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06:04
【摘要】: 我的这篇论文主要是从宗教哲学的角度对索洛维约夫的思想进行阐述的。索洛维约夫虽然主要被定位为宗教哲学家,但这并不表明他对一般哲学问题没有研究,其实无论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他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西方哲学更是精通,他的硕士与博士论文都是以批判西方哲学为内容的。我之所以选择他的宗教哲学思想作为对象,主要是因为:第一,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富有俄罗斯民族特色,可以说在世界哲学领域独树一帜。第二,国内对此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不像从一般哲学的角度对他进行研究,已经有人尝试过,如徐凤林教授的《索洛维约夫》就是如此。第三,受资料搜集工作的限制。我搜集的关于他的宗教哲学方面的资料相对于一般哲学思想的资料要全面些。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索洛维约夫的生平介绍(略)。第二部分为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思想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特征。认为索洛维约夫的宗教哲学学说是以“一切统一”这一宗教——形而上学原则为其逻辑起点,通过分析包含在一切统一原则中的“统一”与“一切”这两个极端的对立统一关系,然后将它贯彻到世界历史的各个领域而建立起来的。因此,“一切统一”概念对于索洛维约夫的学说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不了解这个概念,就不可能理解他的学说。索洛维约夫的宗教哲学学说是依靠三分式的模式作为基本架构构建起来的。我们在他的学说的很多组成部分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三分式,如,宇宙进化和众神起源的三个阶段,存在者的三种基本存在方式,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基本形态,宗教启示的三个阶段等等,这明显是受黑格尔的三段式影响的结果。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思想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世俗性,即它虽然是从宗教原则出发的,但落脚点则是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共同实现。这与其他宗教思想总是将人类的幸福寄托在天上世界的人类幸福观有根本区别,并且他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与主体地位,赋予人以自我救赎的主动权。 第三部分为完整知识论。索洛维约夫认为,真正的知识应该是完整的知识,所谓完整的知识就是神学、哲学与科学三者的有机综合。这种有机综合不同于三个学科的机械拼凑,在这样的综合里,我们不可能找到其中任意单独的一个学科。我们从未知的综合的任何一个成分出发,都可以求得这种综合。例如,实证科学当它上升为真正的体系时,就会转化成完整知识;哲学当它克服了自己的片面性之后,也就成了完整知识;同样,神学在克服了自己的局限性之后,也会成为完整知识。因此,完整的知识也可以称为完整的科学,或者完整的哲学与完整的神学,在这里,差别只在于出发点不同,叙述方式不同,结果和肯定的内容则并无二致。神学、哲学与科学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概括为: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帮助我们获得对真理的认识。神学就其绝对性质讲,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因为它决定着完整知识的最高本原和最终目的;经验科学就其物质性质讲,可充当外在基础,同时是最高本原最大限度的运用或实现;哲学就其以形式为主的性质讲,表现为整个体系的中介或普遍联系。 完整知识的根据主要在于它的对象是存在物,,而不是存在。索洛维约夫将存在物与存在两个概念严格区分开了,他认为存在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作为主体的实在属性的存在,另一种是作为实在谓项的语法谓项的存在。这两种含义截然不同,不能混淆。而存在物则是自身具有存在的肯定力量之物,它包含三个要素:即原子、活生生的力量(单子)和理念。存在物分为基本存在物与绝对存在物,基本存在物的全体构成了一切,它们的内在统一则构成了绝对存在物。绝对存在物本身则拥有完整性,其本身虽然永远不能变成多数,却拥有一切多数,因而以这种存在物为对象的知识无疑是完整的知识。历史上的各种哲学理论之所以都具有片面性,原因就在于它们都不是将绝对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而是将它的表现——存在作为自己的对象。 索洛维约夫还分别对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与神秘主义三种哲学进行了分析,认为前两种哲学殊途同归,最终都会走上自我否定的道路,只有神秘主义承认哲学的对象有其绝对的现实性,它既不依赖于外在物质世界的实在性,也不依赖于我们的思维,相反,“这种现实性把真正存在物的实在性赋予这个世界,而把真正存在物的观念内容赋予我们的思维。”