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周易》时间哲学的现象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7-07-14 01:02

  本文关键词: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周易》时间哲学的现象学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周易 时间哲学 人类学 现象学 结构化 形式显示


【摘要】:本文以“时间观念”作为核心论题,以文化人类学作为基本视角,再借助现象学的思路,探讨中国时间观念的缘起,以及如何在《周易》经、传中留存,并最终发展出中国特有的时间哲学。时间是哲学的核心论题之一,东西方哲学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于时间的不同理解。中国哲学所蕴藏的智慧,是时间的智慧,《周易》古经的结构便是此时间哲学最重要的载体,《易传》则是对时间哲学的高度总结。之所以选择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即认为人首先是作为人类学的经验性对象,无论哲学以何种深刻的理论化形式呈现,溯其源头,哲学中的基本观念是在原始的生存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便为理解时间观念的缘起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在劳动、宗教、战争三种最基本的原始生存实践中,人类对时间有了最源初的领会,这种领会并非将时间进行概念化的抽象,而是在生存境域中直观而具体地理解时间。中国哲学对于时间的源始领会没有走向抽象的概念化,是因为《周易》古经的结构高度模拟了世界结构的运行,使得通过它能够保持源始、动态的时间领会。《易传》便是通过《周易》古经的结构,才得以在源始的时间领会的基础上发展出深刻的时间哲学。“时中”是《周易》时间哲学的至高境界,是中国哲学中最高观念“道”的时间化表达,“时中”即“道”,即是在具体的生存境域中始终保持适宜的分寸,这种不离具体境域的哲学运思,无法通过概念化的思维得到真正的理解。现象学作为西方哲学概念化传统的歧出,以“朝向事实本身”的姿态重返具体的生存境域之中,为诠释中国哲学提供了更为贴合的现代哲学语境,本文最后试图在此语境中探索理解《周易》时间哲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周易 时间哲学 人类学 现象学 结构化 形式显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2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8
  • 第一节 为何要讨论《周易》的时间问题11-12
  • 第二节 《周易》时间问题的研究现状12-16
  • (1) 从中国哲学角度讨论《周易》时间问题12-13
  • (2) 从历史角度讨论《周易》时间问题13-14
  • (3) 从西方现代思想角度解读《周易》时间问题14-16
  • (4) 从“时—空”观角度解读《周易》时间问题16
  • (5) 从当代价值角度解读《周易》时间问题16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架构16-18
  • 第一章 原始生存实践中的时间缘起18-35
  • 第一节 作为背景视域的人类学18-22
  • (1) “非特定化”的人18-20
  • (2) 作为具体方法的结构人类学20-22
  • 第二节 原始生活经验中的时间萌芽22-34
  • (1) 劳动——“时—度”的领悟22-27
  • (2) 原始宗教——宗教实践中的“时-^~”27-30
  • (3) 原始战争——“时-势”30-34
  • 第三节 小结34-35
  • 第二章 《周易》古经中的时间结构35-56
  • 第一节 原始宗教中的卜筮——由卜至筮的演化逻辑35-38
  • 第二节 数字卦38-41
  • 第三节 “二元分化”的阴阳结构41-45
  • (1) 边界规定性43-44
  • (2) 不稳定性44-45
  • 第四节 八卦结构45-47
  • 第五节 六十四卦结构47-54
  • (1) 时位关系48-52
  • (2) 十二辟卦52-54
  • 第六节 小结54-56
  • 第三章 《易传》中的时间哲学56-64
  • 第一节 时变——时间哲学的总原则56-57
  • 第二节 时^~——《周易》时间哲学的哲理核心57-59
  • 第三节 时中即道——时间哲学的至高境界59-63
  • 第四节 小结63-64
  • 第四章 现象学视域下的《周易》时间观念64-80
  • 第一节 此在与时间性64-69
  • (1) 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64-67
  • (2) 时间性的”绽出(ekstase)”67-69
  • (3) 作为源始时间的瞬间(Augenblick)69
  • 第二节 形式显示(DIE FORMALE ANZEIGE)所揭示的方法蕴意69-72
  • (1)“姿态关联”与构成化70-71
  • (2) 事实生命的“时间晕(Zeithof)”71-72
  • 第三节 原始生存境域中的时间领会72-75
  • (1) 时-度——对于世界与时间的最初领会72-73
  • (2) 时-^~——对于“瞬间”的把握73-74
  • (3) 时势——构成化的时间势态74-75
  • 第四节 《周易》结构中的时间理解75-80
  • (1) 筮占中的时间“在场(Anwesenheit)”75-76
  • (2) “二极达中”的阴阳时间境域76-78
  • (3) “时中”——在世存在的境界78-80
  • 结语80-81
  • 参考书目81-86
  • 后记86-88
  • 附件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景祥 ,张薇;周易与科学之揭秘——评《易之道——上古科学揭秘》[J];孔子研究;2003年03期

2 ;《周易研究》2004年总目录[J];周易研究;2005年01期

3 徐坤;;2006年经济走势分析——北京周易研究会专家春节茶话会聚焦[J];当代经理人;2006年02期

4 宋正海;;《周易》对科学发展是阻碍还是促进 《周易》与科学发展研讨会五月在京举行[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6年07期

5 ;《周易研究》2006年总目录[J];周易研究;2007年01期

6 郑万耕;;由周易热引出的话题[J];民主;2009年08期

7 林琳;;《周易》的全球化与在地化——第二届国际《周易》学术大会综述[J];周易研究;2012年05期

8 钧;;台湾学者将访问山大“周易研究中心”[J];周易研究;1988年02期

9 董泰;西安周易研究会成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10 刘光本;;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J];哲学动态;198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丽文;;《左传》与《周易》的哲学化[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吴怀祺;;近代易学的发展和郭沫若的《周易》研究[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3 ;北京精神与《易大传》的伦理精神——“2012·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周易研究会专场综述[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4 严辉;;易学与现代科学技术[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5 丁润生;;《明夷》卦新解与韬晦思维初探[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登科邋陈艳梅;宝鸡周易研究会成立[N];宝鸡日报;2008年

2 记者 尹平;《周易》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盟在京成立[N];安阳日报;2008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 周山;《周易》的文化价值[N];文汇报;2010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骆骁骅 雷辉 周志坤 陈枫 实习生 韦欣欣;《周易》塑造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N];南方日报;2014年

5 薛国兰;易学大家刘大钧[N];光明日报;2003年

6 记者 齐广君 实习生 崔飞;这个“周易研究室”到底研究啥[N];石家庄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真;历千年沧桑 寻文化之源[N];石家庄日报;2013年

8 记者 杨涛;特克斯用新理念并举城建旅游[N];新疆日报(汉);2010年

9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蔡运章;易学考古导论[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红娟;读“易”有益于为人处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孙喜艳;《周易》美学的生命精神[D];苏州大学;2010年

3 房振三;楚竹书周易彩色符号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4 陈仁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韩慧英;尚秉和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李尚信;今、帛、竹书《周易》卦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氏明芳;二十世纪以来越南的《周易》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杨婕;《周易》中的法律规则及其功能主义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郭小泉;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周易》时间哲学的现象学阐释[D];山东大学;2016年

4 櫖煃;上海博物,

本文编号:539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539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b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