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当代中国视域下的法治思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23:04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视域下的法治思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决定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总目标,第一条就必须坚守法治思维方式,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与挑战。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要求领导干部要用“法治思维”方式来执政。在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虽然认识到法治思维的深远意义,但是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并没有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去解决现实问题。领导干部只有运用“法治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因此,对法治思维的研究就日益重要。具体来说,法治思维是一种以法为中心,以合法性为判断标准,以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为中心,坚持程序性正义,追求实质性正义的为目标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调节社会矛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法治思维的培养的首要对象应该是“关键少数”,以其观念的形成、制度的保障、法治环境的支撑、以及完善领导干部评价体系为主要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法治 法治思维 依法治国 法治思维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7-11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意义8-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13
  • 1.4 论文创新点13-14
  • 第2章 法治思维的含义14-23
  • 2.1 法治思维是一种以法为中心的思维方式14-15
  • 2.2 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首要判断标准的思维方式15-16
  • 2.3 法治思维是以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为中心的思维方式16-19
  • 2.3.1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法治思维要求限制权力16-17
  • 2.3.2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法治思维要求权利得到保障17-19
  • 2.4 法治思维是坚持程序正义的思维方式19-20
  • 2.4.1 当代中国下的“程序正义”19
  • 2.4.2 程序正义是法治思维的客观要求19-20
  • 2.5 法治思维是以实质性正义为结果的思维方式20-23
  • 2.5.1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实质性正义:社会公平20-21
  • 2.5.2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实质性正义:有效治理21-22
  • 2.5.3 法治思维下的实质性正义:社会公平和有效治理22-23
  • 第3章 法治思维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23-40
  • 3.1 运用法治思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23-28
  • 3.1.1 运用法治思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性23-24
  • 3.1.2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24-25
  • 3.1.3 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25-26
  • 3.1.4 运用法治思维方式适应新形势、新任务26-28
  • 3.2 运用法治思维治国理政28-31
  • 3.2.1 法治思维提升执政党的国家治理能力28-29
  • 3.2.2 法治思维推进政府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29-30
  • 3.2.3 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具体国家事务30-31
  • 3.3 运用法治思维正确处理社会矛盾31-40
  • 3.3.1 社会矛盾的根源31-32
  • 3.3.2 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社会矛盾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32-33
  • 3.3.3 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社会矛盾33-35
  • 3.3.4 运用法治思维方式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意义35-40
  • 第4章 当代中国下的法治思维如何培养40-49
  • 4.1 法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40-42
  • 4.2 培养法治思维的障碍42-44
  • 4.3 法治思维培养的重要对象:“关键少数”44
  • 4.4 法治思维培养的内容44-45
  • 4.5 法治思维的培养主要途径45-49
  • 4.5.1 法治思维的培养核心是观念的形成45
  • 4.5.2 法治思维的培养需要制度的保障45-46
  • 4.5.3 法治思维的培养需要法治环境的支撑46-47
  • 4.5.4 法治思维的培养关键是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树民;论依法治国方略[J];中国法学;2000年02期

2 徐宏伟;关于依法治国的几点思考[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谢元春;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J];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韩裕庆;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治党[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王立民;我国的依法治国史鉴[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郭涛;从法制与法治关系评析依法治国[J];邯郸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7 王泽庆;试论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和基本要求[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周国平;论依法治国的三个关系——兼析依法治国的实现过程[J];学海;2000年05期

9 邓崇专;论依法治国的价值目标[J];学术论坛;2000年03期

10 徐浩然;;试论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基本措施[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农优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依法治国的关系[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霄;方宏伟;;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卢秉天;;浅谈依法普查[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翁里;田冬;;论董必武守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张明学;;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党治理国家的必然要求[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翔;论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建陵;法治与依法治国的本质及其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小燕;试论依法治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1年

3 皮俊杰;基于依法治国视角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婧茹;依法治国背景下党的政策与法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5 吕越;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与思考[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肖选文;当前社会环境下警察执法用枪存在的法律问题探究[D];西北大学;2015年

7 仇婷;依法治国视野下公民政治参与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8 杨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9 赵丹;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孟静华;依法治国视角下传统孝道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视域下的法治思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405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9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