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张载性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03:07

  本文关键词:张载性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张载著述《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为文本依据,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张载关于万物之“性”的思想。研究中一方面从纵向的思想史发展过程中把握张载所论“性”的含义和特征,另一方面注重从横向的“性”与“太虚”、“天道”、“命”、“心”等概念的关系中凸显“性”的内涵与作用,在个别地方参考了西方哲学的相关观点进行解析。全文分五章,概要如下: 在前人有关“性”的学说的基础上,张载发展出了自己的性论。张载所论的“性”不局限于人性,他认为“性者万物之一源”,性在万物中普遍存在,人与物的区别在于其各自所具之性“通蔽开塞”的程度不同。性在时间上永存,是“长在不死之物”,也是万物之间“感应”关系的内在动因:“感者性之神,性者感之体。”通过“性”的“感”的作用,万物相互影响,组成一个生生不息,变化发展的世界。 张载提出人具有两种性: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得自于天,是纯善的:“形而后有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涵盖人的性格,认知能力,本能,情感等多方面,但它与作为人的道德意志能力的天地之性有明显区别。气质之性是相对天地之性衍生出的概念,人如果通过自身努力而使“善反”,则可变化此气质之性而返归天地之性。于是天地之性所代表的儒家仁义道德被赋予了绝对价值。气质之性解释了恶的来源问题,人如果能变化气质以成性则可逐步走向圣人境界。 张载认为“太虚”与“性”内涵相同,这突出了“性”的“无形”、“有感”、“清通”、“无碍”的特点。张载直言“天道即性”,此观点打通天人,提高了人的尊严与地位,是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在“性”、“命”关系上,张载依《易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说,坚持修身过程的三阶段论,视“尽性”为其中第二阶段,“至命”为第三阶段。主体勉力尽性的最终成就即“受之分”,出此主观能力之外即“命”之必然领域,“受之分”是“性”和“命”的边界。 在论性、心关系时,张载即不顾《易传》的天道观立场,转宗孟子“尽心知性”说,承认心的决定性作用,以心为穷理和尽性的根本动力。张载的性、心关系论与性、天道关系论存在冲突,使得道德行为的价值判断依据无法确定。因为若承认天道为第一动力,则依此天道观,人的行为符合“道”的方向为善,否则为恶,善恶由天道的运行趋势决定。但若称“心能尽性,人能弘道”,则道被主体之心所决定,遂不足以成为终极价值判断依据,善恶又须由主体心的道德意志能力实现与否来规定。此外,张载又有“心统性情”说,对朱熹影响较大。 在性、礼关系上,张载认为性内而礼外,礼源于性的内在要求。人未“成性”之前,“知礼”、“守礼”的工夫能够借助外在礼仪规定使人“不畔道”,进而逐步促进人性的圆满实现。张载是荀子以后最重视“礼”的思想家之一,其性、礼关系论同荀子“礼义治恶”说有相通之处。 张载的性论具有“平面化”特征,此特征的表现是:张载重在强调人与万物同得于天的“天性”,有意或无意地对以种、属为单位的各类物的本性存而不论。这导致了其性论上的困难:既然天性即天道,天道作为根本决定力量已经以“天性”的形式贯彻于万物之中,此绝对同一的“天性”逻辑上不可能产生“通蔽开塞”等差别,于是人与物无法从根本上区分。对儒家哲学而言,不能区别人与物是一个明显的理论不足之处。 张载以性为核心建立了天道性命相贯通的天人合一论,其合天人的公式为:天道=天性,天性=人性,太虚=性,尽性=命。人性核心保证了其整体理论围绕人展开,回答了人是什么及人应当怎样做的问题。 在“有无混一之常”的思路下,张载确立了性本体论。张载的性本体论并不圆熟,因为张载哲学中性的本体作用不是由性对其他范畴的决定实现,而是通过将性与其他范畴相“合”,即同质化认定实现。诸范畴间缺乏严密逻辑基础的相合造成了其性论上的缺陷:气化宇宙之性与道德人性的冲突。这是因为张载所论的性中既包含了有形质的气,又有儒家所强调的仁义道德等精神性内容,但实然的形质化的宇宙的任何原理都不可能推导出应然的仁义道德等伦理内容,气化宇宙之性与道德人性不可能协调共存于其“有无混一”的性中。
【关键词】:张载 天道 天人合一 道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4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文献综述9-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张载性论的思想渊源13-17
  • 一、“性”概念的演变13-15
  • 二、佛教带来的思想冲击15-17
  • 第二章 性的含义、特征与结构17-23
  • 一、“性”在张载著作中的诸含义17-19
  • 二、性的特征19-20
  • 三、性的结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20-23
  • 第三章 性与其他范畴的关系23-36
  • 一、性与太虚23-25
  • 二、性与天道25-28
  • 三、性与命28-32
  • 四、性与心32-34
  • 五、性与礼34-36
  • 第四章 张载性论的特征36-42
  • 一、平面化的天性论36-37
  • 二、天道性命相贯通的天人合一论37-39
  • 三、有无混一之常的性本体论39-42
  • 第五章 张载性论的不足之处42-46
  • 一、气化宇宙之性与道德人性的冲突42-44
  • 二、弥补其不足的思路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8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6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7 徐坤元;曾汝弟;;发扬中国“孝心教育”传统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8 刘志光;;东方和平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特质[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定文;;试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张载性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7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67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