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吗啡和氯胺酮对结直肠癌患者离体T辅助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26 15:15

  本文关键词:吗啡和氯胺酮对结直肠癌患者离体T辅助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系统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变化,以及吗啡和不同浓度氯胺酮对结直肠癌患者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20例,结直肠癌患者20例,年龄45-65岁,BMI 18-25 kg/m2。清晨空腹下抽取受试者静脉血(健康志愿者10m L,结直肠癌患者20m 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大于95%。将健康志愿者每份血样分离出的PBMCs分为2组(n=20):对照组(P1组、C1组)加入等容积0.9%氯化钠。将结直肠癌患者每份血样分离出的PBMCs随机分为6组(n=20):吗啡组(M组,终浓度为50ng/m L);氯胺酮不同终浓度组(K1组、K2组和K3组,终浓度分别为25μM,50μM,100μM);对照组(P2组、C2组)加入等容积0.9%氯化钠。孵育0.5h后,分别向各组中加入佛波醇-十四酸酯-乙酸酯(PMA)和离子霉素2μL/mL及相对应浓度的吗啡、氯胺酮或0.9%氯化钠(P1组、P2组除外),P1组和P2组中均不加入PMA和离子霉素。各组细胞继续孵育。4h后收集细胞。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技术(CD3+CD8-IFN-γ+标记为Th1细胞,CD3+CD8-IL-4+标记为Th2细胞)测定Th1细胞和Th2细胞数量比例,并计算二者比值(Th1/Th2)。结果在健康志愿者组中,加刺激剂组C1组与未加刺激剂P1组比较,Th1细胞和Th2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均P0.001)。在结直肠癌组中,加刺激剂组C2组与未加刺激剂P2组比较,Th1细胞和Th2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均P0.001)。在PMA和离子霉素刺激下,结直肠癌组中C2组与健康志愿者组中C1组相比,Th1细胞数量和Th1/Th2比值降低(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M组与其对照组C2组比较,Th1细胞、Th1/Th2比值降低(均P0.001),Th2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37)。与对照组C2组比较,结直肠癌K1组中Th1细胞、Th2细胞和Th1/Th2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57、0.71、0.81);K2组中Th1/Th2比值由1.63升高至1.71(P0.01);K3组中Th1细胞、Th2细胞数量降低,Th1/Th2比值升高(均P0.01)。随着氯胺酮浓度的增加,Th1/Th2比值不断增高(从1.64 25μM到1.71 50μM,从1.71 50μM到2.03 100μM,P值均0.01)。结论结直肠癌诱导免疫应答,使Th1/Th2平衡向Th2偏移。在体外PMA和离子霉素的刺激下,小剂量氯胺酮对结直肠患者的Th1细胞数量,Th2细胞数量,Th1/Th2比值影响不大;镇痛浓度下吗啡和氯胺酮能抑制Th细胞分化,但吗啡降低Th1/Th2比值,氯胺酮增加Th1/Th2比值,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氯胺酮对Th细胞分化的影响越大。本研究结果提示小剂量氯胺酮与吗啡联合应用在提高癌痛患者镇痛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前提下,并不会增加对免疫系统中Th细胞分化的抑制程度。
【关键词】:吗啡 氯胺酮 辅助性T细胞 Th1/Th2比值 结直肠癌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14;R735.3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主要符号表10-11
  • 前言11-13
  • 第一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13-19
  • 1.1 材料13-14
  • 1.2 实验方法14-19
  • 第二章 结果19-24
  • 2.1 研究对象临床特点19
  • 2.2 各组细胞活性19
  • 2.3 PMA和离子霉素刺激前,各组CD3~+细胞数量19
  • 2.4 有无PMA和离子霉素刺激下,正常对照组与结直肠癌对照组Th细胞亚群比较19
  • 2.5 PMA和离子霉素刺激下,,结直肠癌组中吗啡对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影响19-20
  • 2.6 PMA和离子霉素刺激下,结直肠癌组中氯胺酮对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影响20-24
  • 第三章 讨论24-31
  • 3.1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24
  • 3.2 Th细胞分化及其在结直肠癌中免疫调节作用24-26
  • 3.3 流式细胞术用于Th细胞分化亚群的检测26-27
  • 3.4 疼痛与免疫27-28
  • 3.5 吗啡与免疫28-29
  • 3.6 氯胺酮与免疫29-31
  • 第四章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6
  • 附录36-3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38-39
  • 致谢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汉涛 ,Kraemer M.;随访危险因素分析:复发和非复发结直肠癌的比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年12期

