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孔子和马克思“成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9 03:00
  孔子和马克思的“成人”思想研究,本质上是对马克思和儒家两种人学思想的理论特性、价值导向进行梳理和理解,核心问题在于两者在哪些思想上能够会通、又是如何会通的;两者有何区别和冲突,马克思对孔子在成人思想上有何超越之处,从而找到两种伟大思想之间融会贯通的地方,为现代人安身立命、修养心性,提供一种博古通今、贯通中西的智慧。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孔子把“仁”作为人的内在本性,马克思把它确证为“自由”。“仁”和“自由”都是从人本身的视角,来阐释人与动物的区别从而确证人的本质。马克思对孔子的超越在于:孔子所认为的人的本质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本质上是以伦理关系来约束人,以道德教化人,而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以经济关系为核心,更为科学地把握了人的本质。在人的价值问题上,孔子所希望的“君子人格”和马克思“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会通体现为:两者都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人的生存困境所提出的价值理想,他们的人格理想最终都聚焦到每一个个体。马克思对孔子“成人”思想的超越体现在:马克思认为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人要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价值,他对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义,超越了孔子的理想人格,也补充了孔子“成人”思想...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孔子“成人”思想的研究
        1.2.2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研究
        1.2.3 关于孔子和马克思“成人”思想的研究
    1.3 “成人”的内涵和三个维度
        1.3.1 “成人”的内涵
        1.3.2 “成人”的三个维度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孔子“成人”思想的意蕴
    2.1 人的本质——“仁”
        2.1.1 先天内在于人之性
        2.1.2 人性之“仁”
    2.2 人的价值理想——君子人格
        2.2.1 “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
        2.2.2 君子人格
    2.3 如何成人的修养功夫论
        2.3.1 由己
        2.3.2 忠恕
        2.3.3 孝悌
第3章 马克思“成人”思想的内涵
    3.1 人的本质 ——“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 ”
        3.1.1 与动物有所区别的根本属性
        3.1.2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2 人的价值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2.1 异化劳动的时代背景
        3.2.2 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3 如何成人的实践论
        3.3.1 建立真实的集体
        3.3.2 个人占有现有生产力的总和
        3.3.3 人的自我改变
第4章 孔子和马克思“成人”思想的会通
    4.1 关于人的本质的会通——“仁”与“自由”
        4.1.1 立足于人的本质属性
        4.1.2 共同注重自由自觉的生命状态
    4.2 关于人的价值的会通——君子人格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2.1 基于社会现状提出的价值理想
        4.2.2 共同聚焦到个体上的价值理想
    4.3 关于实践性的会通——人的实践性生成
        4.3.1 建构符合人性的理想社会
        4.3.2 共同注重个人躬行实践
        4.3.3 共同注重个性的生成
第5章 马克思对孔子“成人”思想的超越
    5.1 在人的本质论上的超越
    5.2 在人的价值论上的超越
        5.2.1 人与社会的关系
        5.2.2 人与人的关系
    5.3 在人的发展论上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93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93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