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当代唯物主义的心理因果性难题及其解答

发布时间:2023-03-22 22:17
  “意识或心灵的原因作用如何可能”这一心理因果性难题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科学和常识碰撞和激荡的结果。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理结果的原因都是物理的;常识却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即一种物理的结果)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由此形成的两个命题,“物理结果有物理的原因”和“物理结果有心理的原因”,迫使我们从哲学上反思:对于同一个物理结果而言,它的物理原因和它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关系,二者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无论是当代唯物主义的心灵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在这一问题上都面临着一个二难选择:如果坚持心理的原因与物理的原因是相同的,就会陷入同一论或还原论,即一种庸俗的唯物主义;如果坚持心理的原因与物理的原因不同,似乎又会沦为某种形式的二元论,从而丧失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尽管当代的心理因果性难题是副现象论者向当代唯物主义的心灵哲学提出的,但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的严峻挑战。 当代唯物主义的心灵哲学对于心理因果性难题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极大地深化和拓展了人们对心理因果性的理解,它用以破解心理因果性难题的策略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因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此同时,用它的某些哲学理念、思...

【文章页数】:2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从对话中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之路
第一章 心理因果性研究的缘起和当代研究的重心
    第一节 心理因果性研究的缘起
        一、实体二元论
        二、心身相互作用论
        三、心理实体的因果有效性难题
    第二节 当代心理因果性研究的重心
        一、事件一元论
        二、属性二元论
        三、心理属性的因果相关性难题
第二章 心理因果性的三个当代难题
    第一节 心理异常性与心理异常性难题
        一、异常一元论
        二、心理的异常性
        三、异常一元论的副现象论质疑
    第二节 心理属性的非还原性与因果排除难题
        一、异常一元论走向取消主义
        二、功能主义走向局部还原论
        三、因果排除难题
    第三节 意向心理内容的外在性与“外在主义威胁”
        一、意向心理内容的外在性
        二、外在主义威胁
第三章 心灵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第一节 物理主义的涵义及分类
        一、相关概念辨析:“物理主义”、“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
        二、物理主义的“物理”范畴
        三、物理主义的分类
    第二节 还原的物理主义
        一、行为主义
        二、类型同一论
    第三节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
        一、机器功能主义
        二、小人功能主义
        三、目的论功能主义
    第四节 取消主义和解释主义
        一、取消主义
        二、解释主义
第四章 心理因果性的“形而上学问题”
    第一节 因果关系
        一、休谟论因果关系
        二、因果关系的现代规则观
        三、因果关系的概率论
        四、因果关系的反事实理论
        五、因果关系的标记传递理论
        六、因果关系的守恒量理论
    第二节 同一关系
        一、同一关系在心理因果性研究中的地位
        二、同一关系的类型:数目同一性和性质同一性
        三、同一关系的特征
        四、同一关系的标准
        五、关于事件的同一性
第五章 心理异常性难题的化解
    第一节 勒普尔和洛伊尔反事实标准
        一、对因果相关属性的法则学特征原则的批判
        二、对因果不相关属性的反事实判定标准的批判
        三、两种因果相关性与因果相关属性的反事实标准
        四、因果相关属性的反事实标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福多的法则学充分性标准
        一、揭示副现象论论证及其推论的荒谬性
        二、因果责任属性的法则学充分性标准
        三、意向因果律与心理属性的因果责任
    第三节 霍根论跨世界的相干相似性标准
        一、对索萨—德雷斯基作为相关性标准的批判
        二、对作为相关性的两种错误标准的批判
        三、因果相关属性的跨世界的相干相似性标准
        四、心理属性的随附相关性
    第四节 麦克庸纳的“共例示”原则
        一、共例示原则与心理事件的因果有效性
        二、心理属性的“解释”有效性
        三、作为因果解释的理由解释
    第五节 麦克劳克林对心理属性副现象论的逻辑消解
        一、重构副现象论者的逻辑论证
        二、类型副现象论者的论证的逻辑问题
    第六节 戴维森的自我辩护及反对者的再反驳
        一、随附性原则与异常一元论的相容性
        二、对心理事件的因果有效性的辩护
        三、对心理属性的因果相关性的辩护
        四、批评者们对戴维森回应的再反驳
第六章 因果排除难题的化解
    第一节 对因果排除论证逻辑自洽性的质疑
        一、因果排除原则中的“充分原因”概念不明确
        二、因果排除原则不能运用于心理因果关系
    第二节 因果排除论证的普遍化质疑及其引发的争论
        一、因果排除论证的普遍化质疑
        二、由普遍化质疑引起的第一次交锋
        二、由普遍化质疑引起的第二次交锋
    第三节 金在权的功能还原模型
        一、内格尔经典还原模型的问题
        二、功能还原模型的还原策略
        三、金在权对功能还原模型的评价
    第四节 特普同一论的解决方案
        一、特普范畴与特普一元论
        二、特普一元论对因果排除难题的化解
        三、对特普解决方案的质疑与罗布的回应
    第五节 构成物理主义对排除问题的消解
        一、克里普克对唯物主义的批判
        二、构成物理主义对唯物主义的辩护
        三、构成物理主义对心理副现象论的化解
    第六节 解释与心理解释的自主性
        一、贝克论解释相对于因果关系的自主性
        二、久利克论心理因果解释的自主性
        三、雷蒙特论心理因果解释的独特性
第七章 外在主义威胁的疏解
    第一节 关于意向因果力的个体主义与反个体主义之争
        一、争论的基础和焦点
        二、个体主义:意向心理内容不具有因果力
        三、反个体主义:意向心理内容具有因果力
    第二节 目的论语义学论心理内容的因果作用
        一、新目的论的“目的”范畴
        二、目的论的因果性学说
    第三节 信息语义学的意向因果理论
        一、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与信息语义学
        二、对副现象论的回应与意向性的因果效力
        三、“成分战略”和“两类原因”与外在主义威胁的消解
        四、意向因果性研究的形而上学意义
    第四节 宽功能主义论宽内容的解释价值
        一、因果无效属性的因果相关性与程序解释
        二、宽功能主义与宽内容的解释价值
第八章 发展马克思主义心理因果性学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心理因果性学说阐释中的问题
        一、在意识和大脑关系方面的问题
        二、在形而上学的因果关系方面的问题
        三、在意识的“能动性”方面的问题
        四、在心理因果性方面的问题
    第二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心理因果性学说
        一、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心脑关系学说
        二、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因果关系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能动性”的正本清源
    第三节 发展马克思主义心理因果性学说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心脑关系学说的前沿化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因果关系学说的当代化
        三、破解心理因果性难题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情况简介



本文编号:3767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67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