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徐工机械公司诉川交工贸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评析

发布时间:2017-03-23 04:23

  本文关键词:徐工机械公司诉川交工贸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5年10月,我国《公司法》第20条的出台,表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立法上正式得以确立。然而,由于该规定比较抽象和原则化,在我国以成文法为主要传统的法律背景下,使得司法裁判面临很大困难,特别是在公司间人格混同造成债权人利益损害的情形下,不能直接适用该条文加以调整。在《徐工机械公司诉川交工贸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三家被告公司之间人员混同、业务混同、财务混同,导致各自财产无法加以区分,最终构成人格混同。在三家公司人格混同得以确定的前提下,直接适用《公司法》第20条追究被混同公司的连带责任尚缺乏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公司间人格混同的行为本质和危害结果与股东公司之间人格混同的情形相当,在公司间人格混同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即可参照适用该条文,追究被混同公司的连带责任,发挥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矫正价值,更好的完善公司法两大基石。由此可见,为了完全发挥公司法制度的作用,规范公司间人格混同的情形,应进一步细化立法司法规范,一方面确定追究人格混同公司连带责任的条件及标准,一方面加强司法判例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人格混同 法律适用 连带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D92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引言8-10
  • 第2章 案情概要10-12
  • 2.1 基本案情10-11
  • 2.2 一审要旨11
  • 2.3 二审要旨11-12
  • 第3章 争议焦点12-13
  • 3.1 三公司是否构成公司间的人格混同12
  • 3.2 判令三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是否有法律依据12-13
  • 第4章 案件焦点分析13-25
  • 4.1 公司间人格混同的界定13-17
  • 4.1.1 公司间人格混同与股东公司间人格混同13-14
  • 4.1.2 公司间人格混同的判断标准14-17
  • 4.2 公司间人格混同情形下如何追究被混同公司的连带责任17-25
  • 4.2.1 追究人格混同公司连带责任的法律依据17-21
  • 4.2.2 追究人格混同公司连带责任的基本条件21-23
  • 4.2.3 完善公司间人格混同情形下追究连带责任的司法建议23-25
  • 结论25-27
  • 参考文献27-28
  • 致谢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明亮;;案例五 外资收购国企的“风向标”——凯雷收购徐工机械案的法律分析[J];公司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潇滢;无法满足重卡融资需求 徐工机械转让徐工汽车60%股权[N];证券日报;2010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张珈;蓄力主业 徐工机械放弃重卡项目[N];证券时报;2010年

3 记者 朱方舟;徐工机械发行H股获批[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孙文鑫 秦文娇;徐工机械投资收益“乱账”之辩[N];财会信报;2012年

5 记者 丁可;徐工机械改制凸现创新思维[N];上海证券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姚毅;徐工机械改制大事件[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何军;收购变化引发徐工机械整体上市猜想[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杨利宏;徐工机械面临拍卖转手风险[N];中国经营报;2006年

9 向南;徐工机械两董事递交辞职报告[N];证券时报;2009年

10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李小兵;增发募资50亿实施9大技改 徐工机械“锤炼”核心资产[N];上海证券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s

本文编号:262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2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4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