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从“文明”论述到“文化”论述——清末民初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要转折

发布时间:2017-06-23 11:18

  本文关键词:从“文明”论述到“文化”论述——清末民初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要转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文明"与"文化"两词汇在近代中国的来源、演变,及其对历史书写与思想论辩的影响。"文明"与"文化"均为传统词汇,十九世纪中期经由传教士与日本汉译接引了西方civilization(文明)与culture(文化)之概念。1908年颜惠庆的《英华大辞典》与1916年赫美玲的《官话》正式将两词收入辞典之中,建立对等关系,并成为当代汉语的常用语汇。"文明"一观念产生之影响较早,从18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严复、梁启超之著作而迅速传播。此一观念具有西方中心与线性发展的历史视野,在此论述之下西方以外所有的"不文明"之地区只反映了不同程度的"野蛮"状态。受到文明史观的影响,清末兴起了一股"文明史"翻译、书写之风潮。在汉语中,"文化"常与"文明"混用。1910年代后期至1920年代初期,在欧战影响之下,"文化"概念方日益兴盛并与文明观念逐渐有所区隔。"文化"论述摆脱了西方中心论,将焦点返回到自身之特质,而催生了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以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为转折点,近代中国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以西方中心、线性演化论为基础的"文明论述"转变为强调中国文化具有精神价值、民族个性之"文化论述"。1930-1940年代,中国学界又兴起了"文化史"书写之风气,柳诒徵与钱穆之著作可为代表。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文明论述与文化论述之争辩不曾止息。从"科玄论战"(1923年)到当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儒家思想"之辩论,乃至晚近"全球化"与"地方化"之讨论,均与此相关。
【作者单位】: 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文明 文化 颜惠庆 梁启超 科玄论战
【分类号】:B25
【正文快照】: 一、引言 在当代汉语之中“文明”与“文化”两词汇常常被视为是同义词而彼此混用,但两者也有不同的意涵。一个较常见的区别是:“文明”是人类为应付环境所创造比较具体的、物质性方面的成就;“文化”则是某一地区或某一群体比较精神性的全面生活之总称。因此文明“可以向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文;民国外交名宿——颜惠庆[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屈胜飞;;民国元老颜惠庆晚年的“敲门之旅”[J];钟山风雨;2007年02期

3 陈雁;;颜惠庆:北洋外交的领军人[J];世界知识;2007年09期

4 金琦;;著名外交家颜惠庆日记已由上海市档案馆收藏[J];外交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5 王标;;1949年:民国元老颜惠庆抱病为国共和谈探路[J];湖北档案;2013年12期

6 孙增德;;民国元老颜惠庆的多彩人生[J];兰台世界;2014年07期

7 孙增德;;一位外交家和一所大学的渊源——颜惠庆与圣约翰大学[J];文史天地;2014年04期

8 吴建雍;;《颜惠庆自传》中的辛亥革命[J];北京观察;2011年10期

9 刘成厚;在国际联盟会议上中日外交官的较量[J];贵州文史天地;1995年05期

10 陈雁;颜惠庆遥控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J];民国春秋;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师 唐小兵;民国元老颜惠庆的辛亥记忆[N];东方早报;2011年

2 ;历史的另一种面目[N];经济观察报;2003年

3 谢泳;另一种近代史[N];文汇报;2003年

4 李喜所;清末的归国留学生考试[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文红;颜惠庆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陈静;试论颜惠庆的外交实践[D];河北大学;2009年

3 赵玲燕;北京政府时期颜惠庆的外交思想及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齐晨;论颜惠庆在抗战时期的外交努力(1931-1945)[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从“文明”论述到“文化”论述——清末民初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要转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74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c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