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王阳明的身心观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6
  中国儒学自先秦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方面就是被孔子称作“为己”的身心修养,后来被思孟学派继承和发展,在宋明以后的儒学尤其是心学一系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王阳明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的身心思想之根本的出发点:第一,身心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是一个整体。在规范意义上,身是心的功能,心是身的主宰,身心相互作用,相互表现,而从其本原层面上,精气神实质为一,因此身心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第二,在现象层面上,身心又是分离和对立的,是小体与大体、私欲与德性、人性与天理之间的分别和对立,如何克服这种在日常中、在现象层上的身心对立和冲突是儒学身心修养的核心问题。但是身心是统一在人体中的存在,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在融通整体中对立,又在冲突对立中渗透的关系,最终它都反映在人的意识层面,因此个人身心修养的核心在人的意识层面,以之为出发点进行自我调整,从人心(人欲)到道心(天理),身心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转化为心灵问题,其途径与表现就是定心与安身,最后达到身心一体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状态,既然以心为主导,其具体修养就是立志持志。志即“心之所之”是思想的定向,在这个定向...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绪论
    一、身心关系
        (一)、笛卡尔主义和行为主义
        (二)、从心理学哲学到身心治疗
    二、知行合一与自由意志
        (一) 自由意志的概念
        (二)、康德的自由意志及其批判
        (三)、作为人格的自由与阳明的知行合一
    三、认知与体知
        (一)、"致良知"学与体知
        (二)、德性之知与身心气质的变化
第一章 身与心
    一、主宰与官能
        (一)、身与心的自我规定
            1、感官四肢是身
            2、心是主宰
        (二)、知觉是心:心身的相互规定与官能表现
    二、定心与安身
        (一)、定心与治身
            1、真己:从身到心
            2、从心到心:人心、道心与澄明之中
        (二)、心定身安:精一与端拱
    三、志气相依与通达
        (一)、持志:养气与辟气
        (二)、定气与定心:动静一如与心、性、气的贯通
第二章 心与物
    一、物、身物与事物
        (一) 物的概念
        (二) 身物与事物
            1、身物
            2、事物与事务
    二、意用之物
        (一)、穷理:心物之交接
        (二)、诚意与意用之物
    三、知觉感应与心体之物
        (一)、知觉感应与心物同体
        (二)、心体之物与性无内外
            1、良知生物与心体澄明无滞
            2、性无内外与亲民爱物
    四、心物问题
        (一)、王阳明与贝克莱的感知方式
        (二)、事实的世界与事物的世界
        (三)、"物的"概念思考
        (四)、关系实在:多元世界与公共世界
第三章 知与行
    一、知与良知
        (一)、朱子的知觉和知识之"知"
        (二)、知即良知
            1、知是心、意的本体
            2、知行合一之知就是良知之知
    二、知行与身心
        (一)、真知是"好"是"诚"
        (二)、良知是"能",自知自行
            1、良知的自我裁断能力—能知处
            2、良知的自我行动能力—能行处
        (三)、诚"意":身心统一、知行同一的工夫
    三、知行相互关系中的身心问题
        (一) 身心的整体与知行的一体
            1、真切笃实之身与明觉精察之心
            2、心者行之始,身者知之成
        (二)、学、问、思、辨与身心的关联
        (三)、身心整体性问题的小结
附考:知行本体的提出
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64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64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