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及炎症指标变化的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7-06-23 00:02

  本文关键词: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及炎症指标变化的初步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colorectal cancer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RCT2DM)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许多研究证实CRC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显著增高,能引起患者的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使其血栓发生风险增加1.8倍,且FIB和D-dimer水平能够预测CRC患者的分期、转移、术后生存期等。此外,CRC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也显著增高,在CRC患者疾病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的分期、转移及预后等显著相关。有研究报道,T2DM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炎症状态,且本身也存在着高凝状态。但目前的关于凝血和纤溶情况、炎症细胞因子等的研究都是针对单纯CRC患者或者单纯T2DM患者,少见关于CRCT2DM患者上述研究的报道。因此本研究主要就CRCT2DM患者凝血和纤溶情况、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CRC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正确评估病情及指导抗凝抗炎治疗提供帮助。研究目的探讨CRCT2DM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凝血及纤溶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CRCT2DM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炎症细胞因子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炎症因子与肿瘤高凝状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CRC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内容和方法:1.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入院治疗的115例CRCT2DM患者、116例CRC患者和6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及功能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全部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糖(glucose,GLU)、血脂等基本实验室指标和血浆FIB、D-dimer水平,分析比较CRCT2DM患者各实验室指标及血浆FIB、D-dimer水平的变化,并分析血浆FIB、D-dimer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2.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入院治疗的51例CRCT2DM患者、50例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成组匹配的CRC患者和26例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检测其GLU血脂等基本实验室指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水平,分析比较crct2dm患者各实验室指标和血清tnf-α、il-10、il-6、il-2水平的变化,并分析炎症因子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3.在前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分析血浆fib、d-dimer水平与炎症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以tnf-a、il-10、il-6、il-2的中位数为界将其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比较高低水平组之间fib和d-dimer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对血浆fib水平与各研究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分析crct2dm的发病危险因素。研究结果:1.crct2dm组的肿瘤大小分布与cr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3,p0.01),crct2dm组最大直径≥5cm的患者比例高于crc组。crct2dm组和crc组的血浆fib高于对照组,且crct2dm组的血浆fib水平也高于crc组,crct2dm组和crc组的血浆d-dime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rct2dm组的血浆d-dimer水平与cr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ct2dm组,血浆fib水平与肿瘤大小、肿瘤大体分型、病理分化程度有关;血浆d-dimer仅与年龄有关。在crc组,血浆fib水平与肿瘤大小有关。血浆d-dimer水平与年龄有关。2.crct2dm组和crc组的血清tnf-α、il-10、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rct2dm的il-10、il-6水平显著高于cr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t2dm和crc组的血清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t2dm组和结cr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较大者、分期较晚者、分化较低者其细胞因子水平高于肿瘤较小者、分期较早者、分化较高者,但差异统计学意义。3.在crct2dm组,tnf-a、il-10、il-6低水平组的血浆fib水平低于高水平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2水平高值组与低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水平与tnf-a、il-10、il-6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5、0.319和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l-2无明显相关性(p0.05)。glu、fib和il-6是可能crc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论:1、crct2dm组和crc组患者均处于高凝状态,且crct2dm组高于CRC组,在CRCT2DM组,血浆FIB和D-dimer水平也可以作为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等病理特征的标志物。因此对于CRCT2DM患者,检测术前FIB和D-dimer水平对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和指导抗凝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CRCT2DM组和CRC组患者均处于炎症状态,且CRCT2DM组高于CRC组。TNF-α、IL-10、IL-6、IL-2等对预测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及分化等病理特征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的实验加以验证。3、在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与凝血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促炎细胞因子能够增加凝血的激活,导致高凝状态;GLU、FIB和IL-6是可能CRC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结直肠癌 2型糖尿病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细胞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34;R587.1;R730.43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缩略语/符号说明13-14
  • 前言14-17
  • 研究现状、成果14-16
  • 研究目的、方法16-17
  • 一、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研究17-27
  • 1.1 对象和方法17-19
  • 1.1.1 研究对象17-18
  • 1.1.2 方法18
  • 1.1.2.1 实验仪器及试剂18
  • 1.1.2.2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的收集及实验室指标的检测18
  • 1.1.3 统计学处理18-19
  • 1.2 结果19-24
  • 1.2.1 研究人群及其基本特征19-20
  • 1.2.2 研究对象的基本实验室指标比较20-21
  • 1.2.3 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21-22
  • 1.2.4 研究对象FIB和D-dimer水平与临床及病理因素的关系22-24
  • 1.3 讨论24-26
  • 1.4 小结26-27
  • 二、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27-37
  • 2.1 材料与方法27-28
  • 2.1.1 研究对象27-28
  • 2.1.2 方法28
  • 2.1.2.1 实验仪器及试剂28
  • 2.1.2.2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的收集及实验室指标的检测28
  • 2.1.3 统计学处理28
  • 2.2 结果28-34
  • 2.2.1 基本特征28-30
  • 2.2.2 研究对象的基本实验室指标比较30
  • 2.2.3 各组研究对象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分析30-31
  • 2.2.4 研究对象炎症因子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31-34
  • 2.3 讨论34-36
  • 2.4 小结36-37
  • 三、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组和结直肠癌组炎症因子与凝血指标的关系及其风险分析37-44
  • 3.1 对象和方法37-38
  • 3.1.1 研究对象37
  • 3.1.2 方法37-38
  • 3.1.2.1 实验仪器及试剂37
  • 3.1.2.2 实验室指标的检测37-38
  • 3.1.3 统计学处理38
  • 3.2 结果38-42
  • 3.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38
  • 3.2.2 炎症因子水平与血浆FIB和D-dimer水平的关系38-40
  • 3.2.3 CRC&T2DM组FIB水平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分析40
  • 3.2.4 CRC&T2DM患者风险因素分析40-42
  • 3.3 讨论42-43
  • 3.4 小结43-44
  •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54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4-55
  • 综述55-70
  • 参考文献61-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汉涛 ,Kraemer M.;随访危险因素分析:复发和非复发结直肠癌的比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年12期

