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念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28 04:40
  “人是什么”一直被称为哲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西方传统哲学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人背后终极不变的本质,把人理解为一种抽象的脱离现实的具有永恒不变性质的存在物,但是这样的理解下的人与日常经验中的人具有很大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一冲突成为哲学史上的一个难题。而马克思提出的“现实的个人”理念为解决这一难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本论文聚焦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念及其内在逻辑,试图厘清“现实的个人”涵盖的形成背景、思想特性、逻辑演变和重要意义。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这一理念经历了一个从追随前人思想到转变观念进而形成全新理念的独立思索的过程。“现实的个人”并非是马克思天马行空的创造,而是其在对思辨哲学中的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生成的,是在对社会现实问题不断反思中生成的。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脱胎于社会现实问题,是在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中、在工人革命运动的影响中产生的;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念凝练于西方传统人学思想,是在对人本主义思想、青年黑格尔学派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念是家庭及其本人影响的结果,是马克思家庭环境以及马克思本人对人的自由重视的结果。这一理念的形...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念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现实的个人”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
        二、工人运动的爆发
    第二节 “现实的个人”理念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复兴
        二、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兴起
        三、空想社会主义对人的发展的畅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个人经历对“现实的个人”理念形成的影响
        一、马克思家庭及其学校教育的熏陶
        二、马克思对人的自由的重视
第二章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念的逻辑演变
    第一节 “现实的个人”理念的孕育
        一、对黑格尔“自由理性人”的汲取
        二、苦恼的疑问:理性自由与现实自由的矛盾
        三、对黑格尔“无人身的理性”的批判
    第二节 “现实的个人”理念的初步形成
        一、对费尔巴哈“自然感性人”理念的扬弃
        二、对“异化劳动理论”合理性的反思
        三、对思辨哲学的全面反思
    第三节 “现实的个人”理念的最终形成和发展
        一、 “现实的个人”理念的最终形成
        二、“现实的个人”理念对工人革命的指导
        三、“现实的个人”理念的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念的思想特性
    第一节 “现实的个人”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一、生产劳动实践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方式
        二、 “现实的个人”是进行人自身生产的人
    第二节 “现实的个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一、 “现实的个人”是自然存在物
        二、 “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存在物
    第三节 “现实的个人”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一、 “现实的个人”是具有个体性的人
        二、 “现实的个人”是具有群体性的人
第四章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念的意义
    第一节 对传统人学形而上学思维范式的超越
        一、传统人学的形而上学思维缺陷
        二、 “现实的个人”理念的思维范式转变
    第二节 对人的发展理论转变的推动
        一、传统人学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化预设
        二、“现实的个人”理念关于人的发展的现实化
    第三节 对社会历史观转变的促进
        一、传统人学对社会历史的遮蔽
        二、“现实的个人”理念对唯物史观确立的推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803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03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b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