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的适用性筛选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23 12:06

  本文关键词: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的适用性筛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年

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的适用性筛选研究

李野  

【摘要】:[目的] 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居家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利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形成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的适用性筛选专家函询问卷,对康复技术在居家环境下进行适用性、安全性及胜任度的筛选;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上述三个指标的权重,以期为居家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提供有效实用的康复技术方法,为居家康复技术在社区中的实施和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社区居家康复服务工作的开展。 [方法] 本研究首先对北京社区中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居家康复训练需求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保留问卷中均值大于等于3分的内容,根据患者需求同时结合文献研究,形成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的适用性筛选专家函询问卷初稿。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从适用性、安全性、胜任度三个层面进行筛选,采用满分比、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W等统计量对专家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形成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终稿,最后根据第二轮的函询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三个指标的权重。 [结果] 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的需求调查中,结果显示只有拐杖、轮椅的使用技术和日常生活辅助器具的使用技术这两个条目的得分较低在3分以下,其他条目得分均在3分以上,需求程度均在58%以上,其中需求程度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上肢活动方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行走、转体、翻身。通过对患者进行需求调查共总结了18项康复训练内容,以其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寻找适合的康复技术。 在文献研究中,尽可能纳入最多的合适的康复技术,检索了近4年国内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的文献194篇,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发现:194篇文献发表在36种杂志上,其中发表文献最多的期刊杂志依次是中国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康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等,占文献总数的73.7%,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相关程度都比较高;在学术关注程度方面,研究数量从2011年到2012年基本持平,总体趋势说明近几年关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的学术关注情况一直较高;定量研究的文献128篇,占66%,其他均为描述性研究;有130篇(67.0%)文献运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在194篇文献中,康复技术的提供者大多数为康复师(68%);有130篇文献具有结局评价指标,其中排在前三位的评价指标分别为各种量表评分、生命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根据文献内容以及国内外脑卒中的预防及康复指南归纳总结康复技术内容,形成了三级肌力下共59个条目的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内容。 在德尔菲专家函询的研究中,经过两轮专家函询,专家意见较为集中一致,筛选得到了共38个条目的适用于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居家康复技术内容,基于第二轮函询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三个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安全性(0.4894)适用性(0.2921)胜任度(0.2186),安全性和适用性的权重系数较高,胜任度次之。说明安全性和适用性这两个指标在评价居家康复技术的实际应用上较为重要。 [结论] 进行康复技术训练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机体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对居家康复训练的需求较高,因此,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居家康复技术训练应被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社区医疗保健体系的作用,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而目前脑卒中患者的居家康复工作在社区开展的情况并不广泛,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社区的康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普遍缺乏专业的康复人员,社区人手不足、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加强社区医疗人才投入刻不容缓;而基于目前社区康复服务的现状,形成适合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训练的居家康复技术是帮助患者恢复躯体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自身逐步达到最佳的完好状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48.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洁;;早期居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年18期

2 杨小平,秦柳花,王惠珍,翟惠敏;Delphi法确立临床护理专家的资格认证方法[J];现代护理;2005年06期

3 程玉华;赵东丽;施丽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动态体位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0年02期

4 黄云英;连秀李;;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年03期

5 徐志晶;夏海鸥;;德尔菲法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6 林日团;;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韦玉琼;;三水城区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社区康复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外医疗;2009年03期

8 苗惠霞,刘萍;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健康教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5期

9 马云龙;林原;林鸿飞;;基于权重标准化SimRank方法的查询扩展技术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11年01期

10 谭婉雯,陈向梅;早期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南方护理学报;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之梅;;临床护士的压力源和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年06期

2 吴启北;;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中药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年06期

3 陈研茹;徐雪云;;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前后P300变化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07年12期

4 许廷斌;;奥扎格雷钠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7年12期

5 唐国传;;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8年12期

6 陆逢时;骆斯敏;;高血压性脑出血并水钠代谢紊乱51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8年12期

7 马耀荣;王笃强;谢小燕;;藻酸双酯钠、维生素E及1.6-二磷酸果糖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8年S2期

8 罗顺;;早期针炙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150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09年03期

