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中国传统社会廉政法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09:17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社会廉政法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传统社会是指先秦到清朝前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古代社会。以法治官是中国传统社会廉政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手中握有权力的各级官吏有机会进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一旦整个官僚阶层贪贿成风,政以贿成,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统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历代有所作为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反贪立法的制定和法律的良好实施,惩贪饬吏,整顿朝纲,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反贪立法,即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各主要朝代惩治贪污贿赂的立法概况、主要内容等。二,中国传统社会反贪法律的实施,当反贪立法制定之后,如何贯彻实施就成为关键。中国历代统治者重视法律的实施,为此实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制度和政策,以强化实施效果。三,保障廉政法律实施的制度设计——考课制度。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对政府官员实行有效的考核管理是保障国家机器正常高效运转的关键,考课制度既属于廉政法制建设的范畴,也是廉政法制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至今仍发挥着旺盛的生命力。四,保障廉政法律实施的制度设计——御史监察制度,在保障惩贪肃贿法律贯彻实施的各种制度设计中,无疑以御史监察制度最为引人注目。作为最高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工具,御史监察制度充分发挥了“彰善瘅恶,激浊扬清”的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吏贪赃枉法、索贿受贿、权钱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对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传统廉政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反贪立法构成廉政法制建设的基石;对官员的考核制以督促其尽忠守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奖优罚劣为核心内容,成为廉政法制实施的重要保障;而御史监察以惩贪肃贿,弹劾打击阴谋推翻现政权、投敌叛国、朋党、违礼等行为,构成廉政法制的最后一道防线,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我国当下廉政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源。
【关键词】:中国传统社会 廉政法制建设 基本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91.49;D9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5
  •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与研究意义11-12
  • 一、选题的理由11
  • 二、选题的意义11-12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2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12-13
  • 一、主要内容12-13
  • 二、研究方法13
  • 第四节 创新之处13-15
  • 第一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反贪立法15-23
  • 第一节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反贪立法15-17
  • 一.先秦时期的反贪立法15-16
  •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反贪立法16-17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反贪立法和“六赃”的出现17-20
  • 一.受财枉法17
  • 二.受财不枉法17-18
  • 三.受所监临18-19
  • 四.强盗与窃盗19-20
  • 五.坐赃20
  • 第三节 宋明清时期反贪立法的严密化20-23
  • 一.宋朝的反贪立法20-21
  • 二.明清时期的反贪立法21-23
  •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反贪法律的实施23-28
  • 第一节 “受财枉法”律条的实施情况23-24
  • 第二节 “受财不枉法”律条的实施情况24-25
  • 第三节 “受所监临”律条的实施情况25-26
  • 第四节 “强盗”与“窃盗”律条的实施情况26-27
  • 第五节 “坐赃”律条的实施情况27-28
  • 第三章 保障廉政法律实施的制度设计:官吏考课制度28-35
  • 第一节 官吏考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28-29
  • 一.先秦时期的考课制度28
  • 二.秦汉时期的考课制度28-29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课制度29
  • 第二节 德才并重的考绩标准与奖惩原则29-31
  • 一.隋唐时期的考绩标准29-31
  • 二.隋唐时期的奖惩原则31
  • 第三节 从磨勘、考满到大计的封建社会后期考课制31-35
  • 一.宋代的考课制度31-33
  • 二.明朝的考课制度33
  • 三.清朝的考课制度33-35
  • 第四章 保障廉政法律实施的制度设计:御史监察制度35-44
  • 第一节 监察机构独立,监察组织系统化35-38
  • 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35-36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36
  • 三.隋唐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36-37
  •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37-38
  • 第二节 监察内容法律化,监察法规法典化38-41
  • 一.秦汉时期的监察法规38-39
  •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监察法规39-40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监察法规40-41
  • 第三节 监察百官,纠弹犯罪41-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俊英;建国五十年法制建设的成就与经验[J];思想战线;2000年04期

2 王利明;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法制建设[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7期

3 李斌;消除腐败现象与加强法制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5期

4 林静生;;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芦功勋;;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J];中国人大;2000年Z1期

6 张瑞红;法制建设与市场经济必须同步发展[J];理论探索;2001年02期

7 胡振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J];政治与法律;2001年01期

8 冯文利,吕方;西部开发与法制建设[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9 赵友卯;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闪淳昌;以《安全生产法》贯彻施行为契机 推进和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谈认真抓好“三件大事”[J];林业劳动安全;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燕;;关于完善和加强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丁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建设[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3 喻晓才;李洪会;;加强法制建设 打造和谐农村[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郭婧;;刍议改革开放30年民族法制建设的成就与挑战[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5 周全;;加快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6 杨东霞;;加快西部开发法制建设[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田莉姝;;从历史看法制建设与国家盛衰[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李仲达;;八十年卓著的法制斗争和法制建设历程回顾——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A];“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未来”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鲁玲;;加强法制建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障[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10 张金才;;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雄伟;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收到委员提案394件[N];商洛日报;2007年

2 张德振;企业法制建设亟待加强[N];中国邮政报;2000年

3 张哲;高标准全面推进民政法制建设[N];北京社会报;2009年

4 记者 张s

本文编号:420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420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