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4-27 02:04

  本文关键词: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政府鼓励开发湿地以推动经济发展,导致湿地遭受巨大破坏。随着环境问题频发,联邦政府开始转为实施湿地保护政策。“零净损失”逐渐确立为美国湿地保护的目标。湿地补偿银行制度是美国在湿地补偿实践中的制度创新。该制度成功运用市场机制有利于土地利用与湿地保护相协调,同时调动了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推动了补偿资金多元化,为实现湿地保护“零净损失”的目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模式。然而,目前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机制缺失,政府补偿是最主要的方式,补偿资金由国家财政进行统筹规划,来源单一。因此,湿地补偿银行制度为我国建立湿地补偿的市场机制,实现湿地补偿资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以及缓解经济发展需求和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借鉴经验。本文重点研究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分析该制度如何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实现市场机制在生态补偿中的成功运作,政府如何利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激励政策来提高生态效益,如何实现湿地资源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文章第一部分首先分析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湿地补偿银行制度得以建立和运行的政策和法律背景。美国通过立法肯定了湿地补偿银行制度,湿地补偿银行的建立、运行和管理具有专门详细的规定,同时湿地补偿银行采用以陆军工程兵团为主导,其他部门为辅的协调管理机制。立法的肯定以及高效运作的管理机制保障了湿地补偿银行的实施。文中第二部分通过对美国湿地缓解银行的运作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指出该制度在利用市场机制,在平衡土地开发利用与湿地保护,多元化方式募集补偿资金,保证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并分析得出该制度在美国得以施行的条件。目前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机制缺失。文章最后一部分在分析我国湿地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市场机制的建议,进而提出在公路修建过程中建立湿地补偿银行模式的设想。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成功经验表明在政府的管制下,利用市场化的湿地补偿方式,可以有效的保护湿地,实现湿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然而,依据我国目前的国情,直接引入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本文在研究分析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站在长远角度,对建立我国湿地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提出总体构想。
【关键词】:湿地补偿银行制度 市场 土地利用 补偿资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71.2;D922.28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前言11-13
  • (一) 研究背景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三) 选题意义12-13
  • (四) 研究方法13
  • (五) 论文的创新之处13
  • 一、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3-18
  • (一) 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产生背景14-15
  • (二) 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5-18
  • 1、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发起15-16
  • 2、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含义16-17
  • 3、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特点17-18
  • 二、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基本原理18-21
  • (一) 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参与主体18-19
  • 1、湿地补偿银行的主办者18
  • 2、补偿湿地的义务人18-19
  • 3、建立湿地补偿银行的许可部门19
  • (二) 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运作程序19-21
  • 1、湿地补偿建设人的申请20
  • 2、管理部门的审批和核查20
  • 3、湿地的交易过程20-21
  • 4、湿地交易后的长期管理21
  • 三、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评价21-26
  • (一) 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成功之处22-25
  • 1、湿地补偿银行是为实现“零净损失”目标而实行的补偿方式22
  • 2、储备湿地交易有利于土地利用与湿地保护的协调22-23
  • 3、市场机制的运作推动补偿资金的多元化23-24
  • 4、湿地补偿银行的实施程序保障公众参与湿地保护24-25
  • (二) 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成功运行的法制条件分析25-26
  • 1、明确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规是湿地补偿制度得以运行的前提25
  • 2、合理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湿地补偿制度的运行保障25-26
  • 四、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对我国湿地补偿的借鉴26-33
  • (一)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需求26-29
  • 1、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26-28
  • 2、建立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市场机制的必要性分析28-29
  • (二) 建立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市场机制的建议29-31
  • 1、通过立法确立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29-30
  • 2、建立以林业部门为主的协调管理机制30-31
  • (三) 建立我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设想31-33
  • 1、试点构建湿地补偿银行31-32
  • 2、建立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的构思32-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7
  • 致谢37-38
  • 个人简历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平;阮云秋;张健华;周冬良;;湿地保护调查与立法思考[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2 李明璞;;谈谈湿地立法的思路问题[J];楚天主人;2006年02期

3 陈红军;;论我国湿地保护中的冲突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6年11期

4 万志前;;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若干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年16期

5 匡小明;谭新华;;中美湿地保护立法比较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9年02期

6 郭晓旭;邓虹;;浅论我国湿地保护立法[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7 张伟;;浅谈地方湿地保护立法的相关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8 谢军安;代博慧;杨飞;;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现状探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高正;;湿地保护 任重道远[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1年02期

10 谭溪;;审议湿地保护条例(草案)[J];北京人大;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岩;;黑龙江省湿地保护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对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陶信平;商原李刚;袁婧;;湿地保护问题初探[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郭广军;贺芳丁;窦友杰;王少军;藏其运;;湿地与水环境[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4 郭广军;贺芳丁;窦友杰;王少军;藏其运;;湿地与水环境[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5 任青萍;;重视我国的湿地保护工作——以江苏、浙江、上海湿地为例[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王志宝;;湿地与环境[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施葵初;;安徽湿地保护的几点思考[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星泽;;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田竹君;;水资源与湿地保护[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王蓓蓓;湿地保护不能没钱[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王志宝 原国家林业局局长;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刻不容缓[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马吉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部门应该在湿地保护中发挥作用[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陈楚荣;珠海成为“湿地之市”[N];广东建设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慎元 陈晓莉;湿地社区:矛盾与冲突[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6 雷昆 张定;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7 王金元;走进伦敦湿地中心[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8 张田勘;世界湿地保护喜忧参半[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9 ;让北京湿地永续利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10 崔丽娟;湿地为人类带来什么?[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志民;基于土壤水分胁迫与稳定同位素的鄱阳湖湿地生态水文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刘雁;吉林省西部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的气候水文效应及情景模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沙晨燕;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福田;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评估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刘凯;基于知识发现的珠江口湿地识别监测及演变规律挖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6 袁勇;干旱情景下湿地生态水文演变及综合应对[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王兴菊;寒区湿地演变驱动因子及其水文生态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孙永军;黄河流域湿地遥感动态监测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9 郝敬锋;城市化区域景观多功能特征与湿地水环境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于X;典型平原湿地成因及近10年来植被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彦超;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李婷;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解妍秋;连云港市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吴翠翠;济—菏高速公路建设对稻屯洼湿地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静;我国地方法律中的湿地保护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楠楠;湖北省湿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马恒天;宁夏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国庆;西部地区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9 夏惠;北京市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10 陈颜;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29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b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