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陈信义教授膏方应用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2016-12-07 11:03

  本文关键词: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陈信义教授膏方应用经验总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年

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陈信义教授膏方应用经验总结

卢海瑞  

【摘要】:恶性肿瘤及其肿瘤相关性临床症状改善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这不仅缘于其逐渐衍生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也因其已成为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元凶。肿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演变的复杂过程,所以对于肿瘤的病因、病机、病理过程,无论是中医探索还是西医研究,目前均尚不能将其以某-种单因素予以说明。 国际上评价中晚期肿瘤治疗获益的关键性指标是努力提高肿瘤中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稳定肿瘤病灶、改善相关症状。然而不论是祖国医学还是现代医学,在肿瘤问题上都面临病因不清、预防不了、早诊率低、死亡率高、治疗不好等严峻问题。西医治疗手段虽然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措施,然而几乎所有治疗手段在治疗肿瘤本身的同时,也带来相对较重的毒副作用及高额的费用,这些问题给很多患者造成痛苦和压力。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肿瘤的认识逐渐深入,虽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都在与时俱进的完善,但科学的发展并不能做到完美,任何学科都存在其优缺点,单凭一个单独学科要解决肿瘤病学诸多问题还存在着很多现实的困难,只有将多学科交叉融汇,综合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恶性肿瘤本身具有多样化和多态性,只有客观分析中西医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案上的优缺点,切实根据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最好方式。 陈信义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肿瘤治疗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提出肿瘤治疗重在“调平”的学术思想。谨守“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则死”的论述,和“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的思想。强调了肿瘤治疗应有度,中病即止,不宜攻伐太过,纠正失衡状态,建立新的病理平衡。他认为肿瘤治疗临床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循证求效、并注重学科交叉。提出“辨病-分期-辨证”三位一体的辨证体系,以及肿瘤治疗的十六字方针:“你进我退,你驻我扰,你疲我打,你退我追”,在这些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的支撑下提出膏方在肿瘤全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陈信义教授肿瘤临证多年,总结“病-期-证”三位一体密切结合临床症状表现的辨证体系,强调不拘泥于几个症型对应施用几个方剂,要多角度灵活辨治、谨慎用药。他将传统的中医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方式巧妙地转化成中西医结合模式,在辨治时采用早中晚分期方式、肿瘤治疗阶段分期方式、按中医治疗特色分期以及症状治疗目标分期四个层面,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四诊资料,始终遵循“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指导,注重“调气”“调脾”的治疗原则。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总结,提出膏方在肿瘤治疗中两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是从中医疗效的特色讲,膏方能增加疗效、舒缓毒性、调节免疫;二是从症状治疗的目标看,膏方能治疗乏力、改善食欲、增加体重。并灵活辨治,谨慎潜方用药,旨在达到以治病为核心,关注肿瘤临床缓解率;以人为本,谋求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标,诠释纵向辨证、横向论治的中西医结合辨治模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49;R2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己煐;徐振晔;;中医药对化疗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年04期

2 石智勇;李春亚;;用辩证观点看肿瘤发生两学说[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1年04期

3 于慧,宋爱云,丁兰萍,宫亚欧;恶性肿瘤病因研究进展[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3年05期

4 董德河,李志远;《内经》“阳杀阴藏”理论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理论探讨[J];河南中医;2003年04期

5 刘晓彦,杨庆运,潘保华;肝癌止痛膏外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癌痛60例[J];河南中医;2004年09期

6 郭任;论厥阴病机理即“阴阳气不相顺接”[J];河南中医;2005年10期

7 奚肇庆;;膏方调补肺病精要[J];江苏中医药;2006年11期

8 龚丽娟;;正确使用膏方调补肾病[J];江苏中医药;2006年11期

9 赵光恒;张芳;陈玉凤;;中医膏方临床应用概述[J];江苏中医药;2009年12期

10 朱美凤;陈岱;王身菊;赵敏;;张志坚运用膏方治疗肾病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2010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鑫;新鞠消膏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2 方满锦;《黄帝内经》中和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王竹兰;《伤寒论》汤剂煎煮法与汤剂制备规范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栗俊伟;中医思维模式及其在当代的演变[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容;夏黎明;;浅谈膏方及其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7期

2 廖天华;余昭胜;刘俊波;黄常江;;对常见化疗药物的中药药性探析[J];广西中医药;2013年02期

3 黄本晨,庄武,林学德,张晶;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J];海南医学;1999年06期

4 高秀芹 ,关小冰;随机对照研究IP/NP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J];海南医学;2002年08期

5 唐立明 ,汪金华 ,周洪进;静滴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食道癌106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3年02期

6 黄锦华,廖军;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患者中血清学诊断指标与ECT成像结果的分析[J];海南医学;2004年10期

7 张长顺,周闪晖,王文义;甲孕酮改善化疗患者消化道反应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5年02期

8 姜鹤群;易红梅;王少龙;何依群;谢万金;;含舒液治疗放射性口腔炎31例[J];海南医学;2006年03期

9 杨娟;;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9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海南医学;2006年11期

10 唐艳;刘绍泉;罗静;杨枫;姚欣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erbB-2表达与ER、pS2、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海南医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平生;修林;汪世存;李继德;冯克海;朱德发;孙昕;陈飞虎;王晓琰;陈蓉;林新民;庄建生;;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提高抗肿瘤药物疗效的基础及临床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医科卷)[C];2005年

