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在死刑改革中作用的考察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6-04 23:00

  本文关键词: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在死刑改革中作用的考察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死刑(Death Penalty),又称极刑、生命刑,作为人类社会中最严苛的一种刑罚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在当今国际社会盛行废除死刑的潮流下,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仍然保留死刑并且两国的死刑制度与演进历程各具特色。在美国,死刑是一项重大的宪法问题,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中“禁止残酷与不寻常刑罚”的条款在其死刑适用改革过程中更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宪法第八条修正案中“禁止残酷与不寻常刑罚”条款的一系列司法解释,完成了美国死刑适用的限制规则的确立。本文试通过分析Furman v.Georgia、Gregg v.Georgia、Coker v.Georgia、Lockett v.Ohio、Thompson v.Oklahoma与Roper v.Simmons等美国历史上标志性案件的案件背景、案件主要特征、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九人大法官的最终意见等方面研究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对死刑适用的引导与限制作用之演化,从而考察美国死刑实体立法与程序法的变革过程。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禁止残酷与不寻常刑罚”在美国的死刑适用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在Rummel v.Estelle案、Solem v.Helm案、Ewing v.California案以及Stanford v.Kentucky案等一系列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出现前后矛盾、摇摆不定的裁判结果。此外,由于存在冤判、错判的可能性以及人道主义等方面的考虑,美国社会中支持死刑暂停运动(Moratorium)的民众也越来越多。但是,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所形成的人格尊严原则、合比例原则以及演进中的伦理标准原则等死刑适用原则在当代美国社会中产生的实际影响更为深远并且对今天的中国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基于严峻的犯罪形势、民众根深蒂固的原始法律观念以及相对较低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等原因,中国现阶段无法应随世界潮流而彻底废除死刑,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死刑适用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于是,将中国特殊的国情与美国丰富的经验相结合,中国的死刑改革可以得到以下宝贵启示:第一,对中国死刑条款解释方面的启示,主要包括死刑条文的解释要包含社会演进中的伦理标准以反映刑事法律现代化的演进与变化以及在死刑法律解释与适用的过程中要正视具体案例的作用。本人提出中国应该限制死刑适用的客观标准,可以对典型个案归纳总结具体适用情节,并且可以考虑适当赋予法官针对具体案件的个案解释权,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第二,对中国量刑程序方面的启示,中国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量刑程序、严格规范死刑量刑情节以及完善死刑辩护律师的辩护权等方式,实现死刑量刑公正并且保障被告人能够得到有效的律师帮助。第三,对中国死刑犯人权保障方面的启示,中国可以继续削减死刑罪名、逐步完善死刑复核程序、考虑增设死刑赦免制度,全面保障死刑犯的各种权利。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禁止残酷与不寻常刑罚”条款对美国死刑合理化的引导以及对死刑适用的限制作用,指出死刑改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及千锤百炼的磨合。中国应当立足国情,从美国死刑适用的演化历程中取精用宏,吸取宝贵经验,以此促进中国刑法解释、量刑程序以及死刑犯的人权保障等方面的逐步完善,从而全面实现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这正是本文主旨所在。
【关键词】:死刑 死刑限制 残酷与不寻常刑罚 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71.2;D92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残酷与不寻常刑罚”的诞生与含义10-13
  • (一)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残酷与不寻常刑罚(Cruel and UnusualPunishments)”条款的诞生10-11
  • (二)“残酷与不寻常刑罚”条款的含义11-13
  • 二、美国死刑实体立法与程序法变革的历史考察——从标志性案件看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对死刑的引导与限制作用之演化13-23
  • (一)Furman v. Georgia案13-18
  • (二)Gregg v. Georgia案18-19
  • (三)Coker v. Georgia案19-20
  • (四)Lockett v. Ohio案20-21
  • (五)Thompson v. Oklahoma与Roper v. Simmons案21-23
  • 三、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的当代影响23-35
  • (一)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3-29
  • (二)美国宪法修正案所形成的死刑适用原则29-35
  • 四、结合我国现状分析美国死刑改革对我国的启示35-43
  • (一)我国现阶段不宜立即废除死刑的原因35-36
  • (二)美国死刑改革对我国的启示36-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8
  • 作者简介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忠芳;废除死刑——历史的选择[J];理论界;2005年08期

2 马家福;论我国废除死刑的条件[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黄轩艺;;试论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鲜文明;;中国应该废除死刑吗?[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12期

5 孟琳琳;;由限制走向废除——中国死刑的必由之路[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6 张中瑞;;试论我国死刑改革的总体进展[J];民营科技;2011年10期

7 栗峥;;审慎构建中国的死刑案件控制程序——评杨宇冠教授主编的《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J];人民检察;2011年09期

8 李洪亮;;论死刑案件的诉讼周期[J];法制与社会;2011年31期

9 黄曙;周甲准;;公诉一体化视野下的死刑案件办理机制[J];人民检察;2012年12期

10 李泽慧;;废除死刑的选择及路径[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军;;论废除死刑的中国路径[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颜三忠;谢祝红;;论死刑司法限制的理念与方法[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3 周道鸾;;正确理解和掌握死刑适用标准,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4 吴位锦;;死刑问题:我们应当关注什么?[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辜友亮;龚小辉;;限制死刑适用及废除死刑研究[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6 朱璀琳;林新平;;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死刑限制适用之探究[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志军;蒋玲玲;;浅论检察机关在办理死刑案件一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8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10 荣学磊;;死刑适用中生死界线的探寻:立场、方法与规则[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阴建峰邋马晓炜;死刑改革的全球考察[N];法制日报;2007年

2 记者 范跃红 通讯员 张提;死刑案件风险点逐一打钩核对[N];检察日报;2012年

3 记者 袁定波;死刑案件证据不足不得判死刑[N];法制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蒋安杰;“关注死刑改革”首期论坛观点荟萃[N];法制日报;2005年

5 胡云腾;漫议死刑[N];工人日报;2002年

6 刘仁文;“严格限制死刑”的路还有多长[N];检察日报;2003年

7 杨涛;合理限制死刑有赖制度完善[N];检察日报;2005年

8 乐欣;四位刑法学家视野中的死刑改革[N];检察日报;2005年

9 田雨;我国将进一步提高死刑案件办理质量[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罗智勇;评死刑案件的二审开庭审理[N];法制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瑛;论减少死刑目标下的死刑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胡常龙;死刑案件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华杰;论死刑适用的标准[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任志中;死刑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韩红;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陈果;论死刑正当程序[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张栋;美国死刑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张健;死刑适用之实质条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魏爽;论中国死刑的限制与废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胡国莉;死刑案件的量刑规范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高丛松;死刑案件有效辩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郭雅琼;死刑案件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6 高玮玮;我国死刑特赦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7 马立波;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制度保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王牧笛;限制死刑适用对象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9 杨洋;论检察机关在死刑案件中的法律监督职能[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10 朱昌旆;论当前中国死刑的存废[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宪法第八条修正案在死刑改革中作用的考察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422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f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