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CT形态学征象以及图像纹理特征分析对肺部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7-06-15 09:04

  本文关键词:CT形态学征象以及图像纹理特征分析对肺部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诊断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一部分CT形态学特征对肺部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肺部纯磨玻璃结节的CT表现与其病理侵袭程度的关系,提高肺部纯磨玻璃结节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到2015年表现为肺部大于5mm且经病理证实的纯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图像,按照病理结果分为浸润前、微浸润及浸润性三组,对病人的临床资料及结节的CT表现进行分析,包括病人的性别、年龄,结节的大小、密度及CT征象(病灶形态、边缘形态、瘤肺界面、内部结构、邻近结构)。对结节中内有含气腔隙结构纯磨玻璃结节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侵袭性不同将病例分为两组:浸润前及微浸润组、浸润性组,对含气腔隙的大小、多发性及分布位置进行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含气腔隙结构形态。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多层螺旋CT(multi-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扫描机扫描,将1 mm或者0.625 mm的薄层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统计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自于102例病人的104个pGGN,并且均已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获取病理结果。其中男31例,女71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3.43±10.43岁;按照病理侵袭性程度分为三组,浸润前组44例,包括AAH19例、AIS25例,平均年龄53.02±5.16岁;微浸润组MIA31例,平均年龄54.87±10.97岁;浸润性组I-ADC29例,平均年龄52.00±11.74岁。来自24例病人的24个内有含气腔隙结构纯磨玻璃结节,男9例,女15例,年龄29~69岁;按照病理侵袭性程度分为两组,浸润前及微浸润组13例,包括AAH 1例,AIS 4例,MIA 8例;浸润性组11例包括I-ADC 11例。2、pGGN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来自102例病人的的性别、年龄,104个结节的密度、病灶形态、支气管充气征在三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313,P=0.566,P=0.108,P=0.194),结节的大小、分叶、瘤肺界面、含气腔隙、胸膜凹陷及血管改变在三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P=0.040,P=0.005,P=0.028,P=0.023,P=0.003),浸润性组的肿瘤大小明显大于浸润前及微浸润组(P=0.000;P=0.008),结节大小的ROC曲线中鉴别浸润性腺癌的最佳界值为1.05cm,曲线下面积为0.7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和46.7%。3、纯磨玻璃结节内含气腔隙结构的CT征象含气腔隙的多发性、大于5mm含气腔隙的分布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816,P=0.680),含气腔隙的大小及位置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8,P=0.047),含气腔隙大小的ROC曲线鉴别浸润性肺癌的最佳界值是2.7m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61.5%。结论1、pGGN的大小、分叶、瘤肺界面、含气腔隙、胸膜凹陷及血管改变对其侵袭程度诊断有帮助。2、pGGN内含气腔隙大小和位置有助于鉴别浸润性腺癌。第二部分CT计算机图像纹理分析对肺部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诊断价值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CT图像纹理分析对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 pGGN)中侵袭性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的来自102例病人的104个纯磨玻璃结节,所有结节均经病理证实并且均经过术前CT检查。将使用CAD(Computer Asistant Diagnose)软件对每个纯磨玻璃结节进行半自动分割,并自动提取出结节的图像纹理参数,将成功分割的纯磨玻璃结节分成两组,侵袭前组包括AAH、AIS,和侵袭性组包括MIA、I-ADC,利用Mann Whitney U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及绘制ROC曲线检验具有鉴别价值的CT图像纹理参数。结果1、来自102例病人的104个纯磨玻璃结节中来自92例病人的94个纯磨玻璃结节分割成功,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侵袭前组包括AAH16例、AIS23例,侵袭性组包括MIA30例、I-ADC25例。2、一阶图像纹理特征参数中的偏度、峰度及二阶灰度共生矩阵中的熵、对比度以及自相关在两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502,P=0.522,P=0.875,P=0.573,P=0.281),容积特征参数中的最大有效长径、体积、表面积、质量,一阶图像纹理特征中的平均密度、标准偏倚,二阶灰度共生矩阵中的能量、逆差矩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2,P=0.002,P=0.002,P=0.000,P=0.031,P=0.000,P=0.010,P=0.000)。3、二元Logistic回归得出质量(adjusted OR,1.005)和逆差矩(adjusted OR,1.044)是鉴别侵袭性肺癌的独立指标,联合应用逆差矩和质量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7.3%,具有较好的鉴别价值,好于单独应用逆差矩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和51.3%)及单独应用质量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7%和64.1%)。结论1、肺部纯磨玻璃结节的图像纹理分析结果表示质量和逆差矩是鉴别表现侵袭性肺癌的独立性指标,联合应用可起到更佳的鉴别效果。2、运用图像纹理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鉴别表现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的侵袭性肺癌。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 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密度 腺癌 图像纹理分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4.2;R730.44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英文缩略词表13-14
  • 第一部分 CT形态学特征对肺部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诊断价值14-39
  • 前言14-16
  • 第一节 肺部大于 5mm纯磨玻璃结节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16-28
  • 一、材料与方法16-17
  • 二、结果17-20
  • 三、讨论20-22
  • 四、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5
  • 附图25-28
  • 第二节 肺部纯磨玻璃结节含气腔隙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28-39
  • 一、材料与方法28-29
  • 二、结果29-32
  • 三、讨论32-33
  • 四、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5
  • 附图35-39
  • 第二部分 计算机图像纹理特征分析对肺部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诊断价值39-50
  • 前言39-41
  • 一、材料与方法41-42
  • 二、结果42-44
  • 三、讨论44-46
  • 四、结论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图49-50
  • 综述50-60
  • 参考文献56-60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60-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碧云;陈卉;;医学图像纹理分析的方法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3年08期

2 张勇;王t

本文编号:451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51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9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