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1 21:08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对分工的研究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诞生的出发点。因此,对分工这一具有多重属性范畴的研究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思想转变的桥梁。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研究出发,以分工自身的属性与发展为切入点,厘清其在社会中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最后,通过分析阐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具有的特殊局限性和后期对自身的局限的完善。正是对分工从经济学、哲学的双重研究角度出发,马克思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分工思想。对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研究为我们把握唯物史观的形成以及马克思对资本的初步批判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论文的研究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基础,分别从三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分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理论渊源。现实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中蕴含的分工思想的研究逐步开启了自身的分工思想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果,为马克思思想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系统逻辑。马克思从现实的历史出发,阐明了分工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分工属性的分析初步阐明了分工与生产力和交往形...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分工思想研究的时代背景
        1.欧洲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2.社会阶级矛盾的迅速激化
    (二)《形态》分工思想的理论背景
        1.古典经济学谱系的分工理论
        2.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工理论
    (三)《形态》前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理论探索
        1.对分工与异化的探索
        2.对分工与交换问题的探索
        3.对分工在社会中的作用探索
第二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思想的系统阐述
    (一)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1.两性差异下的自然分工
        2.生产与交换下的自发分工
    (二)分工发展的两重逻辑
        1.建立在所有制形式下的抽象分工逻辑
        2.建立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现实分工逻辑
    (三)分工所体现的三重属性
        1.分工体现的生产力属性
        2.分工体现的生产关系属性
        3.分工与私有制相依存的同一属性
    (四)以分工为导向的三重批判
        1.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2.对资产阶级统治权力的批判
        3.对资本主义国家--虚幻的共同体的批判
    (五)分工的未来—“消灭分工”
        1.“消灭分工”的具体语境
        2.“消灭分工”的具体内涵与途径
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局限性及其自我超越
    (一)《形态》中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局限性
        1.对不同分工形式的混淆
        2.以分工来解释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本质
    (二)《形态》之后马克思分工思想的自我超越
        1.对蒲鲁东形而上学的分工思想的批判
        2.对社会分工与工厂内部分工的明确区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89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89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d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