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礼之用,和为贵”是维护纲常礼教的理论命题——以朱熹的专制主义和谐观为典型例证

发布时间:2017-06-07 02:13

  本文关键词:“礼之用,和为贵”是维护纲常礼教的理论命题——以朱熹的专制主义和谐观为典型例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朱熹以四书为核心经典,以天理为最高范畴,以纲常为核心内容,以中和为理想境域,论证礼与各种范畴的共同属性及内在联系。他从礼为和之节,和为礼之用;礼与天理、仁义、纲常异名同实;礼为各种治道的总称和总则等角度,对儒典的礼乐中和之治作了必要性辩护、可行性论证和理想化描述。他掩盖了一个事实,即儒者之礼乐中,和有其阴毒、冷酷、血腥的一面,却又道出了一个事实,即恪守纲常伦理是要吃苦头的。事实表明,"礼之用,和为贵"是维护纲常礼教的理论命题,堪称专制主义和谐观。中国学术界必须积极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正确途径,避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正确的方针被盲目"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国学""弘扬儒学"的学者们糟蹋。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朱熹 纲常礼教 儒家经典 专制主义和谐观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KZXB1407)
【分类号】:B244.7
【正文快照】: 近年来,众多知名学者夸大“礼之用,和为贵”的现代意义,甚至主张在现代中国弘扬这种专制主义和谐观。本文以朱熹的理论阐释为典型例证,揭示“礼之用,和为贵”命题维护纲常礼教的专制本质。一、礼为和之节,和为礼之用甲骨金文的“礼”字是祭祀仪轨的象形,本义为事神致福的仪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分田;;“天行健”及“地势坤”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分田;;“礼之用,和为贵”是维护纲常礼教的理论命题——以朱熹的专制主义和谐观为典型例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分田;;“专制”问题论纲——关于“重建中国思想史知识体系”的若干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2 张分田;;统治思想视野的中国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理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中国传统和谐观的内容特质与时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8年02期

2 于爱华;古希腊和先秦和谐观之比较[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尹红;;中西和谐观异同比较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20期

4 戴茂堂;杨海军;;伦理学视域下中西和谐观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李晓飞;乔成林;;颁奖晚会下的中西和谐观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6 陈鼓应;;冲突世界中的和谐对话——老子和谐观给世人的提示[J];月读;2013年02期

7 王祖龙;中国古代和谐观的文化还原[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吴宏岐,陈隆文;论先秦人地关系的和谐观[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项毅;;和而不同——论西方古典艺术中的和谐观[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2期

10 朱小明;;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明;;中国传统和谐观的内容特质与时代价值[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2 张智彦;;老子和谐观的生态论意义[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杨坤;;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谐观[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周倩;马莉;;论中国传统的和谐观对国家和社会稳固的贡献[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段学品;;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的和谐观比较[A];孔学研究(第十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榛树;;论江泽民的和谐观[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黄石;;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和谐观[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评论员 艾国松;牢固树立新的和谐观[N];咸宁日报;2007年

2 金涛声 作者为宁波大学教授;中国传统和谐观解读[N];宁波日报;2005年

3 廖奔;简谈中华传统和谐观的批判继承[N];光明日报;2007年

4 刘增禄 胡春燕;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及现代价值[N];青岛日报;2007年

5 肖雨;“求同存异”的和谐观占主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 闫振东;调解——和谐观在司法领域的运用[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记者 李慧莲;树立民本主义的和谐观[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记者  张红岩 通讯员  郭延德;沙河口用和谐观指导审理一起刑事案效果好[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寅;一个沿海城市社区的和谐观[N];中国民族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李钰钧 本报通讯员 曾泽森;保一方平安 促和谐观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明涛;我国社会主义宗教和谐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2 尹德树;传统和谐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3 刘小玲;建国后我党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和谐观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智超;中国传统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高东帅;马克思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D];南华大学;2010年

6 代长彬;马克思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邱美洋;马克思整体和谐观及和谐社会的构建[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刁婷婷;传承与衍生[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礼之用,和为贵”是维护纲常礼教的理论命题——以朱熹的专制主义和谐观为典型例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27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