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近代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研究(1904-1945)

发布时间:2023-04-10 01:58
  清朝末年,在清廷改制和新学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下,曹州地区建立曹州官立中学堂和曹州普通中学堂两所新式学堂。两所学堂坚持对新式教育的探索。随政府教育政策调整,1913年两所学堂合并,后改名为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此后,学校建设不断完善,步入稳定发展时期。至1937年,学校因抗日战争被迫南迁,开启南迁办学之路。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极为重视对学校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和管理体制的建设。课程设置方面,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视野拓展。教师队伍方面,学校老师不仅教学能力突出,教育理念先进,而且师德高尚。管理体制方面,学校设有完善的行政组织和详细的学生细则,并实行宽严相济的原则,可以有效规范学生行为,保障学生权益。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六中坚持对新式教育的探索与发展,这使学校取得较大的办学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成为江北名校。省立六中作为一所地方中学,在受到曹州地方支持的同时,亦对曹州甚至山东地区产生影响。在两所学堂时期,学校重视对学生的革命思想教育,积极组织革命活动,这对曹州地区革命意识的启蒙起到极大作用。省立六中时期,学校重视爱国教育,组织示威游行,促进曹州地区民族思想的发展。六中学生毕业后多进入教...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一、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的历史沿革
    (一)省立六中的前身(1904——1914)
    (二)稳步发展时期的省立六中(1914——1937)
    (三)南迁的省立六中(1937——1945)
二、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的办学情况
    (一)科学的课程设置
    (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宽严相济的管理体制
三、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与近代山东社会
    (一)两学堂与曹州地区革命意识的觉醒
    (二)省立六中与曹州地区民族意识的发展
    (三)省立六中与近代山东教育的进步
四、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办学成功的原因分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88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788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8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