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西汉儒家法律思想与法律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17:12

  本文关键词:西汉儒家法律思想与法律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儒家法律思想与社会控制结合的过程,思想家结合实际,总结过往经验提出富有常见性的看法,使得统治者认识到儒家法律思想的意义,并且能为主流士大夫索普遍认可,这就是法律儒家化的大致过程。因此本文就以此为线索,通过研究儒家法律思想与西汉时期的社会控制如何结合的这一过程,来进一步解释法律儒家化这一命题的内涵及规律。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儒家化的进程便已开始,与此同时,在思想领域,儒、法、黄老之间的融合就已到了一定程度,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已不如春秋时期那般明显,就如被称为黄老学派代表的陆贾与儒家的代表贾谊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都呈现出内在的一致性。然而由于汉初学者对秦灭亡的反思,法家与暴秦联系在一起,在主流士阶层失去了市场,而黄老道家又在诸如“大一统”等问题上与儒家的分野,也使其失去了成为王官学的可能。由于西汉一代又一代君主的努力,中央控制力逐渐强化的同时,封建势力也在慢慢衰落,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则又迎合了集权君主的需要,官僚阶层逐渐实现儒家化也使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以及在法律规则以及司法领域儒家法思想的应用提供了可能。西汉的儒家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作为理论者提出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法律思想,天理、人情、国法这三个古代社会规则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已初现端倪,董仲舒将天道阴阳观念引入儒家法理论体系,法来源于天道,法的创制基于人性,因此重视教化的犯罪预防论,尊重天道的司法时令说,就成为其理论的必然组成部分。他们作为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的操作者直接参与了具体法律事件的处理,无论是作为守经者的董仲舒、贾谊们,还是行事更讲权变而被后世冠以伪诈之名,称为俗儒的叔孙通、公孙弘、张汤们都在这个过程中对法律儒家化的推动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通过“断章取义”等方式,使得《春秋》经中的古老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展现出其生命力。然而,也要看到的是,“春秋无通辞”这种实践方式既能随时而变,较为灵活地以仁义价值弥补现有法律规则的缺陷,同时也带来了“任性司法”、“司法不公”等我国古代社会司法活动中的顽疾。
【关键词】:儒家化 法律思想 司法实践 引经决狱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选题缘由8-9
  • 二、研究现状9-10
  • 三、写作重点和方法10-12
  • 一、黄老与法家思想式微原因分析12-17
  • (一) 不施仁义:汉代学者的历史构建12-15
  • (二) 集权与分权:汉初黄老与儒家的分野15-17
  • 二、儒家法思想“王官化”的原因分析17-31
  • (一) 封建制度的衰落17-22
  • (二) 董仲舒的“革命”22-24
  • (三) 官僚阶层的价值观念24-31
  • 三、西汉儒家的法律理论31-39
  • (一) 法的来源:天道与性命31-38
  • (二) 法的价值论:法与忠恕之道38-39
  • 四、西汉儒家的法律实践39-45
  • (一) 西汉儒家的“守经者”与“权变者”40-43
  • (二) 断章取义43-44
  • (三) 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44-45
  •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49
  • 后记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秀娟;;浅析我国封建法制的儒家化进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夏莹;;浅谈汉代法律儒家化[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3 闵茜;;浅论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J];经营管理者;2008年13期

4 王娟;;汉朝法律的儒家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云飞;;回顾法制儒家化对封建法制的影响[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10期

6 张艳;;浅析汉朝法律的儒家化[J];法制与社会;2013年02期

7 何永军;;中国法律之儒家化商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2期

8 李智伟;;法之儒化——浅谈儒家对法家的改造[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9 刘广安;儒家法律特点的再认识[J];比较法研究;2005年03期

10 田莉姝;论汉朝法律儒家化的体现[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润新;;论当代社会儒家价值观的意义[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聂秀娥;;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3 张海峰;周会蕾;;唐朝法律与佛教关系探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秋风;儒家复兴首当感谢农民[N];中国经营报;2012年

2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张守东;儒家的法律化与法学的儒家化[N];法制日报;2003年

3 梁涛;儒家的制度化存在[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干春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礼法合治建构古代中国的社会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罗洪启;从北魏时期的一则案例解读中国法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本刊编者;中国:法律与社会[N];法制日报;2008年

7 ;儒家礼文化及其现代回响[N];解放日报;2014年

8 范忠信;中华法系问题的新诠释[N];文汇报;2001年

9 记者 邵肖梅;当代儒家法学奠基人[N];绍兴日报;2008年

10 著名思想史家、西北大学原校长 张岂之;把“死历史”看成“活历史”[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红太;中国刑律儒家化的标准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白华;儒家礼学价值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汪荣;经学刑德观与汉代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格致;春秋lzsD

本文编号:436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436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d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