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宋元时期朱子《家礼》的传播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4-06-12 02:41
  作为理学观念投射于社会实践的典范文本,《家礼》在朱熹葬礼复现,至明代被奉为官方士庶通礼的圭臬,并进而影响明清基层社会格局。在此漫长时段中,暗流涌动、发展转折的过程恰好发生在宋元时期。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力量左右着《家礼》的传播与实践,在群体、地域、文本载体等方面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并进而形成了哪些特点,政治生态、学术文化、地域传统之间有着怎样的交互作用。上述皆为解释在明代《家礼》最终跃升为国家礼制并走向更广泛的民间社会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学界目前偏重讨论明代以后《家礼》的发展,对于宋元时期《家礼》传播与实践的关键阶段,则缺乏全面、深入的讨论。第一章介绍了《家礼》的创制背景、复现过程与内容特色,梳理了作为传播载体的注本、变本、日用类书三种形式,认为逐渐丰富的文本载体不仅展现了《家礼》的传播力度,而且也为士庶参考《家礼》提供了多样的渠道。第二章针对宋元日用类书这一特殊载体作专门讨论,揭示在四礼类、家礼门两种框架类型下引述《家礼》文本的理念、方法,呈现从部分摘录到全盘吸纳,兼收古礼、时制、时俗,以及礼图持续增加的特点,有力推动《家礼》礼文由学术性知识向通俗化转变,从而突破空间、宗族、学派和一定社会...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一)《家礼》的真伪与版本
        (二)《家礼》的思想与文化
        (三)《家礼》的传播与实践
        (四)东亚视野下的《家礼》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家礼》的产生与宋元传播的载体
    第一节 《家礼》创制的背景
        一、五代以来的社会风俗
        二、宋人改良社会风俗的举措
    第二节 《家礼》的出现与内容特色
    第三节 宋元时期《家礼》传播的主要载体
        一、《家礼》注本
        二、《家礼》变本
        三、日用类书中的《家礼》
第二章 宋元日用类书中的《家礼》
    第一节 宋元日用类书与引用《家礼》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 宋元日用类书引用《家礼》的情况
        一、“四礼门”框架下引用《家礼》的情况
        二、“家礼类”框架下引用《家礼》的情况
    第三节 宋元日用类书引用《家礼》的特点
    第四节 宋元日用类书的传播与影响
        一、闽北地区刻书业的兴盛与日用类书的刊刻
        二、从《事林广记》的受众群体看《家礼》的传播
第三章 宋元《家礼》传播与实践的群体与地域
    第一节 南宋《家礼》的传播与实践
        一、刊刻与注解:《家礼》文本的传播
        二、践行于日常:黄榦及朱子后学的实践
        三、南宋《家礼》传播和实践的特点
    第二节 元代《家礼》的传播与实践
        一、理学与律法:《家礼》地位的确立
        二、士人与宗族:《家礼》传播与实践的主体
        三、元代《家礼》传播和实践的特点
第四章 宋元《家礼》实践个案研究
    第一节 南方地区《家礼》实践:以浦江郑氏为中心
        一、浦江郑氏的世系
        二、浦江郑氏对《家礼》的改编
        三、浦江郑氏祠制的创举
        四、浦江郑氏实践《家礼》的影响
    第二节 北方地区《家礼》实践:以大名唐兀氏家族为中心
        一、濮阳唐兀氏家族的转向
        二、濮阳唐兀崇喜的《家礼》实践
        三、大名唐兀人李爱鲁的《家礼》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93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93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b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