.2 高表达菌株的的获得54-55
  • 4.2.3 融合蛋白 3-TA-Fc、3-TC-Fc的的获得55
  • 4.2.4 3-TA-Fc、3-TC-Fc对BLyS的亲和力优于TA-Fc、TC-Fc55-56
  • 4.3 结论与分析56-58
  • 第五章 比较不同来源的BLyS结合肽及其肽抗体58-64
  • 引言58
  • 5.1 实验方法58-59
  • 5.1.1 814-Fc、TA-Fc的还原型与非还原型SDS-PAGE电泳58
  • 5.1.2 肽 814、TA的活性比较58-59
  • 5.1.3 肽抗体 814-Fc、TA-Fc的活性比较59
  • 5.1.4 814、TA与BLyS结合位点的分析59
  • 5.2 实验结果59-62
  • 5.2.1 融合蛋白 814-Fc、TA-Fc均为二聚体结构59-60
  • 5.2.2 肽814的拮抗活性是肽TA的2倍60-61
  • 5.2.3 814-Fc的拮抗活性是TA-Fc的2倍61
  • 5.2.4 814、TA在不同的结合位点与BLyS相互作用61-62
  • 5.3 结果与讨论62-6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73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73-74
  • 致谢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志方;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新成员——BLyS[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年02期

2 周琳;TNF家族新成员BLyS和其受体TACI[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年12期

3 黄艳;黄刚;胡长江;曾益军;许志臻;陈\宏

本文编号:298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98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1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