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30 04:16
  贫困作为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是全人类普遍的问题。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时代性的普遍贫困问题进行了剖析,其反贫困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尤其是人类解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理论资源。但是马克思对反贫困的思想并没有进行集中论述,而是散见于其各个文本中,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性分析与整理。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是逐渐发展与完善的,他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及黑格尔的改造,创造性提出了自己的反贫困观。马克思没有对贫困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但是根据其论述,可以将贫困的表现概括为物质贫困、精神贫困、相对贫困及绝对贫困。从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可以看出贫困发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贫困陷阱,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加剧贫困固化,意识形态的渗入产生内发性贫困,自然资源匮乏造成原初性贫困。从价值论角度来讲,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根本诉求在于实现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对于反贫困的具体实现路径,马克思提供了多种方式,即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作用,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加强文化教育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随...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理论意义
        3.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概况
        2.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研究创新点
一、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出场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一)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时代背景
        1.贫困问题是人类普遍的问题
        2.贫困问题是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问题
    (二)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理论来源
        1.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贫困观
        2.空想社会主义的贫困观
        3.黑格尔的贫困观
    (三)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的发展过程
        1.青年马克思对反贫困问题的初探
        2.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形成时期
        3.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4.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成熟时期
    (四)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1.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是对实践观的深化与发展
        2.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是人类解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是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运用
二、马克思关于贫困主体、表现及其发生原因的考察
    (一)贫困的主体
        1.个体贫困
        2.阶级贫困
        3.社会贫困
    (二)贫困的表现
        1.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
        2.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三)贫困发生的原因
        1.资本逻辑主导的生产方式引发贫困陷阱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加剧贫困固化
        3.意识形态的渗入产生内发性贫困
        4.自然资源匮乏造成原初性贫困
三、反贫困的价值诉求及其实践路径
    (一)反贫困的必然性
        1.人在递增的需要中反抗贫困
        2.人在劳动实践中确证人自身
        3.人在丰富的社会关系中实现自身
    (二)反贫困的路径
        1.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作用
        2.大力发展生产力,奋力迈向共产主义
        3.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推动制度不断完善
        4.加强文化教育建设,构建脱贫意识
        5.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返贫现象
    (三)反贫困的最终归宿
        1.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2.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
        3.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四.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延展
    (一)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在中国的延续
        1.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逻辑
        2.逐步深化发展性思维
        3.坚持结构优化与制度保障
    (二)新时代反贫困思想
        1.脱贫攻坚的目标:共同富裕
        2.脱贫帮扶的主体:三位一体
        3.脱贫攻坚的关键:精准扶贫和精神扶贫
    (三)中国反贫实践的价值内核
        1.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为世界反贫困实践提供了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75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75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