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惠施“历物之意”中的符号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17 19:58
  符号学是以符号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符号在符号学中占据着核心位置。中国先秦语境中“名”的概念与语言符号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名家代表人物惠施的“历物之意”是专注于作为中国汉语言符号——语词的思辨学说。“历物之意”十个命题主要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绝对概念”的符号不可指,也就是“无所指”的语义学思想;二、相对概念因符号使用者思维方式和所处环境而发生转化的语用学思想;三、“今”“昔”作为时态语词,对于“适”“来”等动词具有隐含的规定的语形学思想。本文参稽诸家,在展开解释“历物之意”内涵的基础上,对其中所体现的符号学思想进行整理和说明。这对于现当代构建新的中国哲学理论体系尤其是中国语境下的语言学和符号学,推动中国传统思想的国际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界有关惠施思想研究评述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符号学到惠施“历物之意”
    一、符号学和先秦名学的关系
    二、先秦名学以及惠施思想的特殊性
第二章 “历物之意”的具体意涵及其中所体现的符号学思想
    一、“历物之意”十个命题及其划分
    二、历物之意的具体意涵(上)
        (一)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概念之讨论——论1、2、4命题
        (二)语言使用者思维角度的不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转变——论3、6、7、8四个命题
        (三)强调符号使用者自身偏爱或者立场的“我知”——论第9命题
    三、“历物之意”的具体意涵(下)
        (四)以“大同异”理论为基础产生的“泛爱”方法论——论5、10命题
    四、惠施“历物之意”所体现的符号学思想之总结
结语:“历物之意”符号学研究在现当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2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92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