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养卡挂失”的行为性质认定

发布时间:2017-06-10 13:14

  本文关键词:“养卡挂失”的行为性质认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养卡挂失"的场合,不符合信用卡诈骗的构成要件,不成立信用卡诈骗罪。存款指向的现金由银行占有、银行所有,债权人必须以正当程序取出,否则成立犯罪。存款本身是债权,有通过财产犯罪规制的必要性,但在结构上,应当由"占有"为核心的框架转变为一种对应关系。"养卡挂失"中,行为人通过挂失将养卡人的债权转移给自己,被骗的人是办理挂失的营业员,因此成立三角诈骗。因此,在"养卡挂失"的场合,对象是债权这一财产性利益,既遂标准是挂失的时刻。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养卡 财产性利益 诈骗罪
【分类号】:D924.35;D920.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发展催生了一种新型行业的诞生:养卡。所谓“养卡”,是指非持卡人以现金或转账方式代持卡人归还信用卡透支款项后,再刷卡将垫付资金收回的情形。[1]在整个“养卡”交易链条中,养卡人代持卡人还款,抽取一定的利益;持卡人交付养卡人代还的金额与一定的费用,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盈;;信用卡“养卡”、“套现”行为的刑法定性分析——兼与刘宪权教授商榷[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2 劳东燕;;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J];中外法学;2014年01期

3 刘宪权;;信用卡“养卡”、“套现”行为的刑法定性分析[J];法学;2012年07期

4 劳东燕;;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中的价值判断——兼论解释论上的“以刑制罪”现象[J];政法论坛;2012年04期

5 何荣功;;“养卡”行为的刑法定性初探[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8期

6 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7 劳东燕;;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8 张明楷;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东燕;;价值判断与刑法解释:对陆勇案的刑法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清华法律评论;2016年01期

2 陈文昊;;网络犯罪归责体系的重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3 郭自力;陈文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阐释[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4 仝其宪;;扰乱无线电管理秩序罪的立法窘境与消解——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5 符日星;;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J];法制博览;2017年01期

6 蒋太珂;;刑法解释论的第三条道路——刑法解释规则的建构[J];法律方法;2016年02期

7 高永明;;责任主义简论[J];海峡法学;2016年04期

8 童德华;胡亚龙;;法益概念立法检视机能之衰落——以法益理论的流变为视角[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9 陈文昊;;堕胎的刑法规制进路:政策—法益—构成要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10 劳东燕;;能动司法与功能主义的刑法解释论[J];法学家;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楷;;也论刑法教义学的立场 与冯军教授商榷[J];中外法学;2014年02期

2 杨安琪;;信用卡套现刑法规制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南连伟;;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J];法学研究;2012年04期

4 夏勇;;“风险社会”中的“风险”辨析 刑法学研究中“风险”误区之澄清[J];中外法学;2012年02期

5 陈巧玲;;非法使用POS机进行信用卡套现、代还款的定罪[J];人民司法;2012年02期

6 劳东燕;;论实行的着手与不法的成立根据[J];中外法学;2011年06期

7 张明楷;;“风险社会”若干刑法理论问题反思[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8 何荣功;;“养卡”行为的刑法定性初探[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8期

9 刘艳红;;“风险刑法”理论不能动摇刑法谦抑主义[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10 陈兴良;;“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卫军;;论抢劫罪中的财产性利益[J];政治与法律;2011年07期

2 黄荣康;;浅析贿赂的内容[J];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01期

3 张绍谦;郑列;;“财产性利益”型贿赂相关问题探讨[J];法学;2009年03期

4 张昱泉;;浅谈贿赂的内容[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张红昌;;抢劫罪中的财产性利益探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7期

6 陈烨;李森;;论刑法中的财产性利益[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11期

7 谢怡;;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抢劫的对象[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8 窦俊杰;;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的几点思考[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9期

9 郭希西;;浅谈非财产性利益贿赂[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27期

10 陈烨;;财产性利益与罪刑法定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黄福涛邋关振海;财产性利益可以成为抢劫罪对象[N];检察日报;2008年

2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孟庆华;商业贿赂中的“财产性利益”[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3 彭之宇;贿赂范围应包括非财产性利益[N];检察日报;2006年

4 桑育春;商业贿赂范围不应仅限于财物[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熊选国;关于“贿赂”范围的再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李耀勤 杨涛亮;认定贿赂犯罪对象宜持“财产性利益说”[N];江苏法制报;2009年

7 赵宝成 陈克伟;受贿罪对象不应包括非财产性利益[N];检察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光平;商业贿赂范围扩大至财产性利益[N];中国证券报;2008年

9 陈定民 严慧;建议将贿赂的内容由“财物”修改为“不正当好处”[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检察院 缪军;财产性利益也应成为敲诈勒索的犯罪对象[N];检察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大伟;财产犯罪中的财产性利益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贾梅;晏某盗窃罪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谭伟雄;论我国刑法中财产性利益[D];湘潭大学;2015年

4 刘颖;从债权人处获取欠条并隐匿、毁弃的行为定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李娴;财产性利益的刑法保护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6 卿瑜;债务人为赖债而收购他人盗窃的欠条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16年

7 秦好欢;财产性利益的刑法保护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王sッ

本文编号:438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438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