2 王红;余小芬;曾志文;熊戴群;阮寒光;刘少龙;雷秋模;陆文虎;;康复新药液对化疗性口腔溃疡的防治[A];江西省首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育明;;肿瘤的中医治疗策略初探[A];江西省首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余炅;唐晓玲;熊林楷;熊墨年;;熊墨年论肿瘤的中医辨证与治疗[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柯传庆;柴长春;彭秋平;李春安;;希罗达与草酸铂治疗老年中晚期胃癌疗效分析[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姜勇;吴沛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综合治疗后残留或复发转移淋巴结[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姜勇;吴沛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综合治疗后残留或复发转移淋巴结[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林章华;钟进才;张华萍;;390例居家晚期癌症患者身、心、灵、社会的全人照顾[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9 任玉兰;吴曦;梁繁荣;;基于循证医学的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张子丽;;针灸在肿瘤临床中的综合运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恒;中药复方消岩液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冠豪;黄芪注射液对肺癌小鼠模型作用机制初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志芬;人白细胞介素15与18协同作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杀伤功能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郭鹏德;脑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的整合素 α_vβ_3表达与~(99m)Tc-3PRGD_2显像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飞;性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术后HRT安全性循证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何庆勇;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蒋坤融;针刺四关穴结合耳压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郭强中;金喉片对血瘀证大鼠和喉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喉癌变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柴小姝;消积饮维持治疗晚期肺癌及其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朱辉;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蛋白质图谱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鸽;多西他赛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放射增敏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陈妍琼;KiSS-1、MMP-2和MVD在不同食管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朱艳玲;扶正解毒汤改善中晚期肺癌正虚毒结证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刘起胜;116例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李华飞;解毒益气方对肺癌放疗期间辩证分型分布走向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孙轶男;平调饮对原发性肝癌患者AFPmRNA、GPC-3mRNA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江正龙;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癥积病证治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掌莉;人参养荣汤联合TE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晚期气血两虚型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杨丹;平调饮对原发性肝癌患者AFPmRNA、MAGE-1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程堃;理冲生髓饮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彩华;;膏方在月经不调中的应用初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5期

2 郝迎旭;中医药对放化疗减毒增效的研究[J];癌症进展;2005年06期

3 罗荣泉;陈蓉蓉运用膏方治疗儿科顽疾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7期

4 李航;杨少山;;杨少山运用膏方调治老年病经验浅谈[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11期

5 杨树明;张爱萍;蔡焦生;;参芪六味地黄汤加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8年02期

6 胡思一;蔡进章;包箐箐;;煎药之法,最宜深讲[J];海峡药学;2006年03期

7 张巧霞;;《黄帝内经》的“中和”观[J];河北学刊;2008年01期

8 汤建民;从“思维是什么”到“如何思维”——关于思维分类和思维定义的再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姜保成,张一楚;p53和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8年05期

10 陈嘉璐;;温阳法治疗胃癌[J];黑龙江中医药;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苗启明;;论思维的三重制约关系与辩证思维方式——兼淡辩证逻辑的一些问题[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李天舒;[N];健康报;2010年

2 邓铁涛;[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严;复方良附颗粒含药血清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春燕;胃癌证治的中医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孔慧红;《五十二病方》与巫术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郝日晋;《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渊源与发展的文献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4 张兴华;中医术语隐喻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王婧;新加良附颗粒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量体裁衣选膏方[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1年01期

2 汪幼一,项长生;丁甘仁膏方对化疗后脱发等症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1998年05期

3 张翼宙,赵淑芳;陈意膏方临诊举要[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虞方;冬令进补话膏方[J];医药产业资讯;2005年14期

5 孙伟;;这个冬季恋上膏方[J];精品(健康);2007年12期

6 任贤;;产后补膏方有讲究[J];健康人生;2009年06期

7 吕斌;;使用膏方,别进入误区[J];健康;2010年11期

8 何亘贵;瘰疬膏方一则[J];中医外治杂志;1996年04期

9 邢斌,赵昊龙,张保亭;颜德馨教授妙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特色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2年04期

10 殷莉波,徐婷贞;王会仍用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树森;;运用膏方的心得[A];2009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2 张敏娟;;关于中药膏方制备的探讨[A];2009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3 熊秀萍;;膏方门诊的实践[A];2009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4 壮健;;中医膏方源流述略[A];2009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5 张殷建;;膏方验案二则[A];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洪善贻;林刚;;膏方应用中发生的问题及对策[A];2009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7 林刚;洪善贻;;膏方应用中发生的问题及对策[A];首届全国膏方理论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雅萍;;冬令膏方[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9 秦霞玉;;崇尚养生治未病 秉承优势润膏方——无锡市中医医院冬令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管理[A];2009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10 王旭东;;膏方的临床适应症和不良反应预防[A];2009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辉;[N];中国食品报;2009年

2 王宁;[N];中国食品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东风 冯瑶;[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青;[N];文汇报;2008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N];健康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冯磊;[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东风 通讯员 吴延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彭鑫 李蕴明 黄少然 通讯员 杨颖;[N];医药经济报;2008年

9 冯立中;[N];健康报;2008年

10 吴延华;[N];中国贸易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鑫;新鞠消膏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浩;北京市膏方市场的推广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卢海瑞;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陈信义教授膏方应用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张文敏;膏方调治抑郁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刘泽萱;单兆伟教授膏方临证经验探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张思杰;扶正固本膏方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防治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闫远杰;虚劳病膏方制作应用及组方特点文献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3年

7 宋智智;健脾补肾活血膏方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邹志浩;冬令膏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周璟;冬令膏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黄力君;岭南健脾和胃膏方制作工艺及质量标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陈信义教授膏方应用经验总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07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