但神秘主义只能充当真正哲学的基础,它本身还不能构成真正的或综合性的哲学的(即完整知识或自由神智学的)体系。因为它有其局限性,即它只确认一种具有内在绝对可靠性形式的直接知识,它所肯定的只具有直接实体性的存在物,只能被同样直接的情感或信仰所感知,而对作为观念的存在物的客观发展,神秘主义或者加以忽略,或者坚决否定,把知识的一切对象性的和观念性的内容统统归结为人类智力的主观幻想。另外,它还缺乏逻辑思维的证明与经验事实方面的确认。 此外,索洛维约夫还对怀疑主义进行了驳斥,因为完整知识遭到了怀疑主义的挑战,怀疑主义分为流行的怀疑主义与学院派怀疑主义两类,前者从我们人类智力的有限性角度、后者从三个方面对完整知识提出了质疑,因此,不驳倒怀疑主义,完整知识的理论就不可能真正被确立。而一旦驳倒了怀疑主义,就意味着从反面为自己存在的根据提供了证明。 怀疑主义的三个论点概括起来就是,将存在物与现象绝对对立起来,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断言我们的认识只能达到现象,而绝不能达到存在物本身。索洛维约夫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认为,真正的存在物不是特有的、简单的和模糊不清的实体,它具有现实的和完满的存在的所有力量;现象不可能和存在物分离,存在物可以通过其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被认识;我们的认识形式的主观存在,不妨碍这些形式与认识主体范围外的独立实在想符合;如果我们的认识的所有因素都是表象或映象,那么它们所表现的或描述的就是存在物,因此存在物通过它们即可被认识。 完整知识论的不足在于它混淆了几个不同的概念,它认为智力附加给感觉的“预先存在于自身中的形式”,同时又隐藏“在我们精神的不可见的无意识的深处”。索洛维约夫说:“我把现象理解为本质的可知性、它的对象性或为他物的存在;我把自在的存在物理解为该存在物本身,因为它不属于他物,即它自有其应有的现实性。由此直接得出这些范畴的相互关系,并且决不可能把其中的一个范畴完全强加给形而上学本质,而把另一个同样绝对地只赋予我们的现实经验世界,从而使这两大领域分离,使一者对另一者绝对格格不入。”但是,如果“现象是本质的可知性”,而索洛维约夫所谓的“存在物”又是指“同样的本质,因为它不属于他物”,那么由此应该“直接得出”存在物本来的不可知性和不能将信仰作为整个先验的认识过程的完成阶段而包括在“三阶梯式的知识”过程中。 第四部分为神人论。神人概念既可以作为名词理解,也可以作为动词理解。作为名词理解时是指具有神性的人,这是强调人的高尚性与精神性,表明了人的超越性与绝对性的一面;作为动词理解时则反映出索洛维约夫的社会历史发展观,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克服人与上帝之间的分裂,使人逐渐回归上帝,最终与上帝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人逐渐被神人化的过程。索洛维约夫认为,人本质上具有神性,在一开始与上帝是统一的,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接受并携带着神的永恒的理念,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来源和存在,他不可分割地与外部自然界相连,所以,他是神与自然界之间的中介。神的统一原则就是依靠人这一中介来向自然界贯彻的,人靠着在意识里与神相通,也拥有一切统一原则。然而,人由于自己个性的绝对性与自由本质,他也希望像上帝那样自主地即从自己出发拥有一切统一原则,于是,他便独立于上帝,在上帝之外肯定自己,在自己的意识里远离上帝,最终与上帝分离,这就是人的堕落。 人因自己的堕落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物质原则的统治。他自己仅仅成为一个事实,而不再是自然世界里的统治中心,他成了众多的自然存在物中的一个。于是这个世界不再用他所能理解的语言说话了,也不再理解他的语言了,不再听他的话了,人的意识世界陷入混乱。在外部自然界起作用的,在人的内在统一之前就达到了人的意识里的那些组织原则,重新抛弃了人,人的意识成了寻找自己的内容的简单形式。在这里,这个内容(一切统一)因此就成了外在的东西,意识需要重新把它变成自己的,需要重新接受它。这样意识对绝对内容的内在接受就构成了一个新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神人化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目的。 本文还指出了索洛维约夫的神人观与基督教神人观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为:(1)两者虽然都认为神性和人性可以结合在一起,但对这种结合中人的范围却有着不同的规定;(2)两者虽然都以拯救人类为目的,但对拯救含义的理解存在着差异;(3)两者的救赎方式也存在着差别。 神人论似乎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它断言世界灵魂的堕落是不应该的,因为它造成了自然世界的不应该的状态,这种状态与神的完善的原则是不相符合的。消除这种不应该的状态构成了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同时在它那里,世界灵魂堕落所造成的自然界的分裂对于神来说,似乎又是必需的,因为这为神发挥自己的作用提供了条件。神可以利用这种分裂存在的这个否定行为发挥自己积极的反作用,显示自己联合的力量。另一方面,在它那里,人类与神的结合,达到神人类,是自由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强制、必然的结果。