2 苏森;患结直肠癌妇女后代癌症的危险性增加[J];中国肿瘤;2001年06期

3 汪一虹;在确定的法国人群中年龄<45岁结直肠癌病人与≥45岁结直肠癌病人的比较[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2年01期

4 李会晨;结直肠癌解剖位置的连续性右向迁移[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5 李志霞;结直肠癌复发及转移的综合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6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刘卫平;老年人结直肠癌186例的外科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7 保红平,方登华,高瑞岗,李奎,张雪松,刘天锡;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8 章江;;监测结直肠癌非常必要[J];国外医学情报;2004年04期

9 郜文秀,杨艳芳,梁小波,李耀平,李佩珍;细胞粘附分子变异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7期

10 Nozawa T. ,Enomoto T. ,Koshida Y. ,M. Kuranami,王志宇;人结直肠癌黏膜下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特异性增强表达[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树;;结直肠癌预后与转移相关因素分析[A];2005年浙江省肿瘤学术会议全国大肠癌转移与复发的诊治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邹一峰;吴小剑;兰平;;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郁宝铭;;结直肠癌治疗的进展及其新理念[A];2006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锡山;;结直肠癌治疗的困惑之我见[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报告集[C];2011年

5 秦建平;;未病思想中的结直肠癌预防[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暨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高文庆;陈会林;童蕾;陆松春;;老年梗阻性结直肠癌诊疗体会(附42例报告)[A];首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启远;周长江;高云飞;徐岩;李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结直肠癌[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巴一;;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进展[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9 何超;朱洪波;;结直肠癌的生物治疗[A];2009年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年会暨肿瘤外科规范化诊治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0 万德森;;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思考[A];2009年浙江省肿瘤学术年会暨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顾晋;分期不精确 致结直肠癌过度治疗[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贾岩;跨线治疗成结直肠癌最后防线[N];医药经济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贾岩;跨线治疗构筑结直肠癌最后防线[N];医药经济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林琳;结直肠癌:可以治愈的癌症[N];医药经济报;2013年

5 记者 张妍 通讯员 熊静帆 朱品磊;深圳结直肠癌发病高于全国[N];深圳商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孙刚;预防结直肠癌:请管住嘴[N];解放日报;2013年

7 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侯凤刚 副主任医师;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和特色[N];上海中医药报;2014年

8 李华虹 孙瑜淼 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阴浩;专家呼吁:结直肠癌应多学科规范化诊疗[N];科技日报;2014年

9 ;降低结直肠癌复发有新疗法[N];人民日报;2003年

10 韩自力;新化疗方案可高效治疗结直肠癌[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涛;MicroRNA-31/FIH-1调控关系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任翡;MYBL2基因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机制的初步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朋;结直肠癌中microRNA-615基因甲基化及其生物学特性探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李泽武;MicroRNA-203靶向ZNF217基因调控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徐兴远;低分子肝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梁洪亮;miR-454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金鹏;MMR蛋白在雌激素致结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SEPT9检测结直肠癌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8 珠珠;云南省Lynch综合征候选基因标志物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9 周智航;SEMA3F通过下调ASCL2-CXCR4轴而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10 王林;MiRNA-300对结直肠癌肿瘤侵袭和增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斐斐;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斌;结直肠癌患者就诊延迟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3 叶建杰;慈溪市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赵波;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与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崔娟娟;p53和nm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6 宋青芳;正常肠道、癌前病变、结直肠癌相关微生物组学比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郭秀燕;结直肠癌术后生存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年

8 王静;TL1A在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动物模型中作用的初步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吴哲;Th17细胞在TL1A调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肖华旭;通过microRNA-155下调SOCS-1在结直肠癌的表达促进其转移和侵袭[D];川北医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吗啡和氯胺酮对结直肠癌患者离体T辅助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486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4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