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CG测定对稽留流产和葡萄胎的早期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7-05-24 20:22

  本文关键词: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CG测定对稽留流产和葡萄胎的早期诊断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CG测定对稽留流产与不典型葡萄胎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及时正确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部,停经天数为8~10周,于我院行阴道超声检查声像图不典型,疑似稽留流产与葡萄胎早期妊娠患者共120例。根据患者病史、监测血清β-HCG、经阴道超声检查以及最终于我院行清宫术病理确诊。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稽留流产组80例,不典型葡萄胎组40例。选取同时期孕8~10周,超声提示宫内早孕并要求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正常妊娠者35例作为对照。分析三组超声图像特征及差异,监测血清β-HCG水平,比较血清β-HCG值在三组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分别计算血清β-HCG水平和超声两项检查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稽留流产及不典型葡萄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35例正常妊娠对照组中,经阴道超声均清晰显示卵黄囊及胚芽,随访孕8~10周均可见心管搏动。稽留流产组声像图呈孕囊枯萎伴宫内杂乱回声46例,宫腔回声杂乱伴液性回声3例,类似水泡状胎块型31例;2例误诊为完全性性葡萄胎,8例误诊为部分性葡萄胎;70例患者超声诊断与临床病检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87.50%。不典型葡萄胎组13例呈现宫腔回声杂乱伴不规则液性回声,27例呈变形孕囊内见不规则水泡状胎块;7例误诊为稽留流产;33例患者超声诊断与临床病检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2.50%。经阴道超声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正确率为85.83%。血清β-HCG值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孕周9周不典型葡萄胎组血清β-HCG值(152260.86±8103.04)mIU/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51106.943±101.91)mIU/ml及稽留流产组(18032.85±3466.40)mIU/ml,正常妊娠组血清β-HCG值高于稽留流产组。9≤孕周≤10周不典型葡萄胎组血清β-HCG值(159018.07±7959.62)mIU/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55601.98±3202.81)mIU/ml及稽留流产组(18405.31±3422.67)mIU/ml,正常妊娠组血清β-HCG值高于稽留流产组,血清β-HCG对稽留流产诊断符合率为77.50%,对不典型葡萄胎的诊断符合率为70.00%,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正确率为75.00%。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CG测定对稽留流产早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75%、对不典型葡萄胎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两项联合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正确率为99.17%,均高于单项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1.血清β-HCG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稽留流产与不典型葡萄胎的重要辅助检查,当两种疾病声像图相似时,可结合血清β-HCG,对其进行鉴别诊断。2.经阴道超声图像清晰,干扰因素少,对两种疾病诊断准确性较高,但早期两种疾病声像图不典型时易混淆。3.稽留流产与不典型葡萄胎早期超声声像图及血清β-HCG均存在交叉,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CG可弥补单项不足,对这两种疾病早期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稽留流产 葡萄胎β-HCG 超声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3;R714.2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13
  • 1 材料与方法13-15
  • 1.1 一般资料13
  • 1.2 研究方法13-14
  • 1.3 诊断标准14
  • 1.4 统计学处理14-15
  • 2 结果15-21
  • 2.1 基本资料比较15
  • 2.2 超声检查结果分析15-16
  • 2.3 方差分析16-21
  • 3 讨论21-25
  • 4 结论25-26
  • 参考文献26-28
  • 附图28-31
  • 综述31-38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39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39-40
  • 个人简历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红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稽留流产32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05期

2 宋晓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83例[J];河南医药信息;2000年02期

3 魏刚 ,王萍,马瑞霞;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100例报告[J];陕西医学杂志;2001年11期

4 刘建双;两种不同方式治疗稽留流产[J];重庆医学;2001年06期

5 肖淑君;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的临床应用——52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夏瑞雪;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稽留流产30例疗效观察[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06期

7 张明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51例稽留流产[J];浙江预防医学;2001年05期

8 张步宁;李航;;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李巧云,武桂荣;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196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2年08期

10 高金瑜,李长华,张敏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礼贤;李建蓉;;两种方法处理稽留流产75例探讨[A];第二届西部地区(12省区)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陈勤芳;郑薇;李玉宏;陈瑞玉;;药物和手术方法治疗妊娠12周内稽留流产临床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于桂敏;;稽留流产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A];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全国助产专业护士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4 周伟宁;卢建;李海霞;刘畅;陈延冰;赵辉;;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检测412例稽留流产组织的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A];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接雪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研究摘要[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艾星子.艾里;付熙;季菲;丁岩;;稽留流产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四届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论文专辑[C];2008年

7 齐进;张恩娣;;宫腔镜在探寻稽留流产病因中的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周伟宁;卢建;李海霞;刘畅;陈延冰;赵辉;;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检测412例稽留流产组织的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A];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9 周伟宁;卢建;李海霞;刘畅;陈延冰;赵辉;;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检测412例稽留流产组织的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A];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10 杨素琴;肖素梅;邹一梅;苏迎春;;电视宫腔镜下清宫在稽留流产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中国第十四届内镜医学学术大会、《中国内镜杂志》创刊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恩德思奖(Endoscopics Award)颁奖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李水根 通讯员陆红艳;稽留流产患者增多[N];健康报;2009年

2 通讯员 孙涛;剖宫产后再妊娠该注意什么[N];大众卫生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娜;双酚A对稽留流产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方燕;p53、MDM2基因及其多态与稽留流产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华;孕早期稽留流产与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2 王丹;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与孕早期稽留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3 刘晓莉;稽留流产患者、健康早孕期女性及健康非孕女性阴道菌群分布的比较[D];苏州大学;2015年

4 衣欢;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与稽留流产相关性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李艳;稽留流产患者血清、蜕膜中TSP-1、CD36的表达及与蜕膜MVD的相关性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6 王玲红;SNP微阵列检测稽留流产组织绒毛染色体异常[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7 高喜梅;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CG测定对稽留流产和葡萄胎的早期诊断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8 侯海燕;多环芳烃与孕早期稽留流产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9 邹晓萍;围孕期大气中一氧化碳暴露与孕早期稽留流产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10 顾艳伟;稽留流产215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CG测定对稽留流产和葡萄胎的早期诊断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91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2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