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运脾散对厌食大鼠脾胃功能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08:49
【摘要】:目的:为探索国家级儿科名老中医药专家黄建业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经验方“运脾散”对胃肠道的作用机理,了解“运脾散”对厌食大鼠胃肠动力、胃粘膜影响以及血清胃动素、淀粉酶等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课题组拟开展本研究;其研究成果为运脾散临证治疗小儿厌食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为推广应用名老中医经验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用健康的35-40D的SD大鼠56只,体重(60±10)g,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正常组(以下简称“A组”)16只、模型组40只;模型组大鼠用特制饲料喂养1周后,观察记录大鼠食量、体重变化;造模成功后两组各取8只大鼠完成第一次取材。之后模型组32只大鼠按每组8只,雌雄各半,又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以下简称“B组”)、运脾散治疗组(以下简称“C组”)、醒脾养儿颗粒对照组(以下简称“D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以下简称“E组”),均正常食料喂养,并进行灌胃干预治疗7天。A组、B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C组灌服运脾散中药液,D组灌服醒脾养儿颗粒中药液,E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1周后完成第二次取材。观察造模后、治疗后厌食大鼠血清胃动素与淀粉酶、胃肠动力以及胃黏膜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大鼠食量、体重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A组有显著差异(P0.01),造模成功。(2)治疗后大鼠食量在短期内增长,并迅速恢复至正常大鼠A组水平的为运脾散C组其次为D组、B组、E组,治疗后大鼠体重在短期内增长,并迅速恢复至正常大鼠A组水平的为D组其次为运脾散C组、B组、E组。(3)血清淀粉酶、胃动素含量:造模后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运脾散C组升高最为显著,其次为D组(P均0.01),而B组与E组显示无差异性(P0.05)。(4)胃肠推动功能: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胃肠推进功能明显减弱(P0.01),治疗后运脾散C组、醒脾养儿颗粒D组大鼠胃肠推进功能较治疗前明显亢进(P0.01),B组与E组无差异性(P0.05)。(5)电镜下观察胃窦粘膜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绒毛等超微结构改变情况:A组细胞结构完整,线粒体、内质网结构清晰完整,有大量微绒毛分布,模型组胃粘膜细胞核无核仁,大量空泡组织;线粒体、内质网水肿,结构不完整,并见大量脂肪滴,未见胃微绒毛;治疗后运脾散C组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迅速恢复至正常大鼠A组水平;D组线粒体嵴不明显,部分线粒体有自溶现象,部分细胞核无核仁;B组线粒体嵴不清楚,内质网间隙宽,有断裂现象,细胞胞核、质比例异常,且细胞核无核仁;E组有少量脂肪滴,细胞间质部分纤维化,细胞核间隙扩大,无核仁。结论:1.特制饲料喂养大鼠,厌食造模成功,该方法可行。2.厌食大鼠血清胃动素与淀粉酶含量降低、胃肠推动力减缓是厌食发生的主要原因;厌食可对大鼠胃窦粘膜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绒毛等超微结构破坏;3.厌食大鼠胃肠激素分泌降低、胃肠推动力减缓可能与胃窦黏膜超微结构破坏有一定的关联性;4.运脾散C组治疗厌食大鼠在促进血清胃动素、淀粉酶的分泌,增强胃肠推动力,修复胃窦粘膜超微结构以及大鼠食量、体重恢复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治疗组;5.运脾散治疗厌食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修复胃窦粘膜超微结构、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强胃肠推动力来实现的。运脾散治疗厌食值得推广应用。
【图文】:

食量,大鼠


显示:造模后模型组食量明显低于正常组

食量,大鼠


显示:治疗后各组食量均恢复,,显示C组优于B、D、E组,C组治疗后第五天即迅速达正常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艳;袁媛;贾天柱;才谦;;茅苍术麸炒前后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J];药物分析杂志;2016年06期

2 柳春玲;周黎黎;牛亭惠;杜丽东;吴国泰;;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消化功能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6年02期

3 胡辉;陈峰;;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65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6年02期

4 彭玉;邢凤玲;冷丽;庞平;王乔;;运脾散干预脾运失健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5年05期

5 刘芬;刘艳菊;田春漫;;苍术提取物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胃肠动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2期

6 陈欣欣;布月青;;醒脾养儿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年03期

7 王乔;彭玉;;腹部推运法治疗小儿厌食用穴初探[J];内蒙古中医药;2015年02期

8 梁陵;;和胃疗疳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年12期

9 崔蕾;张同园;;健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50例[J];广西中医药;2014年06期

10 肖飞;李伟杰;刘秀兰;李亚洲;翟莉;游东阁;向明;;龙牡壮骨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素水平和Cajal间质细胞数量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付新;;中药六神曲的研究进展[A];“决策论坛——公共管理决策案例与镜鉴研讨会”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贾娴娴;CCK-8对人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成熟和活化的调节[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2 陈洁;中枢注射CCK对大鼠摄食行为以及相关神经元功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杜永平;宝宝乐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中枢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松松;厌食儿童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血浆Ghrelin水平与免疫功能的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99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599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7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