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16:03

  本文关键词: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制备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CUR-PEG-PCL-NPs),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考察、体外释药评价、药动学研究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达到以PEG-PCL为载体材料姜黄素在体内的缓慢释放的目的。 方法:以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为载体材料,泊洛沙姆188(poloxamer188)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PEG-PCL-NPs,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通过粒度测定仪考察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其表观形态,高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透析袋法考察其在含20%乙醇的PBS缓冲液(pH5.8)中的释药行为。以CUR-Sol组为对照组,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获得药动学参数,考察CUR-PEG-PCL-NPs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以CUR-Sol组、空白PEG-PCL-NPs组为对照组,采用MTT法考察CUR-PEG-PCL-NPs在体外对人体肝癌上皮细胞HepG2细胞存活的影响。 结果:CUR-PEG-PCL-NPs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02.8±2.69)nm,PDI为(0.118±0.03),Zeta电位为(-0.293±0.110)mV,包封率为(84.36±1.19)%,载药量为(4.70±0.27)%。体外释药呈现缓释和突释双相特性,在含20%乙醇的PBS缓冲液(pH5.8)中释放行为符合Weibull方程,lnln (1/1-Q)=0.72751nt-1.4395(R=0.9940)。药动学数据表明,经SD大鼠尾静脉给药后,CUR-Sol组、CUR-PEG-PCL-NPs组均符合二室模型,主要的药动学参数:T1/2α分别为(7.76±1.80)min和(4.33±0.65)min,T1/2β分别为(20.11±5.30)min和(207.20±12.17)min,AUC0→∞分别为(248.59±25.31) μg·min·mL-1和(583.06α64.22)μg·min·mL-1,CL分别为(0.081±0.008) mL·min-1和(0.035±0.004) mL·min-1。与CUR-Sol相比,CUR制成纳米粒后在体内释药具有缓释特征。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UR-Sol、CUR-PEG-PCL-NPs对人体肝癌上皮细胞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相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下,CUR-PEG-PCL-NPs对HepG2细胞的肿瘤抑制明显要高于CUR-Sol, CUR-PEG-PCL-NPs具有更强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且呈现缓释特性。 结论: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姜黄素纳米粒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缓释特征;提高CUR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延长CUR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具有缓释特征;较CUR-Sol具有更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且呈缓释特性。
【关键词】:姜黄素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 纳米粒 制备 药动学 体外抗肿瘤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943
【目录】:
  • ~.略词(abbreviation )3-4
  • 目录4-8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前言12-14
  • 第一部分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制备14-40
  • 一、实验材料14-15
  • (一) 实验药品与试剂14-15
  • (二) 实验仪器15
  • 二、方法与结果15-34
  • (一) 姜黄素分析方法的建立15-20
  • 1. 吸收波长测定15
  • 2. 色谱条件15
  • 3. 对照品储备液配制15-16
  • 4. 专属性考察16-17
  • 5. 标准曲线绘制17
  • 6. 精密度试验17-18
  • 7. 回收率试验18-20
  • 8. 稳定性试验20
  • (二)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制备20-28
  • 1.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制备20
  • 2.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制备的单因素考察20-25
  • 3.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剂处方工艺25-27
  • 4.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优化处方工艺27-28
  • (三)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理化性质28-31
  • 1. 外观形态28-29
  • 2. 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29-30
  • 3. 包封率与载药量30-31
  • (四)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31-34
  • 1. 释放介质的选择31
  • 2. 体外释放分析方法的建立31-33
  • 3. 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33
  • 4. 体外释放结果33-34
  • 三、分析与讨论34-39
  • (一) 分析方法的建立34-35
  • (二) 制备方法的选择35
  • (三) 载体材料的选择35
  • (四) 主要影响因素35-37
  • 1. PEG-PCL用量35
  • 2. 有机相的选择35-36
  • 3. 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36
  • 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36-37
  • 5. 表面活性剂浓度37
  • (五) 理化性质37-38
  • 1. 外观形态37
  • 2. 平均粒径、PDI及Zeta电位37-38
  • 3. 包封率与载药量38
  • (六) 体外释放38-39
  • 四、小结39-40
  • 第二部分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研究40-52
  • 一、实验材料40-41
  • (一) 实验药品与试剂40
  • (二) 实验仪器40
  • (三) 实验动物40-41
  • 二、方法与结果41-50
  • (一) 姜黄素大鼠血浆分析方法的建立41-47
  • 1. 色谱条件41
  • 2. 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41
  • 3. 大鼠血浆的制备41
  • 4.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41-42
  • 5. 专属性考察42-43
  • 6. 标准曲线的绘制43-44
  • 7. 精密度试验44
  • 8. 回收率试验44-45
  • 9. 样品稳定性试验45-47
  • (二) 药动学实验47-50
  • 1. 药品的准备47
  • 2. 给药方案及样品采集47-48
  • 3. 血药浓度测定48
  • 4. 数据处理48-50
  • 三、分析与讨论50
  • (一) 体内分析方法的选择50
  • (二) 药动学数据分析50
  • 四、小结50-52
  • 第三部分 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52-60
  • 一、实验材料52
  • (一) 实验药品与试剂52
  • (二) 实验仪器52
  • 二、方法与结果52-58
  • (一) 主要试剂的配制52-53
  • 1. D-Hanks的配制52
  • 2.0.25 %胰蛋白酶溶液的配制52-53
  • 3. PBS缓冲液的配制53
  • 4. MTT溶液的配制53
  • 5. DMEM胎牛血清细胞培养液的配制53
  • 6. 细胞冻存液的配制53
  • (二) 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53-58
  • 1. HepG2细胞株的复苏与培养53
  • 2. 细胞计数53-54
  • 3. 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54-58
  • 三、分析与讨论58
  • 四、小结58-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65
  • 文献综述65-75
  • 参考文献72-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前;赵言群;解华;牛欣;;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4期

2 韦晓瑜,陈世忠;姜黄素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3 顾吉晋;邓英杰;;口服姜黄素脂质体制备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考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胡永祥,牛津梁,张文博,高林;聚乙二醇修饰药物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4年06期

5 顾吉晋;王浩;张睿智;孙文平;邓英杰;;卡波姆包衣姜黄素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黏附性考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6 丁志山,高承贤,陈铌铍,梁冰冰,袁巍,沃兴德;姜黄素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双重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02期

7 陆鹏;童强松;姜凤超;陈方敏;郑丽端;张胜民;曾甫清;董继华;;姜黄素前体药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03期

8 黄秀旺;许建华;吴国华;温彩霞;;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年11期

9 张立康;汪小珍;李婉姝;邱相君;孙未;胡国新;;姜黄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10期

10 仲明远;全山丛;胡晋红;;HPLC法测定姜黄素及同系物[J];药物分析杂志;2006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超;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肿瘤靶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蒋青锋;脑靶向银杏内酯B纳米粒及其两亲性载体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6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466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0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