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自噬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2 23:41
【摘要】: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自噬(autophagy)通过“自我清除”的方式,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泡包裹细胞内产生的一些损坏性蛋白或细胞器后,然后将其送入酵母和植物体内的液泡中或动物体内的溶酶体中进行进一步的降解,从而得到循环利用的一个过程,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姜黄素是从草本植物姜黄中提取的天然色素,也是其活性成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变性肝细胞存在自噬现象,且自噬在脂肪酸诱导肝细胞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保护作用,姜黄素又能够诱导许多肿瘤细胞发生自噬。因此,探讨姜黄素是否通过诱导变性肝细胞自噬,进而清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内脂肪聚集,达到保护肝细胞作用,为临床应用姜黄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高脂饮食复制NAFLD小鼠模型,观察姜黄素对NAFLD小鼠模型肝组织病理的影响及小鼠肝组织中LC3-Ⅱ蛋白水平。应用10%医用脂肪乳复制NAFLD细胞模型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自噬泡标志分子LC3-Ⅱ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吖啶橙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姜黄素干预后自噬细胞变化以及电镜下观察自噬小体的变化,明确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结果:与NAFLD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处理组NAFLD小鼠肝组织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无明显纤维化形成,轻度肝细胞脂肪变性及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与NAFLD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中肝脏组织内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表达明显上调。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脂肪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50μmol/L姜黄素对脂肪细胞抑制明显,且5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L-02细胞6 h,12 h后会导致细胞内LC3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而24 h组肝细胞LC3表达没有继续增加,说明姜黄素主要促进脂肪变性L-02细胞早期发生自噬;吖啶橙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后,自噬细胞染色质浓缩,细胞核碎裂成点状,被染成大小不一、致密浓染的绿色颗粒,自噬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 h,12 h,说明姜黄素诱导早期细胞自噬。结论:姜黄素可能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有效防治药物,其作用机制与促进细胞自噬有关。
【图文】:

小鼠模型,姜黄素,肝细胞,脂肪变性


第3章 实验结果3.1 姜黄素对 NAFLD 小鼠模型肝组织病理的影响① 对照组:可观察到肝组织的生理结构完整、清晰,肝小叶及汇管区的结构好且无脂肪变性、坏死及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未见纤维间隔的形成。② NAFLD模型组:可观察到肝细胞偏肿大,,且部分呈现气球样变,细胞核周围可以观察到较多大小不等的脂肪滴,肝细胞发生严重的脂肪变性;肝窦扩大纤维间隔形成,部分有假小叶形成;可观察到有大量炎细胞的浸润。③ 姜黄素组:可观察到轻度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少量炎症细胞的浸润;肝小的结构基本正常,且无明显的纤维化形成。

姜黄素,蛋白质表达,肝组织,油红


图 2 姜黄素对肝组织 LC3-Ⅱ蛋白质表达的影响(Control 正常对照组, Model 模型组, Curcumin 姜黄素组)02 细胞油红 O 染色生长期的 L-02 细胞,在 10%医用脂肪乳注射液和 10%胎牛血-1640 完全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孵育细胞 24 h,48 h,油红镜下观察。正常肝细胞胞核圆形,边缘清晰,胞浆内未见明显肪乳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细胞肿大,胞浆内可见红色脂滴ol/L 姜黄素处理脂肪变性肝细胞 24 h,48 h,胞浆内可见红色 3)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思茂;周越菡;;细胞自噬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科技视界;2018年35期

2 刘爱玲;吕红;钱家鸣;;细胞自噬和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年04期

3 路帆;刘万林;;细胞自噬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92期

4 赵书毅;;细胞自噬机制,不可或缺的细胞质量控制系统——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J];中学生物学;2016年11期

5 吴劲松;;细胞自噬摭谈[J];生物学教学;2017年04期

6 苏杜林;王健;;对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解读与讨论[J];中学生物教学;2017年07期

