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周易》符号系统的逻辑与认知结构初探

发布时间:2023-04-01 00:28
  《周易》思想的研究历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影响广泛而深远,两千年来对其注解的论著颇丰,涉及范围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内容,可谓浩繁冗杂。本文以出土和传世文献为基础,结合目前专家学者的文本解读的研究成果,拟对其象、数、辞三个符号系统的内在关联和结构,从逻辑与认知这一向度进行梳理和评析。全文共三章开展对问题的讨论。第一章,基于考古史料,对《周易》八卦卦象到阴阳符演化过程进行梳理;第二章,对《周易》由“九六”数符、“阴阳”象符、卦爻辞辞符三大系统组成的符号形态结构进行阐释,并从“六书”、语言哲学的角度对三者结构和关系进行探讨;第三章,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周易》内在性的核心思维结构——直观象思维模式,认为这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慨念化逻辑思维的认知模式。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出土文献综述
        二、传世文献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周易》符号的演化
    第一节 早期的图像符号
    第二节 考古中数字卦的发现
    第三节 从八卦卦象到阴阳符的演化
第二章 《周易》符号系统结构
    第一节 数、象、辞符号系统
        一、“九六”数符系统
        二、“阴阳”象符系统
        三、文辞符系统
    第二节 象与辞符号系统的渊源
        一、汉字构形学角度解读《周易》符号系统
        二、象与辞符号系统的关系
第三章 《周易》符号系统的逻辑与认知
    第一节 《周易》符号系统的逻辑
        一、符号学视域下《周易》符号系统的逻辑
        二、广义论证视域下的《周易》符号系统的逻辑
    第二节 《周易》符号系统的认知
        一、《周易》的“象”
        二、以“易象”为本位的《周易》认知模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76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76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