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14 18:27

  本文关键词:CUEDC2在结肠炎相关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3年

CUEDC2在结肠炎相关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王少鑫  

【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位,近年来发病率仍在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全球每年超过一百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中,仅有大约20%具有家族史,其他结直肠癌发生与环境因素、特殊的肠道共生菌和病原体、以及慢性肠道炎症有关,其中由慢性炎症诱发的结肠肿瘤近年倍受关注。 在诱导肿瘤发生的肠道炎症中,最常见的是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 CD)。已有流行病学证实在炎性肠病患者诊断8年-10年以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以每年0.5%-1%的速度递增。有30年病史的结肠炎患者中有超过20%会最终进展为结肠癌,而其中超过50%患者死于结肠癌并发症。病程时间和炎症程度与癌变风险呈正相关。这种由炎症性肠病反复发作,不断进展恶化的结直肠癌被称为结肠炎相关肿瘤(Colitis-associated Cancer,CAC)。 目前认为炎性肠病反复发作时,免疫细胞功能紊乱,NF-κB,JAK/STAT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致使TNFα、IL-1、IL-6等促炎性因子表达增加,而异常高水平的促炎因子可进一步激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中间体(Reac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RNI)的合成,改变组织细胞的生长、凋亡和增殖等生物学过程。此外,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还将导致Wnt,p53,K-ras,TGF-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最终诱发肿瘤。 CUEDC2是一种含有CUE结构域的蛋白质,在许多肿瘤中高表达,如肾癌,卵巢癌和脑癌等。已有研究发现,CUEDC2能够与IKKα和IKKβ相互作用,通过减少IKKα/β的磷酸化抑制NFκB的活性。不仅如此,CUEDC2还可以通过与JAK/STAT3通路中SOCS3特异结合,抑制各种细胞因子诱导的JAK1和STAT3的磷酸化,负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同时,CUEDC2还是一个有丝分裂进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其功能异常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肿瘤的发生。因此,CUEDC2与炎症和肿瘤均有密切联系,深入探讨其在炎症诱导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对于加深我们对这一基因功能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炎症诱导肿瘤”调控网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动物模型能够模拟人类疾病的许多方面,在各种疾病的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是一种化学致癌剂,代谢产物通过胆汁或血液系统进入肠道后,在肠道中被肠道菌群水解酶分解为游离化合物,作用于肠粘膜细胞,可能通过鸟嘌呤O6甲基化诱导突变损伤,发挥致癌作用。而化学致炎剂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可能通过破坏肠黏膜屏障、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巨噬细胞功能障碍等引起肠道炎症,而且由于粘膜损伤的持续存在,也可能诱发浸润于肠黏膜损伤部位的肥大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超氧负离子,促进了肿瘤的形成和生长。由于AOM/DSS模型能很好地重塑慢性肠道炎症诱发肿瘤的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炎症相关肿瘤形成机制的研究。 基于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发现CUEDC2参与负向调控NF-κB和STAT3信号通路,与炎症和肿瘤的进展过程相关,推测其在炎症诱导肿瘤形成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利用CUEDC2基因敲除小鼠建立AOM/DSS诱导的结肠炎相关肿瘤模型,在AOM作用诱导细胞突变损伤基础上,周期性给予DSS刺激,模拟肠炎诱导肿瘤形成过程。实验中观察CUEDC2敲除组和野生型小鼠在结肠炎向结肠癌进展中其体重改变、排便状态,包括粪便性状和便血程度等临床症状变化,并对模型小鼠结肠炎肿瘤形成数目、肿瘤大小和肿瘤负荷量,以及肿瘤异型增生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CUEDC2敲除组小鼠在周期性DSS慢性炎症刺激下,其体重下降明显,腹泻和便血程度严重,而且最终形成的结肠肿瘤数目显著增多,肿瘤体积更大,肿瘤组织的异型性更为明显,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异型增生程度均显著高于野生型。 为了深入探讨CUEDC2对结肠肿瘤形成的影响,我们检测了结肠炎和结肠肿瘤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COX2和PGE2以及趋化因子MIP2和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CUEDC2敲除小鼠结肠炎和肿瘤组织中的促炎因子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同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肿瘤和炎性上皮细胞中增殖指标Ki67、BrdU和Cyclin D1的表达,提示CUEDC2敲除小鼠结肠肿瘤组织和炎症组织细胞的增殖程度均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因此,CUEDC2敲除后上皮细胞增殖过度很有可能与高水平促炎因子在炎症进展肿瘤中的持续作用相关。为了更进一步揭示CUEDC2在炎症诱导肿瘤形成中的分子机制,对两种基因型小鼠的结肠炎组织进行免疫印迹实验,结果发现CUEDC2敲除小鼠结肠炎组织IKKα和STAT3的磷酸化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野生型小鼠,由于NF-κB和STAT3是炎症和肿瘤信号通路中最重要的转录因子,其激活与炎症和肿瘤进程相关。因此,CUEDC2敲除小鼠肿瘤形成增多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和STAT3通路,促进NF-κB和STAT3的持续活化,,最终导致了细胞增殖过度,肿瘤形成增多。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在动物水平上证实了CUEDC2在炎症诱导肿瘤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功能基因发挥作用,CUEDC2可通过抑制NF-κB和STAT3的活化及炎性因子的表达,阻止肿瘤细胞过度增殖等过程在炎症向肿瘤进程中发挥保护作用。因此,此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炎症诱导肿瘤”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研究线索,也表明CUEDC2有可能成为IBD病情评价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35.3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祖胤,罗庆良,郭德煌;白细胞介素-11在肠道损伤修复中的治疗研究[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年02期