7 韩翠翠;;细胞自噬及相关试题分析[J];中学生物教学;2017年09期

8 奇云;;细胞自噬机制研究缘何摘得诺奖?——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J];生命世界;2016年12期

9 王海杰;谭玉珍;;细胞自噬机制开启疾病治疗新途径[J];解剖学报;2017年01期

10 林承列;李江;周宜;孙艳红;王丽华;胡钧;樊春海;;基于细胞自噬机制的健康科学研究进展[J];核技术;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赤;陈文捷;杨杨;李华;易述红;陈规划;;老年大鼠肝脏细胞自噬及其移植后改变[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刘杰民;纪云西;蒋历;黄贵华;郑超伟;郭超峰;;细胞自噬是探索中医药微观机制的新思路[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郭一;韩海啸;;细胞自噬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A];第三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4 杨键;邓玉杰;张晓燕;吕鹏飞;徐俊;杨颖;宁光;;脂肪细胞自噬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意义探讨[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赵琳娜;林德贵;;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A];第六届西部宠物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7年

6 陈宁;;运动干预对健康促进的分子生理机制:从细胞自噬角度的阐释[A];2018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科技创新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7 代重山;汤树生;肖希龙;;细胞自噬调控分子机制最新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8 田铃;李康;杨蓉;钟仰进;王玉洁;郭三友;曹阳;李胜;;20E诱导的细胞自噬及其介导的脂代谢[A];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C];2017年

9 夏福灿;郭振红;姜岩岩;邓常文;屈玉兰;邓捷文;蔡志坚;曹雪涛;王建莉;;B细胞自噬在过敏性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C];2016年

10 殷帆;陆利民;;细胞自噬在肾小管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A];庆祝中国生理学会《生理学报》创刊90周年专辑[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孟婧;细胞自噬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N];江苏科技报;2019年

2 记者 张梦然;细胞自噬关键蛋白突变可延寿[N];科技日报;2018年

3 记者 刘海英;美找到刺激细胞自噬新策略[N];科技日报;2018年

4 记者 严粒粒;细胞自噬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N];浙江日报;2016年

5 记者白毅;介入细胞自噬过程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记者 张建琛 通讯员 李静;我科学家发现细胞自噬密码[N];科技日报;2012年

7 ;细胞自噬的奥秘被发现[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小亦;日发现细胞自噬奥秘[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常丽君;英发现控制细胞自噬过程分子开关[N];科技日报;2012年

10 记者 钱铮;细胞自噬作用有“油门”“刹车”[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庆;细胞自噬通过上调MCT1表达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转移以及糖酵解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2 王鹏;胡桃楸中活性成分胡桃醌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3 康成容;PI3K/Akt/mTOR介导的细胞自噬在钽颗粒促成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4 马梅生;人源PI3KC3复合物结构及其膜结合特征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5 苗超峰;Foxd3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6 王荔娜;HBO1乙酰化酶复合体参与调控线粒体功能以及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朱峗;MSCs调控STAT3影响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自噬通量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8 段秀英;细胞自噬调控细胞质内蛋白稳态和脂质代谢[D];浙江大学;2019年

9 丁锐;凋亡抑制蛋白拮抗剂对肿瘤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年

10 张梅;miR-337及细胞自噬相关基因LC3B、p62、p53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功能和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培正;基于细胞自噬与肺气虚相关性益气化饮法干预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彭平;ATG3通过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抵抗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D];南华大学;2019年

3 李寻亚;硫化氢对硫酸铍诱导16HBE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4 杨森;细胞自噬与汉滩病毒感染的相互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5 廖梦君;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自噬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9年

6 侯晓楠;DUB-X在细胞自噬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7 朱叶;西兰花异硫氰酸酯提取及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科技学院;2019年

8 韩乐;环境雌激素双酚A诱导山羊睾丸支持细胞自噬发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9 乔亚梅;细胞自噬在纳米氧化锌诱发A549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9年

10 刘转;白藜芦醇诱发组织蛋白酶D介导的耐药性白血病细胞自噬性死亡[D];兰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12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12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8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