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李贽“异端”思想的伦理内蕴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19 18:01
  李贽一生致力于反对名教纲常对自然人性的抑制和对民众基本权利的褫夺,他以直面生死的理论勇气痛陈了程朱理学的种种迂腐僵化,深入揭批了伪道学的空洞乏用和道学家的伪善面目。在人性论上,他把“私心”纳入“童心”的合理范畴,肯定“人必有私”,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对人合理欲求的扼杀;在是非观上,他反对泥古尊孔,“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张“是非定于童心”,以社会功利主义价值观作为评判是非得失的价值标准;在平等问题上,他倡导圣贤平等,男女平等,君民平等,否定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在人才观上,他赞奸颂宄,主张人尽其才,唯小人最多才,唯儒者不可治天下;在自由观上,他推崇狂者胸次,反对“德礼刑政”和“条教禁约”对人个性的抹杀,强调自作主张,自由发展。 李贽以启蒙思想者的先知先觉,深刻洞悉时代矛盾,认真反省传统文化,鞭挞种种世弊流俗,致力于从道德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理性重建。他极力倡导的独立人格,公平观念,批判精神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那个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在李贽伦理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掀起了一场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中国伦理思想的近代化转型。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使他没有从根本上提出一套系统化的理想社会...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的依据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3.1 选题的创新点
        1.3.2 选题的研究方法
2 李贽“异端”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
    2.1 李贽“异端”思想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
        2.1.1 明朝中晚期社会矛盾激化
        2.1.2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1.3 沿海贸易的发达
        2.1.4 思想文化的活跃
    2.2 李贽个性特征及师友影响
        2.2.1 个性的叛逆和率性而为
        2.2.2 “心学”、佛、老、泰州学派等的影响
3 李贽“异端”思想的伦理内蕴
    3.1 日用基础之上的自然人性论
        3.1.1 “最初一念之本心”之童心说
        3.1.2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3.1.3 “人必有私”的人性论
    3.2 以“真”破“伪”的伦理标准
        3.2.1 对“道统”传承提出异议
        3.2.2 “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是非观
        3.2.3 是非定于童心
    3.3 “致一”的平等精神
        3.3.1 “大道不分男女”之妇女观
        3.3.2 “圣人与凡人同”
        3.3.3 “等贵贱”的君民观
        3.3.4 “以义交之”的君臣观
    3.4 “立新论”、不“践迹”的创新精神
        3.4.1 “庇人而不庇于人”之豪杰观
        3.4.2 赞“奸”颂“宄”的人才观
        3.4.3 反对“执一”
4 对李贽“异端”思想的伦理评价
    4.1 李贽“异端”思想的伦理价值
        4.1.1 对“圣道”和“理学”的批判
        4.1.2 促进自由平等意识的觉醒
    4.2 李贽“异端”思想的伦理局限
        4.2.1 对“心学”的固守
        4.2.2 夸大了“自治”“任性”的作用
5 李贽“异端”思想的当代启示
    5.1 把握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
    5.2 维护自由平等,完善民主制度
    5.3 公利私利并举,全面建成小康
    5.4 坚持德才兼备,推进人才强国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65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65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5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