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0 06:08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立法机关不断探索提高立法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立法后评估制度应运而生。由于立法后评估在我国推行时间还不长,在评估主体、评估时间、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报告的撰写等方面各地做法不一,尚未形成规划化、长效化机制。为了充分发挥该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有必要构建系统化的立法后评估制度,扩大评估主体,规范评估对象、评估指标以及评估方法,保障评估结果的有效利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地方立法后评估经验的梳理与总结,立足中国实践,借鉴美国等域外国家的先进经验,从建构多元化评估主体、科学确定评估对象、量化评估指标、规范评估报告撰写及提高评估结果利用率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立法后评估 实证分析 完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7;D920.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思路9
  • 三、 研究方法9-10
  • 第一章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内涵及功能10-15
  • 一、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内涵与特征10-12
  • (一)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内涵10-11
  • (二)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特征11-12
  • 二、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功能12-15
  • (一) 评估制度是法律立、改、废的重要依据13
  • (二) 评估制度是检验立法实效的基本途径13
  • (三) 评估制度是推进民主立法的新实践13-14
  • (四) 评估制度是提高公众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14-15
  • 第二章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实证分析15-33
  • 一、 美国经验:美国立法成本收益分析制度的运作机制15-19
  • (一) 立法成本收益分析的主体15-16
  • (二)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对象16-17
  • (三)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程序17-18
  • (四)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18
  • (五) 启示18-19
  • 二、 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实证分析19-33
  • (一) 我国各地启动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情况19-21
  • (二) 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实证分析21-33
  • 第三章 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33-46
  • 一、 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33-35
  • (一) 评估主体单一33-34
  • (二) 评估时间不统一34
  • (三) 评估内容、标准、方法不够科学34-35
  • (四) 评估报告格式、内容不统一35
  • (五) 评估结论效力不确定35
  • 二、 完善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建议35-46
  • (一) 建构多元化评估主体35-37
  • (二) 科学确定评估对象37-38
  • (三) 评估指标体系的量化38-41
  • (四) 注重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41-43
  • (五) 规范评估报告的撰写43-45
  • (六) 提高评估结果利用率45-46
  • 结束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乐;;论地方行政立法后评估中的合法性评价[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汪全胜;;立法后评估的标准探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瑛;康德颜;齐二石;;政策评估的利益相关者模式及其应用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2期

4 陈s鷖

本文编号:406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406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9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