2 陈大帅;周思远;唐宏智;李瑛;;针刺调节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10期

3 范如英;盛剑秋;杨欣艳;陆晓娟;王继恒;李恕军;赵晓军;王海红;李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北京医学;2013年11期

4 Tianzhi Huang;Angel Alvarez;Bo Hu;Shi-Yuan Cheng;;Noncoding RNAs in cancer and cancer stem cells[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3年11期

5 曹文波;莫赛军;柯少瑞;张宏波;杨胜利;;钙结合蛋白S100A8和S100A9在慢性炎症相关肿瘤发生中的调控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13年05期

6 张婷;陈烨;王中秋;周有连;张绍衡;王浦;谢珊;姜泊;;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及其与炎性指标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7 江科;李和刚;戴正浩;任小利;王玉梅;侯乐乐;赵金山;;益生菌在动物养殖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12期

8 鲍斌;林燕;薛薏;;小鼠p300-HAT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7期

9 王林;姜军;丁威威;李宁;;顽固性便秘病人结肠黏膜菌群的变化特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年01期

10 王一;黎燕;沈倍奋;陈国江;;炎症:肿瘤的推进器[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冬华;张炎;王文娟;杨铮;谢小磊;张亚兰;白霞;;理冲汤对体外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p53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谱的影响[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Xin Li;Qing Huang;Choon-Nam Ong;Xing-Fen Yang;Han-Ming Shen;;Chrysin sensitize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tumor cells via suppression of nuclear factor-kappaB[A];2011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诚;二苯乙烯苷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诱导PPAR-γ和抑制NF-κB及其炎症通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吴畏;鉴定直肠癌异常表达的miRNAs及其与恶性演进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1年

3 卢健;四逆散不同配伍干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用和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曾诚;二苯乙烯苷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诱导PPAR-γ和抑制NF-κB炎症通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丁晓刚;黄芩汤有效部位组方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王献坤;肠安康胶囊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邢锐;重组人TFF2在乳酸链球菌中表达及其对实验性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8 刘彬果;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学发病及免疫调节剂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葛步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SLC所致淋巴细胞异常归巢的机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庄重;人β-干扰素和大肠杆菌O157:H7表面抗原EspA在乳酸乳球菌食品级诱导表达体系中表达及相关免疫活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松;IL-10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分泌的exosomes对实验性大鼠肠炎的治疗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温美丽;酪酸梭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ITF,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苏涛;IL-1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4 厉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粘膜白介素-6、白介素-23的表达及意义[D];泰山医学院;2011年