2 苏森;患结直肠癌妇女后代癌症的危险性增加[J];中国肿瘤;2001年06期

3 汪一虹;在确定的法国人群中年龄<45岁结直肠癌病人与≥45岁结直肠癌病人的比较[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2年01期

4 李会晨;结直肠癌解剖位置的连续性右向迁移[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5 李志霞;结直肠癌复发及转移的综合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6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刘卫平;老年人结直肠癌186例的外科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7 保红平,方登华,高瑞岗,李奎,张雪松,刘天锡;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8 章江;;监测结直肠癌非常必要[J];国外医学情报;2004年04期

9 郜文秀,杨艳芳,梁小波,李耀平,李佩珍;细胞粘附分子变异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7期

10 Nozawa T. ,Enomoto T. ,Koshida Y. ,M. Kuranami,王志宇;人结直肠癌黏膜下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特异性增强表达[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树;;结直肠癌预后与转移相关因素分析[A];2005年浙江省肿瘤学术会议全国大肠癌转移与复发的诊治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邹一峰;吴小剑;兰平;;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郁宝铭;;结直肠癌治疗的进展及其新理念[A];2006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锡山;;结直肠癌治疗的困惑之我见[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报告集[C];2011年

5 秦建平;;未病思想中的结直肠癌预防[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暨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高文庆;陈会林;童蕾;陆松春;;老年梗阻性结直肠癌诊疗体会(附42例报告)[A];首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启远;周长江;高云飞;徐岩;李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结直肠癌[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巴一;;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进展[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9 何超;朱洪波;;结直肠癌的生物治疗[A];2009年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年会暨肿瘤外科规范化诊治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0 万德森;;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思考[A];2009年浙江省肿瘤学术年会暨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顾晋;分期不精确 致结直肠癌过度治疗[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贾岩;跨线治疗成结直肠癌最后防线[N];医药经济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贾岩;跨线治疗构筑结直肠癌最后防线[N];医药经济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林琳;结直肠癌:可以治愈的癌症[N];医药经济报;2013年

5 记者 张妍 通讯员 熊静帆 朱品磊;深圳结直肠癌发病高于全国[N];深圳商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孙刚;预防结直肠癌:请管住嘴[N];解放日报;2013年

7 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侯凤刚 副主任医师;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和特色[N];上海中医药报;2014年

8 李华虹 孙瑜淼 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阴浩;专家呼吁:结直肠癌应多学科规范化诊疗[N];科技日报;2014年

9 ;降低结直肠癌复发有新疗法[N];人民日报;2003年

10 韩自力;新化疗方案可高效治疗结直肠癌[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涛;MicroRNA-31/FIH-1调控关系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任翡;MYBL2基因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机制的初步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朋;结直肠癌中microRNA-615基因甲基化及其生物学特性探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李泽武;MicroRNA-203靶向ZNF217基因调控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徐兴远;低分子肝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梁洪亮;miR-454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金鹏;MMR蛋白在雌激素致结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SEPT9检测结直肠癌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8 珠珠;云南省Lynch综合征候选基因标志物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9 周智航;SEMA3F通过下调ASCL2-CXCR4轴而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10 王林;MiRNA-300对结直肠癌肿瘤侵袭和增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斐斐;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斌;结直肠癌患者就诊延迟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3 叶建杰;慈溪市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赵波;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与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宋艳敏;PAQR3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黎江;Oct4B1在结直肠癌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Twist的相关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5年

7 杨文婷;PD-L1、SIR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8 罗佳;二代测序分析散发性结直肠癌和息肉的基因突变[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9 崔慧鹏;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SS1)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恶性进展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10 崔娟娟;p53和nm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及炎症指标变化的初步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73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4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