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本雅明救赎观解析

发布时间:2023-05-03 13:18
  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革命、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带来的破坏性后果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本雅明进行较为系统的救赎性批判。 瓦尔特·本雅明,在20世纪西方的思想家中,无疑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其思想具有深邃、复杂的特点,艰涩的语言风格使他的思想成为了不同“张力”的集合体。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忧郁流亡气质,其中弥赛亚共产主义思想,和他互为同事的阿多诺就曾评价他说,他的思想中具有大量的形而上的东西。但是对于他的思想褒贬不一,在后世对他的评价中,就有“消除边界,跨越鸿沟”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寓言家,在本雅明的《歌德的〈论亲和力〉》一书中,明确的提出了“明亮之光”、“柔和之光”,其救赎的思想一直贯穿他的整体写作和思想当中,本文从救赎的角度对他的思想进行评析。 本文以本雅明的上帝语言为切入点,对它进行详细的阐述,然后分别从第二、第三、第四章节对救赎观念的形成、发展、影响及其启示,分析本雅明思想的整体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为日后研究本雅明思想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救赎时间与上帝语言
    第一节 救赎时间
    第二节 语言类型
第二章 救赎观念的形成
    第一节 救赎观念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救赎观念的产生过程
    第三节 救赎观念产生的形式
第三章 救赎观念的发展
    第一节 对历史观的批判
        1. 双重救赎观
        2. 动态历史观
    第二节 体验论角度的救赎
第四章 本雅明救赎观念的影响与启示
    第一节 对救赎方式的影响
    第二节 对历史观的影响
    第三节 本雅明思想的启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06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06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6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