5 王功军;艾迪莎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MMP-2和TNF-α表达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6 刘苏娅;溃结痊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实验大鼠IL-6、IL-10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伟;MicroRNA-221调控结直肠癌细胞中CDKN1C/p57表达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8 陈刚;雷公藤多甙对恶唑酮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脾细胞因子影响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9 王群英;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肠粘膜中细胞因子和核转录因子κB的变化[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10 田力;电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战忠利,孙慧,闫庆娜,孙保存,白景文,杨海贤;人肺癌细胞LALU血管生成过程的形态学观察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2 陈卫霞!610041成都,闵鹏秋!610041成都,宋彬!610041成都,肖邦良!610041成都,刘燕!610041成都,王文冬!610041成都,陈宪!610041成都,徐剑英!610041成都;肝细胞癌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04期

3 李慎江;CT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年07期

4 陶旭辉,唐德才;活血化瘀药的抗肿瘤血管生长研究述略[J];中医药学刊;2003年12期

5 王双彪,姜达,张增叶;应激抑郁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肿瘤;2005年10期

6 黎岳南;谭光宏;焦解歌;黄风迎;蒋洁;;抗小鼠endolgin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的建立和初步应用(英文)[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7 卢长伟;董家鸿;;COX-2在恶性肿瘤血管生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梁倩萍;李建生;Ginette Serrero;贺德志;苏惠;;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年01期

9 方川;檀艳丽;焦保华;;HIF-1α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刘彦宾;吕智;郭贵明;;AQP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进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2 田福亮;鲍倩;唐志鹏;王书奎;;CD147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詹启敏;;p53-GADD45通路参与调控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微环境[A];中国微循环学会2011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王培林;黄信孚;谢玉泉;;人乳腺癌转移抑制的初步实验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威;朱春芝;蒋立辉;史金风;樊蓓;;环氧合酶-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6 谭光宏;侯建梅;魏于全;;抗肿瘤血管生成免疫治疗研究进展[A];海南省第二届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唐金海;赵建华;龚建平;秦建伟;潘立群;许芝银;;血清VEGF和内抑素水平在乳腺癌患者病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夏向文;冯敢生;郑传胜;梁惠民;柳曦;熊斌;李欣;;经动脉递送治疗基因与化疗栓塞联合治疗兔VX2移植性肝癌[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肿瘤介入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王清良;卞修武;肖华亮;蒋雪峰;;胶质瘤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及其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杨方;詹启敏;;GADD45α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参与肿瘤血管生成[A];第六届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天舒;[N];健康报;2010年

2 何雷;[N];健康报;2009年

3 记者 姜澎;[N];文汇报;2009年

4 记者 冯国梧;[N];科技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天舒 王其玲;[N];健康报;2009年

6 记者陈欣然;[N];天津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陈建强;[N];光明日报;2009年

8 刘道安;[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实习生 蒋洪涛;[N];科技日报;2010年

10 Adam Feuerstein;[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方;Gadd45a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及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王立新;论白介素-10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吴越;MSCT灌注成像评价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郑少萍;FGFR1重组蛋白疫苗联合吉西他滨抗小鼠肿瘤血管生成及其超声评价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邹月芬;肿瘤三维细胞模型中应用RNAi抑制HIF-1和VEGF表达及与肿瘤照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6 焦解歌;猪Endoglin DNA疫苗诱导抗肿瘤血管生成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夏向文;动脉内IL-12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孟繁平;Raf-1在胃癌及其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张小芬;肿瘤血管生成的PET显像[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赵洪进;富硒麦芽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锐;p55PIK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田海英;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病理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童庆春;口腔鳞癌中iNOS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D];青岛大学;2001年

4 刘祺;微生物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黄清丽;Caveolin-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孟玉菡;肿瘤睾丸抗原hiwi过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8 汤群锋;胃癌动态增强MRI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颜临丽;TGF-βRⅡ、NF-κB、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颜临丽;TGF-βRⅡ、NF-κB、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CUEDC2在结肠炎相关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74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3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