9 李子渊;郑振文;杨雄;;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9年05期

10 伍海青;;脑室尿激酶灌注辅以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2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方家;梁小滨;刘中勇;;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2 张涵;于强;高世定;;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3 徐秀梅;肖朝阳;;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8例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林;方家;刘中勇;邓鹏;赖小美;;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辛随成;张清川;张蓓;吴旭丽;;针刺治疗38例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损伤的肌电图变化[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辛随成;张清川;张蓓;吴旭丽;;针刺治疗38例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损伤的肌电图变化[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王舒;;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陈佩顺;黄臻;陈家凤;张婉容;谭碧东;;基于运动控制的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平衡共济失调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姜枫;符林春;马建萍;周青;彭勃;谢世平;郭会军;董永新;马秀兰;郭选贤;谢忠礼;胡研平;李青雅;李华伟;金艳涛;;病位证素在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中分布特点及演变[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何贤芬;梁海燕;赖耀铭;;从背部论治探讨推拿治疗小儿非肿块型先天肌性斜颈[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组织执行力的评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汉镜;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运动干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花;中医“肝脾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王艾丽;蒙古族人群炎症和内皮功能标志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0年

5 苏海军;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鹏;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徐丽;基于历代医案数据库整理和临床问卷调查的月经量、色症状规范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刘平;郑寿全运用温热药物理论基础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郑晖;基于针刺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梁海珊;药学工作模式转变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ICU实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沈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价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刘婷;头痛宁对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大鼠脑膜血流与CGRP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郭旭锋;太极拳练习导致膝关节痛的流行病学调查[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林菲;长期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平衡能力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李云亮;小学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裕豪;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与验证[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亚丽;基于胜任力的W公司的招聘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任守利;中药天麻商品规格等级相关性及划分合理性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杨名霞;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斌;;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6年07期

2 朱克云;脑卒中病人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J];淮海医药;2005年02期

3 李俊漪,白玫,刘华平,沈宁,左月燃;Delphi法在护理岗位任务分析及人才需求预测研究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06期

4 王怀芝,李秀惠;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现状的调查与健康教育[J];现代护理;2005年01期

5 杨小平,秦柳花,王惠珍,翟惠敏;Delphi法确立临床护理专家的资格认证方法[J];现代护理;2005年06期

6 李淑华,厉群,陈明敏,章肖平,朱凤仙,邹亚娟;强化功能锻炼对老年康复期患者心身状况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5年03期

7 董静;陶志芳;蔡桂兰;;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6年05期

8 郑燕红;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0年10期

9 朱佩华;腰腿痛病人药熨疗法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年16期

10 冯星梅,卢惠娟;脑卒中患者亲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巍;张宇;刘挺;李生;;基于检索历史上下文的个性化查询重构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许晟;李亚楠;王斌;吴丽辉;;基于加权SimRank的中文查询推荐研究[A];第五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海燕,付岳平,林海;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应用复方丹参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2年05期

2 王成文,慕学荣;运动、作业疗法在脑卒中恢复期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5期

3 王宏宇;脑卒中时合并高血压的处理[J];中国医刊;2005年10期

4 杜艳;针刺治疗配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观察[J];现代康复;1998年07期

5 朱金梅;脑卒中恢复期康复锻炼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伤残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6 黄景明;李燕琼;;脑卒中恢复期3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01期

7 芦海涛;山磊;杨凌宇;张通;;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年09期

8 林川;帕罗西汀对脑卒中恢复期神经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01年11期

9 许风琴;;脑卒中病人恢复期死亡3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1期

10 王子文,郭晓明,郭爱云;对不良生活习惯的社区干预在脑卒中恢复期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雪梅;李桂珍;李为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的影响[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晓佳;;肩胛骨稳定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侧疼痛肩的治疗效果[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熊尚全;连祺周;陈健;林松波;;脑血管病血瘀证不同阶段与相关因子关系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余卫平;郑洁皎;张企良;杨柯君;钮建中;卫志华;;因地制宜开发社区康复适宜技术[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吴小平;;实验性脑出血6个月内神经行为学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观察[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红玲;;H反射在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中的特征表现及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7 孙宝民;吕燕华;阴涛;;肌电生物反馈结合穴位注射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陆伯华;[N];健康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化平;疏经通督推拿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纯;经筋刺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精细动作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李野;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的适用性筛选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余兆安;恢刺痉挛肌起止点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高梦君;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医辨证分型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5 朱源北;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阴虚风动型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王芹芹;基于Rho/ROCK通路抑制探讨益精生髓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杨晓鸣;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闵瑰;生活辅助器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1年

9 李海勇;太极拳步法联合Prokin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10 龚素芬;护理人员和主要照护者对脑卒中康复相关知识认知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的适用性筛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8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