“同时,对于它来说,达到神人类的神人过程似乎又是必然的、被决定的进化过程。”这一进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原初的人——人类的原型阶段,这时的人还没有从神的生命的永恒统一中分化出来,自然的人——堕落了的人阶段与精神的人——神人阶段。这一过程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历史必然性。 第五部分为神权政治论。所谓神权政治,就是实行祭司、国王与先知三种权力共同统治社会的政治体制。它的目的是要强化神权的作用,实现人与神之间的内在结合,从而构造出完整的、有机的社会整体。索洛维约夫认为,从人的根本意志或从人对客观幸福的追求中可以得出人类社会联盟的三种基本形态:经济社会、政治社会与精神社会。经济社会主要具有物质意义,它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政治社会主要表现出形式特征,它构成经济社会与精神社会的中介;精神社会则具有完整的和绝对的意义,它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完善的社会应该是这三种社会形态组成的自由和内在的联盟,是一个完整的机体,他称之为自由的神权国家或整体社会。其中的精神社会或教会代表的就是神权,政治社会或国家代表的就是世俗权力。 索洛维约夫认为,在自由的神权国家中,世俗权力并不是与神权拥有相同地位的,最高权威属于神权,而不是世俗权力。这是因为教会是神人之体,在它之中有某种低级力量中所没有的东西,它具有宗教优越性,即它是为神的事业提供特殊服务的。但在达到自由神权国家之前,由于自私自利的恶的原则的作用,神权与世俗权力之间的这种主次关系经常被破坏,它们为各自的利益经常发生斗争,给人类造成了许多痛苦与灾难。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克服恶的原则的诱惑,使自己的意志服从神的意志,与之一致,在自己的神性人化后使自己的人性神化,即实现自由的神权国家,始终是追求的目标。 要实现自由神权国家的目标,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教会的联合,二是依靠崇高的神的世界的天启,而能够接受天启的民族就是俄罗斯。 从上述实现神权政治的途径,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显得比较空泛,并不具有实际上的可操作性。教会的联合最终被归结为善良的意志行为;能够体现第三力量的俄罗斯民族的所有努力最终也只是被简单地归结为放弃自己的民族利己主义这样一种无力的呼吁。为什么索洛维约夫不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现途径呢?是他的智力不允许,还是他不愿意?显然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于他提出的神权政治的理想本身所具有的乌托邦性,也就是说,神权政治的理想虽然诱人,然而却无法实现。别尔嘉耶夫说:“他的神权政治是真正的宗教乌托邦,它按照皇帝、最高主教和先知三方的模式构造,就此而言是很具唯理主义色彩的。” 第六部分为索菲亚学说。索菲亚一词在索洛维约夫那里有几种含义,有时指被产生的统一,有时指永恒的、完善的人类机体,有时又指世界灵魂。可以说,他的索菲亚学说基本上就是由对这几种含义的具体解释所构成的。因此,他的索菲亚学说并不具有其他学说的那种形式上的完整性。被产生的统一也可以说是表现出来的、得到实现的神的一切统一的理念,它与作为神的理念的一切统一相对,他称神的这种一切统一理念为起作用的或产生的统一。所谓世界灵魂,是指一切被造物的活生生的中心或灵魂,它同时是神的现实形式——被造存在的实在主体和神的作用的实在客体。因此,它是众多的活的存在物与神的绝对统一之间的中介。这个灵魂参与神的统一,同时包含着一切众多的灵魂,这就是一切统一的人类。 索洛维约夫之所以用索菲亚来阐述自己以上思想,主要因为:第一,他自己有过三次索菲亚体验,使他产生了一种索菲亚情结。第二,索菲亚在俄罗斯具有圣母的形象,一直受到俄罗斯民族的尊崇,它渗透在他们的传统文化之中。 但总起来看,他的索菲亚学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陷,所以叶夫多基莫夫说:“为了填平造物主与造物之间的鸿沟,索洛维约夫引入了他的索菲亚学说,但其义理含糊且缺乏连贯性。”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15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昕;索洛维约夫法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明虹;20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珊珊;《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中美狄亚形象的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玉辉;索洛维约夫人学思想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3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13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7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